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3月20日電(記者王淑娟)A股首份上市險企年報出爐。2024年,中國平安業績大增,實現營運利潤1218.62億元,同比增長9.1%。全年分紅462億元,同比增長22億元,連續保持13年上漲。
今年以來,中國平安頻繁在港股市場舉牌銀行股引發關注。“買買買”的掃貨模式未來還會持續嗎?中國平安的財報裏29次提到“AI”,17次提到“大模型”,AI佈局目前走到了哪一步?在20日舉行的平安集團2024年業績會上,平安集團高管就險資入市、股價表現、AI佈局等熱點議題進行了回應。
談舉牌:不是隻看市場熱點
今年3月,金融監管總局批覆平安人壽開展長期投資改革試點。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7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4%。今年以來,平安集團在H股市場上“狂掃”銀行股。3月19日,平安人壽公告年內第二次舉牌招商銀行H股,並觸發舉牌。
“平安的投資不是隻看市場當季熱點,而是看如何與成本、產品、資產負債持續匹配,讓平安能夠穿越週期。”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副總經理郭曉濤表示,平安的資產配置是啞鈴型結構,有高分紅的、高股息的資產,也會有成長型、短期相對波動比較高的資產,在整個配置過程中使用多種多樣的投資工具,讓這兩種資產在股票結構裏相互補充,持續增長。
“平安對於資本市場持續穩步發展有充分信心,對於能夠代表經濟發展的未來投資標的,無論是銀行、新質生產力,還是一些基礎設施,我們都會關注。”郭曉濤說。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也表示,中國平安將堅持價值投資、穿越週期的穩健配置策略,積極響應險資入市政策。後續,平安對高股息的銀行股、新能源、新質生產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領域都會關注。
談AI:持續推動大模型與業務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以AI爲代表的新技術正加快拓展平安“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的想象空間。財報顯示,中國平安已構建行業領先的五大實驗室、九大數據庫,搭建三層大模型體系,形成垂域行業壁壘,持續推動大模型與業務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
談及AI佈局,郭曉濤表示,平安集團對於科技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科技是核心戰略的支撐底座,定位是賦能主業、創造價值。
郭曉濤表示,平安集團的科技佈局有着非常強的“護城河”,已構建了“953”體系,其中九大數據庫擁有醫療、金融等海量數據,是AI創造價值的核心基礎;五大實驗室涵蓋視覺、聽覺、大數據等領域,持續站在AI科技的前沿;作爲綜合金融集團,平安還擁有豐富的金融應用場景。
此外,截至2024年末,平安已成功搭建通用模型、垂直領域模型、應用模型三層大模型體系。
“在AI拐點接近來臨的這樣一個時刻,我們非常期待,也相信科技能夠讓我們的主業持續健康地超越市場、穩健增長。”郭曉濤說。
談分紅和股價:股價被低估有上升空間
中國平安擬派發2024年股息每股2.55元,同比增長5%。基於歸母營運利潤計算的現金分紅比例爲37.9%,分紅總額連續13年保持增長。
對此,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表示,中國平安的分紅與業績表現掛鉤,在過去的13年,分紅的絕對額是增長的,上市以來分紅規模累計達到了4000億元。
“相信這樣的分紅數字,無論是作爲價值股,還是作爲高分紅的股票,在整個市場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付欣表示,未來分紅政策會保持穩定,與營運利潤掛鉤,相信能夠給股東帶來比較好的回報。
3月20日收盤,中國平安A股股價收報於52.49元。中國平安管理層認爲,公司股價被低估,是有上升空間的,“我們對未來業績持續穩健增長有信心,短期股價波動有很多因素,相信平安的股價遲早會反映出價值,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