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Starliner因推進問題成本高達20億美元
推進系統問題可能需要額外進行太空中的Starliner測試
星艦號(Starliner)首批乘員於週二乘坐SpaceX太空艙返回
波音公司計劃於今年夏季進行Starliner的關鍵地面測試
SpaceX的“龍飛船”憑藉11次飛行主導了NASA的任務
Joey Roulette
路透華盛頓3月19日 - 波音公司(Boeing)的BA.NStarliner太空艙去年曾讓兩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員滯留在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據機構官員稱,該太空艙可能需要第三次進行無人測試飛行,然後才能再次搭載宇航員。由於該太空艙的首批宇航員本週不得不乘坐SpaceX公司的太空艙返回地球。
(link) 去年乘坐波音公司乘員艙前往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布奇·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蘇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於本週二乘坐SpaceX公司的“龍”飛船返回地球。此前,波音公司花費了很長時間修復“星艦”號推進系統故障,導致他們爲期八天的測試任務延長爲在太空停留九個月。
Starliner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的技術問題是波音公司艱難的航天器開發過程中遭遇的最新挫折,也是迄今爲止最明顯的挫折。Starliner將與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占主導地位的“龍飛船”(Crew Dragon)競爭,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第二次將美國宇航員送入低地球軌道的機會。
但在獲得夢寐以求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常規飛行認證之前,這艘飛船可能需要執行一次額外的無人測試任務,這將是繼2019年 (link) 和2022年 (link) 兩次無人測試之後的第四次。
“我們正在……研究一些星艦(Starliner)的方案,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讓它進行無人飛行,”負責監督星艦(Starliner)開發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業乘員計劃負責人史蒂夫·斯蒂奇(Steve Stich)週二晚上對記者說,“展望未來,我們希望先進行一次飛行,然後進行乘員輪換飛行。”
“在測試和分析完成後,我們會權衡所有因素,”斯蒂奇說道。
波音公司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Stich表示,去年Starliner載人飛行完成了一些與宇航員如何指揮和駕駛飛行器有關的關鍵測試里程碑。他說,進行額外無人測試的目的是驗證其推進器能否在太空中按設計運行,這是地球上無法模擬的環境。
Starliner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將是其爲NASA提供常規宇航員飛行服務之前的最後一次測試,NASA將依賴SpaceX的“龍飛船”載人飛船。
STARLINER的競爭優勢
波音公司也將Starliner視爲往返於早期開發的私人空間站(SpaceX通過完全私人的Dragon任務帶來了這種非政府收入)的交通工具。
但去年在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途中,Starliner遭遇了五次推進器故障,用於給推進器加壓的氦氣也泄漏了,這使Starliner的未來變得不確定。美國宇航局(NASA)在9月讓 (link) Starliner (link) 載着機組人員返回地球,認爲讓宇航員乘坐太冒險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安全顧問小組在一月份表示,該機構和波音公司在飛行後技術調查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推進系統的問題仍未解決。
斯蒂奇表示,波音公司計劃在今年夏天對推進系統組件進行地面測試,以驗證該公司的修復方案。
根據路透對合同數據的分析,自2016年以來,波音公司爲Starliner項目支付的費用已達20億美元,而自2014年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價值42億美元的Starliner開發和任務固定價格合同以來,該合同的上限已增加了3.26億美元。到目前爲止,該公司在開發期間已收到其中的一半,約爲22億美元。
與此同時,SpaceX的“龍飛船”已經爲NASA執行了11次宇航員任務,包括2020年的載人試飛。
SpaceX最初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簽訂的總價值30億美元的合同(也於2014年簽訂,與Starliner類似)已增長到近5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在Starliner開發延遲期間,NASA增加了額外的任務。
(爲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爲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爲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爲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