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夾縫中轉型成功?市值縮水近九成前三季度營收118億元

產業資本
03-14

  僅僅四年時間,股價從顛峯掉至谷底……

  3月12日,好未來(TAL)股價下跌0.61%,報收於13.01美元。距離2021年2月16日,盤中股價創下90.96美元的歷史新高,跌幅約86%,直接被“踝斬”了。

  據瞭解,從2003年創立到如今,好未來走過了輝煌與坎坷交織的道路。

  從最初的學而思奧數培訓班起步,憑藉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創新的教學模式,迅速在全國擴張,成爲教育行業的巨頭,併成功在紐交所上市,書寫了資本市場的傳奇。

  但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好未來市值大幅縮水,業務遭受重創,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調整與轉型。

  在經歷了陣痛與挑戰後,好未來逐漸在素質教育、學習機等新領域找到了發展方向,實現了業績的反彈,營收從2022年觸底的71億元,爬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18億元。

  但並非一帆風順,好未來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以及合規經營等方面仍面臨諸多問題與爭議,轉型之路上的好未來,依舊挑戰重重。

  好未來還會有好的未來麼?

  • 從奧數小班到教育巨擘

  2003年,非典疫情的陰霾籠罩北京,北大研究生張邦鑫在校園宿舍裏開啓了一段傳奇創業之旅。

  彼時,中國基礎教育市場正經歷劇烈變革:公立學校減負政策推行,但升學競爭壓力不減反增,家長對優質校外培訓的需求暗流湧動。

  張邦鑫以“奧數”爲突破口,憑藉自身數學競賽輔導經驗,創辦“學而思”培訓班,最初僅租用海淀區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卻以“小班教學+培優教育”的精準定位迅速打開市場。

  首批學員通過口口相傳,半年內便吸引超千名學生報名,首年營收突破百萬,爲日後擴張奠定根基。

  “分層教學”與“質量優先”的初期戰略,成爲學而思早期突圍的關鍵。

  不同於傳統補習機構的“填鴨式”教學,張邦鑫首創“入學測試分層”模式,根據學生能力分班,並設置動態淘汰機制。

  這一策略精準切中家長對差異化教育的需求,同時保障了教學效果的可視化。

  爲強化師資壁壘,學而思以高於行業30%的薪資吸引清北畢業生,並建立“中央教研院”統一打磨課程體系。

  2007年,學而思走出北京,在上海、廣州等地開設分校,兩年內覆蓋全國15個城市,學生規模突破10萬。

  此時,其營收結構已形成“線下小班課+教材出版”雙輪驅動,毛利率高達60%,遠超同期新東方等競爭對手。

  2010年10月20日,學而思以股票代碼“TAL”登陸紐交所,成爲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學教育機構。此次IPO融資1.2億美元,首日股價暴漲50%,市值突破13億美元。

  股價暴漲的背後,是招股書披露的亮眼數據。

  2007-2009年,學而思營收複合增長率達101%,淨利潤率穩定在20%以上。上市不僅是資本的勝利,更標誌着中國教培行業從分散走向集約化運營。

  •   營收恢復至120

  在一片大好的未來中,好未來渡過了教培行業的“黃金十年”。

  但好景沒能延續到下一個十年。2018年至2024年間,好未來的財務曲線猶如過山車,既有K12教培黃金期的巔峯,亦有“雙減”引發的斷崖式下跌,最終在AI硬件驅動下走出深V反彈,折射出教育科技轉型的複雜歷程。

  2018-2020年,在“雙減”政策出臺前的黃金時代,好未來作爲中國K12學科培訓領域的絕對龍頭,憑藉學而思品牌實現高速擴張。

  好未來的市值一度突破500億美元,營收年均增速超過40%,線下教學點遍佈全國,學科輔導業務貢獻超八成收入。

  然而,過度依賴學科培訓的商業模式也爲後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2021年“雙減”政策重擊教培行業,被迫剝離核心學科培訓業務。

  轉型後的業務結構分爲三大板塊:素質教育(學習服務)、學習機(內容解決方案)及教育技術服務。

  面對這樣的轉型,市場只能用腳投票,引發“踩踏式”拋售,導致股價跌至冰點。於2022年3月15日,好未來股價創下盤中1.6美元的歷史低點,較一年多前90.96美元,跌幅超98%。

