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豪賭”機器人:聯手富臨精工,劍指智元?

新浪財經
03-14

  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寧德時代正在緊鑼密鼓地佈局機器人產業。

  富臨精工近日宣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江西昇華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在汽車及智能機器人等創新領域增量零部件及關節的合作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富臨精工不僅自己生產機器人零部件,還與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梯隊的智元機器人有深度合作。雙方的合資公司將承接智元部分特定場景的機器人整機制造。

  分析人士認爲,寧德時代在機器人行業的佈局是在拓展業務邊界,尋找新的增長點。其與富臨精工合作,可能意在智元機器人。新浪財經就相關事宜求證各方,富臨精工表示“正在有序推進與相關各方合作,”寧德時代至發稿時未回覆。

  實際上,自2024年底以來,寧德時代明顯加大了對機器人領域的投入力度。其在上海組建了數十人的研發團隊,進行工業機器人整機研發,也在探索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投資機會。此外,寧德時代還被曝計劃以財務投資形式入股至少一家人形機器人本體製造商。

  與富臨精工合作意在智元?

  富臨精工與寧德時代早有合作,寧德時代的訂單支撐了富臨精工的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業務。而且寧德時代對江西昇華的增資也不是第一次。在2021年和2022年,寧德時代就曾對江西昇華進行過戰略投資,但去年12月寧德時代又將持股賣回給了富臨精工。

  爲什麼這次寧德時代再次入場富臨精工?可能與近期大火的機器人行業的動向相關。

  就在富臨精工宣佈和寧德時代簽署合作協議的同一天,富臨精工的合作伙伴、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梯隊智元機器人發佈了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啓元大模型,讓機器人獲得了革命性的學習能力,可泛化應用到各類的環境和物品中。

  實際上,富臨精工的傳統主業是汽車發動機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智能電控和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機器人領域是富臨精工重點拓展的新興市場,近兩年來,富臨精工多次對外表示,機器人產業是公司汽車精密製造零部件和智能電控部件產業領域的延伸。在2024年10月,富臨精工宣佈擬與智元機器人、巨星新材料、文宏傑、安努創想、安努創和簽訂《人形機器人應用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各方將投資組建項目公司。2025年2月7日晚,富臨精工又宣佈已簽署《人形機器人應用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各方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實施人形機器人項目,並表示該協議的簽署有利於推動公司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智能關節的研發和製造水平。

  (成都安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股東及出資金額)

  項目合資企業成都安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已於2月27日在成都成立。按照協議,智元向項目公司提供平臺人形機器人以及應用開發技術支持,並給予項目公司3年內通用機器人輪式/雙足整機產品的獨家銷售授權及貼牌銷售授權;項目公司在智元機器人平臺上進行二次設計,改制成專用機器人銷售;富臨精工作爲機器人電關節模組供應商,同等條件下優先合作。

  從協議內容看,該合資公司將由富臨精工和智元兩家主導。智元負責技術授權,合資公司負責製造代工和貼牌銷售,實際上合資公司是要承接智元部分特定場景的機器人整機制造,如果通過合資公司形成機器人整機總裝及總成能力,未來價值空間會更大。

  關於目前的機器人零部件產品,富臨精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前期已進行相應技術人員儲備和研發投入,在機器人關鍵硬件智能電關節上已佈局預研產業,即整合減速器、智能控制及電機技術,拓展諧波減速器和行星減速器兩個平臺的電關節產品,已進行小批量生產和交付。”

  量產其實已經開始籌備。今年2月12日,富臨精工宣佈擬在綿陽市涪城區投資建設機器人智能電關節模組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建成1條機器人智能電關節模組生產線,產品主要應用於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領域。

  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分析人士認爲,富臨精工的機器人業務已運作三年,與華爲、智元等企業有合作,在機器人領域的佈局比市場預期更好。

  寧德時代的危機感

  作爲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一直是資本和市場追逐的對象。但也有人說,寧德時代已遭遇“中年危機”。

  從財務數據看,2023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4009.17億元,同比增長22%。而在2022年和2021年,寧德時代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爲152.07%和159.06%。2023年寧德時代實現歸母淨利潤441.21億元,同比增長43.58%。這一數字在2022年和2021年則分別爲92.89%和185.34%。

  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寧德時代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了11.2%~8.71%,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1.06%~20.12%。寧德時代對業績變化的說明是,由於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相應調整,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同比上升,主要得益於公司技術研發能力與產品競爭力的持續增強。

  (寧德時代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中的主要財務數據)

  業內人士認爲,寧德時代2024年的業績表現,既是技術紅利釋放的結果,也是行業週期波動的縮影。在“營收降、淨利增”的表象下,企業需警惕技術路線更迭、地緣政治風險等長期挑戰。業績增長“失速”可能意味着行業短期需求見頂,也可能意味着產能過剩。

  動力電池行業正面臨技術迭代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不少業內人士認爲,能掀翻“寧王”寶座的,唯有下一代電池技術——固態電池。從最初對於固態電池技術不置可否,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表態稱固態電池既不實用也不安全,再到對固態電池表示支持,隨着固態電池熱度飆升,寧德時代宣佈有機會在2027年小批量生產固態電池。

  除了同行競爭之外,對於寧德時代來說,更令人擔憂的是車企自研電池。比亞迪推出的刀片電池,2024年1-10月的市場份額達到16.8%,裝機量增長率比寧德時代高3個百分點。特斯拉也與松下合作建立超級工廠,全力研發4680電池。

  當車企自研電池形成一定規模時,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生態將發生深刻變化。車企投入重金包下寧德時代生產線的模式,還能持續多久?

  分析人士認爲,寧德時代對機器人行業的佈局,主要是拓展業務邊界,尋找新增長點。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能源管理、智能製造等領域的積累可以應用於機器人領域,而且進入機器人領域,不僅能滿足自身生產需求,還可以將技術和產品輸出。知情人士透露,寧德時代上海研發團隊的機器人產品未來將優先應用於其自身的電池工廠。

  除了富臨精工之外,2024年11月6日,由寧德時代聯創創設的柏睿資本對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公司“千尋智能”進行天使輪注資。2025年1月22日,寧德時代跟投了“維他動力”的種子輪融資,該公司的目標是To C具身智能產品的研發。

  寧德時代在機器人行業正在多方向出擊。有投資圈人士表示,DeepSeek概念技術紅利分散、商業化路徑模糊、產業鏈縱深不足,而機器人概念有明確的技術迭代、政策支持、產業鏈縱深及細分賽道輪動空間,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尉旖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