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科技巨頭們,請停止“造神”AGI

鳳凰網科技
03-17

鳳凰網科技訊 3月17日,彭博社發文稱,我們擁有ChatGPT,只因山姆・奧特曼曾試圖“造神”。這款引發全球轟動的聊天機器人,是通往人工通用智能(AGI)道路上的階段性產物。

2015年奧特曼聯合創立OpenAI時,就將實現AGI設定爲這個非營利組織的使命;更早五年,戴密斯・哈薩比斯創立DeepMind(現谷歌AI核心部門)時也懷抱着同樣的理想 。他們曾描繪出一個烏托邦式的願景:奧特曼預言AGI將創造巨大財富並“普惠全人類”,哈薩比斯則暢想其能攻克癌症、化解氣候危機。

然而,這一崇高理想正在遭遇現實侵蝕 。首要問題是,科技巨頭的商業邏輯必然使AGI研發優先服務於資本增值 。隨着生成式AI發展引起科技公司間之的火熱競爭,奧特曼與哈薩比斯早年的利他主義宣言逐漸褪色 。DeepMind官網已悄然撤下關於醫療健康與新能源探索的研究內容,轉而聚焦谷歌旗艦AI產品Gemini;OpenAI雖仍高喊造福人類,卻早已背離2015年“擺脫財務束縛”的非營利承諾,更像是微軟耗資130億美元豢養的產品部門。

更深層困境在於,即便是那些AGI締造者們,也在迷霧中摸索 。Anthropic CEO達里奧・阿莫迪預言2027年AGI降臨,奧特曼宣稱距離AGI的實現“還有幾千天”,軟銀孫正義押注AGI兩三年內突破紐約時報播客主持人埃茲拉・克萊因甚至斷言“AGI真的要來了”但當你追問AGI的確切定義時,科技領袖們的答案卻五花八門:哈薩比斯謂之“達到人類水平”,奧特曼強調“超越人類”,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更直言追逐AGI是“荒謬的基準遊戲” 。

計算機科學家與馬斯克等警示者憂慮,AGI的出現可能會對人類文明的生存構成威脅。更現實的問題在於,模糊的目標必然會催生不可控的後果。當谷歌或微軟宣稱實現AGI時,並無證據表明其真能兌現攻克癌症、解決氣候危機或創造萬億財富的承諾 。更可能的情景是,企業借AGI光環構築競爭壁壘、抬高產品價格、封鎖技術共享——奧特曼初創OpenAI時所說的誓言“發現對手接近AGI即停止競爭轉爲合作”,如今看來像一個白日夢。

包括谷歌前AI倫理主管瑪格麗特・米切爾在內的研究者聯合發文,呼籲科技公司摒棄AGI情結 。他們指出這個“極客們的終極幻想”不僅定義含混導致僞科學滋生,更將技術變革的真正承受者——全人類——排除在對話之外 。研究者建議聚焦具體可衡量的AI應用,如將醫療誤診率降低30%、提升學生數學能力15%、優化電網減少20% 碳排放。

彭博社表示,硅谷“越大越好”的競賽邏輯已走入歧途 。從馬斯克與奧特曼爭奪最大AI模型桂冠,到巨頭競逐英偉達芯片集羣規模,技術精英們沉迷於造神遊戲,卻忘記奧本海默研發原子彈後的深刻懺悔:“能做不代表該做”

科技領袖們最好避免陷入同樣的陷阱,即追求榮耀和試圖造神,尤其是在收益遠未確定的情況下。(作者/陳俊熹)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道,請微信搜索“鳳凰網科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