  期間的財務表現慘淡:2022財年長期正價課入學人次從2021財年的1880萬暴跌至240萬,客單價雖提升至2473元/人,但收入規模大幅萎縮,全年虧損持續。

  好在,2023財年成爲關鍵轉折點。

  通過聚焦素質教育與學習機產品線,好未來在2023年二季度實現轉型後首次單季盈利。前三季度淨收入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41.3%,淨虧損收窄至3108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7.7%。

  其中,學習機銷量在2023年三季度達到15萬臺,推動內容解決方案收入同比翻倍。

  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好未來的營收恢復到了118億元,較2022年營收觸底的71億元,增長了66%。

  但圍繞學而思學習機的硬件缺陷,以及消費者與售後的拉鋸,引發的爭議依舊不絕於耳。

  學而思學習機自2022年上市以來,憑藉“AI精準學”概念迅速打開市場,但伴隨銷量激增,產品質量與售後服務問題集中爆發,成爲用戶投訴的重災區。

  截至2025年3月,黑貓投訴平臺,共有8427條投訴包含“學而思”。

  《產業資本》歸納發現,圍繞學而思學習機投訴主要集中在質量問題及售後服務不滿,如屏幕橫線脫離主機、攝像頭故障,未使用未拆封的學習機退貨要求收取高額折舊費,拒絕全額退款。

  同時,學而思學習機還涉及虛假宣傳,如“9重護眼認證只有5重認證”,在AI批改作業時識別不出錯別字,以及給出超綱答案或答非所問等問題突出。

  •   “擦邊”經營400

  值得注意的是,好未來在嚴監管下“另闢蹊徑”,卻遭到監管部門重罰。

  自2021年“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教育部多次強調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培訓。然而,好未來仍通過課程拆分、概念替換等方式規避監管。

  近年來,好未來旗下機構頻遭行政處罰,2021年至2024年間累計罰款超400萬元,涉及超範圍辦學、虛假宣傳、價格欺詐、違規出版四大類違規行爲,暴露出激進擴張期遺留的合規管理體系缺陷。

  以學而思超範圍辦學爲例,地方分校採用“擦邊球”策略。

  2024年12月,據廣州市教育局披露,2月至6月期間,廣州市天河區學而思素養培訓中心有限公司在僅持有“語言能力、藝術、體育、科技等素質教育類培訓”辦學許可的情況下,將奧數課程包裝爲“邏輯思維訓練”、英語課程更名爲“國際文化理解”,實際教學內容仍與升學考試高度掛鉤,屬於典型的學科類培訓。

  調查指出,此類課程通過名稱與內容的“脫敏化”處理,掩蓋其以提分、應試爲導向的本質,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六十二條關於“擅自變更辦學類別或層次”的規定。

  廣州市教育局依據《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對涉事機構作出警告並處沒收違法所得118.3萬元的行政處罰,明確要求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隱形變異學科培訓。

  公開資料顯示,該機構第二層控股股東爲美股上市公司好未來(NYSE)通過VIE架構控制的實體,此次處罰引發市場對教培行業合規風險的關注。

  不僅如此,學而思還涉嫌價格欺詐,以及違規的師資包裝。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披露,2021年5月,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學而思實施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違法行爲,處以頂格罰款250萬元。

  學而思在銷售“學而思培優初中數學暑期培訓班”課程時,公開宣傳“本地化老師,師資8成以上畢業於985、211高校”。經覈查,該公司全職教師人數爲77名,其中畢業於985、211院校的人數爲56名,佔比爲72.73%。與該公司宣傳的“師資8成以上畢業985、211高校”不符。

  同時,學而思宣傳“郭媽媽(北京家長):學而思培優最強大的地方,就是允許家長旁聽,隨時退費、調班,家長很放心”“羅爸爸(上海家長):學而思培優的硬件開發很科學,真的特別棒”“吳媽媽(廣州家長):很感謝學而思培優每一位優秀的老師,你們是孩子堅實的臂膀”等內容。

  經查實,上述宣傳內容無證據表明其真實性。上述行爲屬於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

  學而思在銷售“學而思培優初中數學暑期培訓班”課程時,標示“3600,4800”。經查實,該公司標示的劃線價未標明準確含義,標示的劃線價格未實際銷售過,也無法提供真實依據。

  以上行爲構成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爲,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

  從上述處罰情況看,作爲曾經教培行業巨頭的好未來,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以及合規經營等方面仍面臨諸多問題與爭議。

  顯然,掙扎於夾縫中的好未來,能否真正的轉型成功,仍需時間的檢驗。對此,《產業資本》將持續給予關注。

(本文基於公開數據與資料分析,尚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產業資本)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