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廠裏,最新的“廣州造”L3級智能人形機器人正在“實習”打螺絲;智能駕駛“隱形冠軍”企業,分秒之間就往電路板“傳授”了一套智能駕駛本領;在3月11日的巴塞羅那市中心,一輛“滿載”廣州智能技術的自動駕駛小巴在高密度的街道中穿行……全球“智能界”的這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進展,均來自廣州汽車的“足智多謀”。3月14日,在“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調研行中,記者看到,謀破圈、謀出海、謀發展,已經爲“萬億智車名城”開足引擎、飛速前行。
智能駕駛“引爆”廣州汽車銷量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的廣州汽車產業從銷量到技術都正展現出全新面貌。3月首周(3月3日~3月9日),小鵬汽車銷量達到0.85萬輛,環比增長26.9%,繼續穩居新勢力終端銷量榜第一;而在此前的1到2月,小鵬累計銷量更達到5.63萬輛,同比增長377.6%。另一家巨頭廣汽集團的產銷公告顯示,全集團2月的汽車銷量爲9.87萬輛,同比增長0.33%;其中埃安銷量達到14482輛,同比增長44.73%。
市場銷量的穩步提升,很大程度上來自廣州常年以來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深耕,在“智能化”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此前的技術領先終於有望轉化爲實實在在的銷量。
“國內越來越多廠商智駕號稱第一梯隊,小鵬都擠成第0梯隊了。”3月13日的小鵬汽車的春季新品發佈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的笑談充分展現其對G6和G9兩款新車智駕能力的自信——這種自信是有理由的:智駕從來都是小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13日推出的圖靈AI智駕全面應用端到端大模型,上車自己開,下車自己停。根據規劃,一套軟件打通園區、城市、高速、停車場,甚至可以實現“車位到車位”0接管,未來還將首發搭載園區漫遊功能,無須學習記憶、無需導航、任意園區可用。何小鵬透露,2025年小鵬圖靈AI智駕將在全球開啓研發和測試,已成爲第一個在香港開啓適配、首批在香港申請遙控泊車許可的車企;到2026年~2027年間,圖靈AI智駕系統更有機會應用在全球市場。
智能駕駛一直是小鵬的核心競爭力。
廣汽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也同樣實現“端到端無圖智駕”,與華爲幹昆智駕結合以後,其實力也完全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
爲什麼“端到端”如此重要呢?是因爲只有智駕系統實現了“從輸入端直接到輸出端”,就可以拋開高精地圖,駕駛系統不再按照既定的規則算法以及地圖“死板”地開車,而是通過大量人類開車的視頻“自學成才”,最終能自行應對千變萬化的道路環境——從一個只會“刷題”的“書呆子”變成能把知識融會貫通的“高才生”。如今,能做到“端到端無圖智駕”的國內車企屈指可數,廣州車企至少佔據其中兩席。
智能駕駛的領先,來自於長期主義的研發優勢。調研中,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鵬早在10年前就開始了智駕技術的研究,一直堅持全棧自主研發軟件和核心硬件,是國內首個具備全棧自研量產能力的車企,目前研發人員超過8800人,佔員工總數約四成,截至2024年6月累計申請專利超過5675項。
自動駕駛“雙子星”成廣州科技名片
智能駕駛再往前一步,可能就會邁進自動駕駛——在這一步中,廣州也一直領跑。
過去幾個月,廣州自動駕駛在全球資本市場出盡風頭。去年,文遠知行斬獲“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小馬智行拿下“全球Robotaxi無人車第一股”,堪稱廣州自動駕駛“雙子星”。今年2月,全球科技巨頭英偉達豪擲數千萬美元投資文遠知行,連帶着全球智能駕駛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路飆漲。
在生物島,記者登上了文遠知行最新的Robobus,環顧車內,不要說司機了,連方向盤都沒有,Robobus以40~60公里的時速穩穩地通行在生物島的各條道路上。據悉,Robobus已經納入廣州的公交服務體系中,全廣州約有10條線路;今年春節期間,廣州塔下的“自動駕駛未來巴士”就非常受歡迎,竟然成爲“網紅打卡點”,有的遊客排隊超2小時也要打卡嚐鮮廣州的前沿自動駕駛技術。
“雙子星”中的另一家企業小馬智行也不遑多讓。今年2月21日開始,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車輛就開進廣州市中心、機場和高鐵站,爲廣州街坊或遊客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用戶只需要在手機app上選擇好地點,預約好出發時間,就能便捷舒適地搭乘自動駕駛車輛往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廣州南站。
事實上,在環衛、物流等領域,廣州的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更加廣泛。廣州國際生物島1.8平方公里已經於2022年率先使用文遠知行的無人駕駛環衛車開展清掃作業——這是中國首個開放道路下的全無人環衛車落地運營項目。去年5月,文遠知行WeRide獲得廣州市頒佈的遠程測試(無人)牌照和載貨測試牌照,旗下自動駕駛貨運車Robovan獲准在廣州市開展自動駕駛城市貨運車“純無人測試”及“載貨測試”,測試範圍覆蓋白雲區、花都區、番禺區、黃埔區、南沙區、海珠區等6個行政區及南沙全域共797條測試道路,雙向里程3,247公里,這是中國首個城市開放道路場景下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純無人遠程測試許可。目前,文遠知行已與多家中國知名物流企業合作,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落地自動駕駛城市貨運商業化運營試點,試點期間每日承運貨物超50,000件。
除了“雙子星”以外,廣州沃芽、百度阿波羅等國內排名前4的自動駕駛公司也都在廣州落戶,同時還集聚了高新興、中海達、海格通信等一批智慧交通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及如祺出行、文遠粵行等新興出行平臺。安途智行、廣汽、小鵬汽車等16家企業正在廣州開展L3/L4級測試。
