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海市海洋局獲悉,上海將強化戰略引領,謀篇佈局做好海洋文章。出臺《上海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上海市海洋觀測網規劃》,印發《關於推動上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上海市海洋發展“十五五”規劃編制研究,科學制定和落實海洋經濟發展重點目標任務,打出有力有效政策“組合拳”;發佈現代海洋城市發展藍皮書,增強評價指標科學性和影響力。
2024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對GDP的拉動作用達11.5%,已成爲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政府報告在新質生產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爲海洋經濟注入新內涵。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深海科技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並列,有望獲得較高速發展,尤其是在深海裝備、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領域。
智通財經APP獲悉,分析人士認爲,在政策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深海資源商業化開發、智能裝備以及海底數據中心等方向值得關注,同時海洋數據應用生態構建也是重要方向。
五礦證券發佈研報稱,隨着2025年兩會首次將“深海科技”列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疊加海洋工程裝備、電力等細分領域高速增長,鈦合金、先進海工用鋼等材料產業有望迎來持續發展機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海洋產業產值達4.4萬億元(同比+7.8%),但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鈦佔比僅爲3-7%,顯著低於化工(50%)和航空航天(20%)。該行認爲,深海開發場景的成本支撐及中上游產能優化,將推動鈦合金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消費量未來5年以10-25%的複合增速擴容。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海洋經濟驅動經濟提速,深海科技爲其注入新質內涵。海洋經濟有效拉動GDP增長,產業空間具備規模。
海洋科技相關港股:
中集集團(02039):主要涉及深海科技兩大方面的探索:一是深海油氣開採裝備製造與服務。中集海工旗下煙臺中集來福士建造的“藍鯨1號”與“藍鯨2號”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重大成果,是中國船廠在海洋工程超深水領域的首個“交鑰匙”工程,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是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二是深海新能源開發相關業務。中集集團不斷完善方案,推動開發海洋新能源的進程,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降本增效,不斷孵化海上漂浮式光伏等。2024年,聯合研發建造並交付全球首個竹基複合材料海上漂浮式光伏平臺“集林一號”。
中海油田服務(02883):公司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綜合型油田服務供應商之一,擁有完整的服務鏈條和強大的海上石油服務裝備羣,服務貫穿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及生產的各個階段。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以“ 璇璣”“ 海脈”“ 海弘” 智慧工廠全面投產爲標誌,推動油田服務從完善的有形全系產品到覆蓋勘探開發深層次平臺軟件底層互聯的無形產品加速轉變,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邁入產業化發展新階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