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元抗癌新藥商業化後,科濟藥業去年淨虧損增至7.98億元,押注通用型CAR-T

時代財經
03-20

  科濟藥業(02171.HK)披露CAR-T細胞療法上市後首張成績單。

  3月18日晚間,科濟藥業發佈2024年業績公告。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科濟藥業共錄得收益3943萬元,錄得毛利1475萬元;淨虧損爲7.98億元,這一數字在2023年爲7.48億元,同比增虧;經調整淨虧損爲7.89億元,2023年爲7.33億元。

  官網顯示,科濟藥業是一家在中國及美國擁有業務的生物製藥公司,成立於2014年,主要專注於治療實體瘤和血液惡性腫瘤的創新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2021年在港股上市。

  科濟藥業在業績公告中稱,2024年的收益主要來自CAR-T細胞療法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賽愷澤)。這是科濟藥業在2024年3月向市場推出的首款獲批產品,首發價格爲115萬元/針。賽愷澤的獨家商業化權益已經授權給華東醫藥(000963.SZ)。

  根據業績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賽愷澤完成認證及備案的醫療機構覆蓋全國23個省市、數量超過200家,科濟藥業共計從華東醫藥獲得154份有效訂單。

  對此,科濟藥業在公告中提到,“由於CAR-T生產存在必需的時間週期,從華東醫藥獲得的訂單數量與出廠交付的數量存在差異。而且公司以出廠價格而非終端市場價進行計算。我們的收益於完成產品的出廠交付後確認。”

  就賽愷澤首度銷售情況,科濟藥業方面告訴時代財經,“於商業化階段,我們彰顯了強大的成本競爭優勢,主要由於我們自主生產的質粒及載體產出穩定,每批產量很高。公司預計,隨着營銷活動的持續進行及保險覆蓋範圍的擴大,賽愷澤的銷售收入增長將進一步加速。”

  2024年年底召開的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探索創新藥多元支付機制,2025年1月17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佈會明確丙類目錄將引導惠民保等商保產品覆蓋創新藥

  截至目前,所有獲批上市的CAR-T產品均未被納入醫保。

  對此,科濟藥業方面向時代財經透露,“目前,相關工作由合作伙伴華東醫藥團隊主導推進。公司密切關注政策動態,並與華東醫藥保持緊密協作,積極探索CAR-T產品通過丙類目錄提升支付可及性的路徑。”

  就2024年虧損情況來看,作爲一家創新型Biotech,科濟藥業的經營虧損絕大部分由研發開支、行政開支以及其他虧損淨額所致。其中,研發開支佔據大頭。

  根據科濟藥業的解釋,2024年雖然公司的研發開支減少、毛利增加,但架不住其他虧損淨額的大幅擴大。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科濟藥業年內的其他虧損淨額從2023年年末的3083.7萬元增至2024年年末的2.60億元;期間研發開支爲4.66億元,上年同期爲6.62億元;期間毛利爲1475萬元,上年同期爲0。

  具體來看,其他虧損淨額主要包括外匯虧損淨額、減值虧損、租賃資產拆遷補償以及其他,其中外匯虧損淨額、減值虧損波動最大。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科濟藥業的外匯虧損淨額爲8224.4萬元,上年同期爲3046.7萬元;減值虧損爲1.89億元,上年同期爲0。

  對此,科濟藥業解釋道,這是因爲公司在2024年底進行管線戰略調整,更加側重於通用型CAR-T細胞產品未來的佈局,對於若干非流動資產的可回收性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此,科濟藥業於2024年底對相關非流動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按使用價值法計算,已確認該等資產賬面值的減值虧損總額爲1.89億元。

  管線方面,目前科濟藥業設有自體CAR-T和通用型CAR-T產品的不同佈局。在自體CAR-T中,除了已經商業化的賽愷澤,研發進展最快的是舒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研發代號:CT041)。據科濟藥業方面透露,公司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在中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舒瑞基奧侖賽有望成爲全球首款針對實體瘤的CAR-T產品。

  與華東醫藥達成首款商業化產品銷售合作後,科濟藥業是否還會採取合作形式推進商業化,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公司將積極評估自建商業化團隊的相關因素,對於商業化合作的交流也持開放態度,重點考量管線協同效應與資源整合價值。”科濟藥業方面告訴時代財經。

  在通用型CAR-T方面,截至此次業績公告披露日,科濟藥業擁有6條在研管線,涵蓋血液惡性腫瘤、實體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目前多數管線處於IIT階段(由研究者發起的臨牀研究)。

  對於通用型CAR-T開發事宜,科濟藥業方面對時代財經指出,“相較於傳統藥物,CAR-T產品的研發週期具備一定優勢。針對部分臨牀需求迫切且療效突出的適應證,監管機構允許基於關鍵II期臨牀試驗數據提交上市申請,這大幅縮短了開發時間。科濟將持續推動通用型CAR-T的差異化開發,高效兌現臨牀價值。”

  未來,科濟藥業會如何打開市場關於CAR-T的想象力,又會交出怎樣的商業化答卷,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