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一位合夥人! 高管們“出走”百川智能 | BUG

新浪科技
03-20

  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王小川的AI創業合夥人們,陸續離開了他。

  近日,百川智能被曝聯合創始人焦可已經離職,聯合創始人、模型研發負責人陳煒鵬即將離職。對於這些消息,百川智能方面選擇保持沉默。

  新浪科技從知情人士處瞭解到,陳煒鵬管理着百川超過一半的研發人員,但公司聚焦醫療戰略及內部激烈的資源競爭,其主動提出了離職,目前正等待百川智能內部放行。

  此外,金融To B業務的負責人——百川智能商業合夥人、金融事業羣總裁鄧江,雖未官宣離職,但也已經離開,下一步或將加入一家大模型創業公司

  加上去年12月,聯合創始人、商業化負責人洪濤也選擇了離開。細數下來,在最近三個月以來,已出現三位聯創及合夥級高管離職,另一位“等待離職中”。

  二次創業仍攏不住人心,王小川和百川智能,究竟怎麼了?

  內鬥或加劇高管們“出逃”

  據知情人士近日爆料,“百川智能創始團隊近期出現變動,其中,主要負責互聯網業務的聯創焦可已經離職,另一位主要負責百川大語言模型技術的聯創陳煒鵬也將離職,目前還在走內部流程。”

  據悉,焦可和陳煒鵬兩人都已經分別開始AI領域創業。其中,焦可在AI語音方向創業,且正在尋求融資。陳煒鵬的創業項目爲AI Coding方向,同樣也在陸續接觸一些投資人。

  對於上述消息,百川智能方面至今未做回應。新浪科技曾向陳煒鵬本人求證相關消息是否屬實,但對方未做回應。

  不過,有知情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陳煒鵬此次離職系本人主動提出,如果百川通過離職請求,很快就會離開。”

  該人士進一步透露稱,“陳煒鵬其實在百川負責基礎大模型,管理着公司一大半的研發人員,是百川絕對的核心技術領導人。但是,由於2024年,百川內部爆發過激烈的人才、資源爭搶,處於旋渦重心的陳煒鵬也深受其累,“主動提出離職”。

  對於具體爲何會發生人才和資源爭鬥,該人士並未直言。不過結合坊間傳聞及百川智能近期動態,大致可以推測爲百川進一步聚焦醫療戰略,資源向醫療集中,進而導致內部分歧。

  本月初,百川智能傳出主要負責金融行業To B業務的B端組被裁撤,員工均在當天簽署離職協議。據彼時百川智能方面回應新浪科技,“百川正按照既定規劃,對金融業務進行優化調整,以集中資源、聚焦核心業務,加速實現“造醫生、改路徑、促醫學”的願景。”據彼時員工透露,“未來百川將以更高效的團隊和更豐富的資源,推動優質醫療服務的普及與普惠。”

  該公司內部人士表示,結合陳煒鵬被曝正籌備AI Coding方向創業項目來看,陳煒鵬本人對於AI醫療的興趣或許沒有那麼濃厚。與王小川認定的公司戰略方向不太一致,主動提出離職,或許也是不得已爲之。

  除了焦可和陳煒鵬外,知情人士還透露,本月初百川智能金融行業To B業務B端組調整的力度極大,目前整個組均已裁撤,之前負責該業務的百川智能商業合夥人、金融事業羣總裁鄧江,目前也已經離職。

  至此,王小川的AI高管們,已有三名聯合創始人離職,一人已經提離職等待批覆中。

  百川的步調亂了?

  2024年7月,百川智能曾宣佈完成A輪50億元融資,同時將以200億元估值開啓B輪融資,成國內第三家估值200億元大模型獨角獸。在A輪融資中,百川的投資方包括阿里、小米、騰訊、亞投資本、中金等頭部大廠和市場化投資機構,也有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深創投等國資背景產投基金。

  去年還備受資本熱捧的百川智能,緣何今年卻忽然戰略大轉,多位高管陸續被曝離職?

  資深AI行業人士李謀(化名)對新浪科技直言:“主要還是受到了DeepSeek的衝擊”。李謀認爲,“DeepSeek有着不弱於國內任何一家企業的AI infra能力,但他們卻選擇了開源路線,這直接擊穿了各模型廠商的技術護城河,在AI infra能力比不過DeepSeek的情況下,大模型廠商想要在模型方案等B端業務上超越DeepSeek,唯有從算力和數據層面入手,算力比拼的是資金和GPU採購能力,唯一能做出差異化的,其實更多的是數據。”

  “醫療行業足夠大,這一領域的數據壁壘也很高,如果百川真的能夠扎進去,發揮自己的模型能力同時構建起自己的數據壁壘,確實會有非常多的想象力”,在李謀看來,相比AI+金融領域目前已經佈滿大廠、各類創企,競爭已經非常激烈,AI與醫療的結合目前業務成熟的企業還不太多,但“健康長壽”的誘惑力又足夠大,仍能夠吸引資本爲其不斷買單。

  但是,作爲AI 1.0時代的“AI四小龍”們,很早就看到並進行佈局,隨後又陸續放棄的領域,王小川的AI+醫療新故事,又能夠堅持多久?

  以去年底剛上市的AI+醫療行業頭部公司訊飛醫療爲例。在2024年上半年,其賬上還有着1.34億元的虧損,且相較同期,虧損數額還在進一步擴大。行業頭部企業尚且喫不上肉的情況下,急着聚焦醫療的百川智能,在大多數人看來更像是“步調亂了”。

  據百川智能內部人士透露,公司不會放棄基礎大模型研發,後續將會做醫學增強的基礎大模型。從長的時間線來看,AI與醫療的結合是王小川的理想、星辰大海,他甚至可以圍繞AI怎麼攻克癌症、衰老進行佈局,對於早已財務自由的他,可以有耐心去追求自己的情懷,但他身邊的人,又有多少能一直陪着他“做時間的朋友”?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尉旖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