截至202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3.1億,佔總人口的21.3%。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與代際需求的變遷,催生了以老年羣體爲核心的新經濟形態——銀髮經濟。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銀髮經濟”成爲高頻詞,被定位爲“政策紅利+AI革命+消費爆發”的融合賽道。
日前,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平安好醫生”)發佈2024年年度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公司錄得營收48.1億元,調整後淨利潤1.58億元,實現扭虧爲盈的業績拐點。記者注意到,平安健康深耕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兩大核心服務樞紐,其中,居家養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13.5%。
過去的2024年,人行等九大部門發文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爲不同年齡羣體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促進醫養深度結合,大力發展養老金融;2024年國務院提出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鼓勵開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商業健康險產品;此後,國家醫保局提出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保公司,商保與醫保同步結算。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李鬥介紹,醫療養老事業,關係民生大事,企業積極響應,創新突破。這些政策都展現出服務與保險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將迎來新機遇。除此以外,政府鼓勵企業進一步建立完善補充醫療保險,保障企業員工健康指導,也擴大了企業健管領域的新商機。
報告期內,公司逐步形成“保險+醫養會員”“醫療理賠協同”“醫健權益服務”三大模式,助力集團綜合金融業務獲客、黏客、客戶二次轉化與復購,F端業務穩健增長,收入超24億元,同比增長9.6%。2024年使用了平安集團醫養生態服務的個人客戶其客均客戶數、客均AUM分別爲其他客戶的1.6倍和3.9倍。“在醫療養老領域發展要具備長期主義,要兼顧客戶數的規模增長與被服務客戶的全生命週期價值。”李鬥說。
“銀髮經濟的到來是我們的機遇,也是挑戰,因爲中國不可逆轉進入到深度和重度老齡化的時代。”李鬥在公司2024年終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平安做養老的初衷,是基於對商業模式和消費者需求的深度瞭解:一方面養老市場潛力非常大,3億的老齡羣體中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7%的社區,3%的機構養老;另一方面養老服務供給較爲分散,質量參差不齊。
機遇與挑戰面前,平安好醫生結合資源優勢和科技,聚焦醫、住、護、樂四個場景。李鬥介紹,“醫”指醫療,超過70%的老人都有慢病的困擾,慢病就需要長期家庭醫生的陪伴,更需要一些以數字科技爲基礎的健康監測,這是AI醫療科技裏面所具備優勢的地方。“住”,60%的老人是獨居,或者雙老人自居,可通過智能守護加線上線下緊急上門服務,能夠更好地解決子女在養老方面遇到的困難。“護”方面,4400萬的失能、失智老人,面臨着六到七百萬護理人員的缺口,企業也在探索照護者的整個體系建設,這個需要強大的標準能力建設、專業能力建設和平臺能力建設。他還着重提到了“樂”,60年代的老人進發到銀髮以後,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訴求。因此,平安好醫生近期推出了黃山的旅居項目,一位難求。
據悉,平安健康積極佈局並快速拓展居家養老業務。報告期內,公司構建出“居家養老+旅居養老+養老機構”多模態養老服務體系,爲不同年齡層、不同養老需求的銀髮人羣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智能適老化改造、緊急救護、專業醫護等。截至報告期末,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75城,錄得收入同比提升413.5%。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