如此豐富多彩的產業生態,離不開廣州寬鬆的成長環境。截至2024年底,廣州市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1298條,含1026條一般道路,累計單向里程約2500公里,排在全國前列。其中,南沙、黃埔、花都、海珠區已全域開放,並開放南沙港、東新高速等10條高快速道路。另外,廣州已經發放427張測試牌照,道路測試累計總里程超2330萬公里,示範應用累計總里程554.47萬公里,總體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從“足智”到“多謀”,廣州智車謀破圈、謀海外
健康的智能駕駛產業生態中,既有龍頭、也有先鋒,更要有一批“隱形冠軍”“單項冠軍”。此前似乎有點名不見經傳的瑞立科密正是“隱形冠軍”之一。這家企業紮根廣州近24年,一直瞄準汽車主動安全領域,從傳統制動到線控制動,再到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瑞立科密一直堅持自主創新,至今已經解決了多個“卡脖子”問題,實現國產替代。在瑞立科密的車間裏,工作人員正在熟練操作着一塊塊電路板,瑞立科密技術總工、副總經理龍元香博士告訴記者,他們在分秒之間就往電路板“傳授”了一套智能駕駛本領。龍元香博士告訴記者,在氣制動ABS等主動安全系統相關核心部件方面,瑞立科密是“絕對的國內龍頭以及全球前三”。特別是在商用車領域,全世界的礦山、碼頭、運輸等場景的智能駕駛車輛中,都能找到瑞立科密的雷達攝像頭、電子剎車、電子駐車、懸架等重要零部件。
對於瑞立科密來說,未來還在謀劃“破圈”:從商用車領域進軍乘用車領域;當前,瑞立科密已經跟吉利、奇瑞等國內龍頭車企達成合作,“乘用車領域雖然競爭激烈,但那也是一個更大量級的市場,我們有信心。”目前,瑞立科密大灣區智能製造研發基地的建設已進入尾聲,將在廣州打造全新數字化的“商用車+乘用車”產品智造總部基地。
“破圈”的野心,在小鵬身上表現得更爲明顯。低空飛行汽車自不待言,小鵬在機器人領域的步伐同樣令人矚目。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鵬汽車已經推出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並已進入工廠實訓,目標是2026年規模進入工業化量產。當前,小鵬汽車正在研發L3級人形機器人,有望在國內率先量產落地L3級智能人形機器人。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機器人應用中,比穩定行走更難也更重要的是“手”的靈活操作,因此,小鵬一直在靈敏感知重力、材質變化以及精細化操作物品上發力,在小鵬提供的一段視頻中,記者看到,身高178cm的人形機器人IRON,貨物分揀、打螺絲等操作都能一一“拿捏”。
而文遠知行的“多謀”更已延伸到海外。目前,文遠知行已在全球9個國家超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研發及應用。僅就近半年來,文遠知行在海外“所向披靡”,去年12月6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正式落地;去年11月20日,文遠知行旗下自動駕駛環衛車S6與無人掃路機S1已分別在新加坡濱海灣海岸大道(Marina Coastal Drive)與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正式投入運營;今年1月9日,文遠知行正式啓動自動駕駛小巴在蘇黎世機場的測試運營,這是歐洲首個商業落地的機場自動駕駛小巴項目;今年2月27日,文遠知行攜手合作後半在法國德龍省(Drme)推出L4級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是文遠知行在歐洲的首個公開道路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純無人商業化部署;3月11日,文遠知行與雷諾集團一起在巴塞羅那市中心開啓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試乘服務。
謀破圈、謀海外、謀發展,廣州智能網聯汽車正邁開穩健的步伐,在全球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硬核頂流智能生態背後,是快人一步的政策
2月28日,《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正式施行,從智能路側設施、服務管理平臺、地圖管理、通信網絡等方面提出具體細化要求,爲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還規定市政府應當按照線路連通、成片連片、區域互聯的目標,逐步有序推進全市人類駕駛和自動駕駛混行試點區建設。文遠知行副總裁黃燁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條例爲自動駕駛進一步推廣和使用提供了政策法規的保障。“在文遠知行的發展過程當中,得到廣州在政策方面的大力輔導和支持,廣州一直是敢爲人先。先行先試,具有政策優勢,幫助我們在探索和摸索自動駕駛、場景應用,技術創新。”
正如黃燁華所說,廣州的智能駕駛政策總是快人一步:第一個發放載客測試牌照;第一個在中心城區主幹道開展道路測試;第一個自動駕駛出租車開展商業化示範運營;第一個認可其他地區道路測試許可;第一個批准5G遠程駕駛測試;第一個向自動駕駛企業發放道路運輸經營牌照;第一個L4級智能網聯汽車掛正式號牌開展商業化示範運營的城市;第一個城市開放道路場景下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純無人遠程測試許可……各種“第一”數之不盡,“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多項政策創新和商業突破都是在廣州最先試水落地,這是廣州前瞻性把握髮展的時與勢,超前部署自動駕駛的生動寫照”,黃燁華說。“廣州給了我們極大幫助,這個城市願意傾聽企業的呼聲,並一起解決行業遇到的痛點、難點和卡點,我相信廣州未來會從智車之城成爲名副其實的‘自動駕駛之城’。”
祖籍浙江的瑞立科密副董事長、總經理黃萬義也深深感受到了廣州創業環境的優良。“我們可以說是沐浴廣州政策陽光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高新技術企業,省、市、區都有配套資金支持我們投入研發。我們新基地的建設正是對廣州營商環境的絕對信任,希望未來可以更好服務廣州本土企業”,黃燁華說,“廣州是一個開放、包容的魅力之城,非常適合創業和生活。如果你有夢想,請到廣州來,這裏是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