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杭州靈伴科技:AR眼鏡已進入特殊場景,Rokid Glasses會在第二季度上市

藍鯨財經
03-14

圖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14日訊(記者 翟智超)杭州餘杭區的夢想小鎮裏,有一款特別的眼鏡——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下稱“Rokid”)推出的新一代AR眼鏡Rokid Glasses。它重量僅有49克,卻能讓使用者擁有仿若置身6米之外觀看215寸虛擬大屏的視覺體驗。這款眼鏡的創始人祝銘明,曾在餘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憑藉一句“我的發言稿就在我的眼鏡裏”走紅。

帶着對這款產品的強烈好奇,日前藍鯨科技記者走訪了Rokid所在的夢想小鎮。Rokid藏身於一座外觀質樸的辦公樓內,但其醒目的“Rokid”標識格外顯眼。

圖源:藍鯨記者拍

當下,在AI浪潮的強力推動下,AR眼鏡已從科技領域的小衆概念迅速“破圈”,進入大衆視野。從光波導技術的激烈競爭,到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AR眼鏡行業正經歷着一場全方位的深刻變革。在多數企業將目光聚焦於大衆消費市場時,靈伴科技將目標瞄準視障羣體,推出了Rokid Glasses。

儘管據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AR眼鏡銷量有望突破550萬副,但整個行業仍面臨諸多棘手問題,如產品輕量化難題、隱私安全隱患以及應用生態不完善等。不過,靈伴科技相關工作人員則告訴藍鯨科技,AR行業的“iPhone時刻”終會來臨。

AR眼鏡在進入特殊場景

在AI技術的賦能下,AR眼鏡正以迅猛態勢闖入大衆視野,一躍成爲科技領域炙手可熱的新寵。大量企業蜂擁而入,AR眼鏡市場也隨之“內卷”起來。

從技術維度來看,光波導技術成爲主流,企業圍繞其展開激烈角逐。雷鳥創新的雷鳥Air 2系列,依靠自研光波導技術,實現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效果;XREAL的Air系列產品藉助先進光波導技術,爲用戶帶來優質視覺體驗;Rokid在光學設計與交互技術上推陳出新,其Rokid Max等產品備受市場關注。

在功能拓展上,企業不再將目光侷限於傳統的觀影、遊戲、辦公等應用範疇,而是積極向醫療、教育、工業等多個領域進軍。在醫療領域,AR眼鏡助力手術導航與遠程會診;在教育領域,打造沉浸式學習環境;在工業領域,協助設備維修與巡檢工作。

圖源:藍鯨記者拍攝

然而,隨着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AR眼鏡行業也在悄然發生轉變,從單純的技術比拼,轉向對應用場景的深度拓展。

靈伴科技在研發Rokid Glasses時另闢蹊徑,瞄準視障羣體這一特殊應用場景。據工作人員介紹,Rokid Glasses內置1200萬像素高分辨率攝像頭,搭配AI算法,能夠實時捕捉環境信息,並轉化爲語音反饋。無論是識別貨架上的商品標籤、指引盲道方向,還是在陌生街道中導航避障,甚至幫助用戶“閱讀”書本文字並朗讀內容,這款眼鏡都能出色完成。

“我們的產品已具備大模型對話、翻譯、拍照錄像、提詞器等多種功能,正式上市的產品支付、導航等功能也基本會配備。從技術能力層面來講,實現這些功能都是不存在問題的。”工作人員表示。

在實地走訪中,記者發現靈伴科技產品在一些特殊場景下有着獨特應用。工作人員介紹稱,“脊柱搬運是極爲特殊的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人員終身癱瘓,因此脊柱搬運課程尤爲重要。如果帶上我們的AR眼鏡能獲得相關培訓指引。”

圖源:藍鯨記者拍攝

“Rokid Glasses會在第二季度上市,我們也希望儘快上市,但老闆堅持在整個過程中要做好產品和用戶調研。就像現在,我們把樣機拿出來,也會收集用戶反饋,然後進行迭代,就是想把最好的產品呈現給用戶。”工作人員補充說道。

iPhone時刻”還未到來

Wellsenn XR數據表明,2024年全球AI眼鏡銷量達到了234萬副,並且預測2025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550萬副。國內市場同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勁頭,IDC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爲275萬臺,同比增長幅度高達107%。

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但AR眼鏡想要實現大規模普及,仍然面臨着諸多棘手的挑戰。一位杭州的AR眼鏡廠商向藍鯨科技記者透露,“一方面,在保證眼鏡輕便、外觀時尚的同時,實現強大的AI處理能力,這是我們亟待攻克的技術難題。另一方面,AI眼鏡配備的攝像頭、麥克風等數據採集設備,引發了人們在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深深擔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適配AR眼鏡的應用數量稀少,這極大地限制了用戶使用AR眼鏡的場景和功能,經常遭到消費者詬病。工作人員到,“我們的後臺擁有1萬多名開發者,他們持續進行開發工作,這使得我們平臺的內容生態十分豐富。”

回顧iPhone的誕生,它徹底顛覆了手機行業原有的格局,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的標準,掀起了大規模的消費熱潮,並催生了一個龐大且成熟的生態系統。與之相比,目前的AR眼鏡市場明顯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工作人員表示,“目前,AR市場上的普通受衆數量並不多,市場仍處於用戶教育階段,AR的‘iPhone時刻’還未到來。或許在明後年,隨着AI的‘iPhone時代’來臨,AR市場纔會迎來真正的大爆發。”

在邁向AR眼鏡的“iPhone時刻”進程中,技術融合是關鍵。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闡述,“以消費級產品來說,所售產品具備物體識別及基礎AI能力,相關技術深度融入產品,用戶在任何地方都可輕鬆調用這些功能。在工業領域則採取不同策略,先運用通用大模型,再迭代優化爲行業大模型,這一過程對工業應用意義重大,能切實滿足行業特定需求,發揮真正的助力作用。這種融合絕非簡單相加,理想狀態下,AI眼鏡應如同電影中的‘賈維斯’。當用戶戴上AI眼鏡,就能像鋼鐵俠一樣,藉助其強大的智能功能,高效便捷地處理各類事務。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