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地產天王”之一,亞洲前首富李兆基於今日(3月17日)傍晚辭世。
3月17日,香港恆基兆業地產官網發佈消息,“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沉痛宣佈集團創辦人李兆基大紫荊勳賢,痛於今天黃昏 (公曆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七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積閏享壽九十七歲”。
6歲學做生意,20歲隨父闖蕩香港
與很多香港“創一代”白手起家不同,李兆基相當於含着“金鑰匙”出生。
據悉,李兆基之父李介甫於在他出生之前,就已在順德開設了一家金鋪一家銀號,經營黃金、匯兌、外幣買賣。李兆基於1928年出生,6歲起就被父親安排到家裏店鋪學習做生意,12歲學成出徒,15歲就負責掌管家裏設於順德的兩家店鋪。
在1948年,20歲的李兆基帶着1000港元,跟隨父親闖蕩香港,選擇了做買賣外匯和黃金生意,次年就賺到了第一桶金。上世紀50年代後,目睹香港工商業和進出口貿易逐漸復甦發展,李兆基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同樣順風順水。
作爲香港“創一代”,李兆基與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原主席李嘉誠、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一度並稱爲“香港四大地產天王”。
在2016年鄭裕彤去世後,李兆基曾爲《鄭裕彤傳》一書作序。他作序寫道,“我與彤哥相交相知數十載,情同手足”“幾十年以來,我和彤哥可謂‘同撈同煲’,無論做生意,還是做慈善都會一起行動。”
1.5億元創立恆基,15年後躋身香港十大富豪
鄭裕彤最早投資的地產項目是1950年興建的藍塘別墅,此後又興建了多個住宅和商廈,直到1960年代起開始進軍房地產業。而李兆基則是於1958年,與馮景禧、郭德勝等8人合股成立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
值得關注的是,李兆基一改過去香港地產整棟出售的銷售模式,創新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模式,此舉從此在房地產界廣泛採用。
1963年,李兆基與郭德勝、馮景禧三人重組永業公司,成立了“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他佔股30%出任副主席兼總經理,郭德勝佔股40%出任集團主席,三人也曾被業界冠以“三劍俠”之稱。直到1972年新鴻基地產上市,“三劍俠”和平分手,據悉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
1973年,李兆基以1.5億元創立恆基兆業有限公司,並於1981年成功上市。據悉,恆基兆業成立之初,僅有股本1.5億元,樓盤20個。相對其它更早進入房地產的企業,恆基兆業顯然有些“後生”,但李兆基後續通過購入農地和併購舊樓重建,迅速在港壯大成“王”。
由於併購出名,恆基兆業曾是港人口中的“樓宇製造工廠”。李兆基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購、吞併戰術,也在業界廣爲流傳。直到1988年,恆基兆業地產全面收購永泰建業,並改名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李兆基也一躍成爲香港十大富豪之一,業務橫跨地產、能源、酒店、交通及零售等多個領域。
68歲成爲全球第四富,91歲退休
在主營地產業務之際,李兆基自1977年以來,也買入34.43%中華煤氣公司股權及29.3%油麻地小輪的股權,又參股10%與李嘉誠等在加拿大發展太平洋村等。
從1981年在香港上市,恆基兆業至今已發展成爲一傢俱領導地位的地產發展集團,業務遍及香港和內地,打造了香港的The Henderson、國際金融中心綜合發展項目和北京的環球金融中心等城市地標,還有豪華住宅如迎海、THE HENLEY、高爾夫·御苑和本木等代表項目。
恆基兆業地產集團的核心業務爲物業發展和物業投資,亦持有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和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兩間上市附屬公司,以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該公司持有一間上市附屬公司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之股份權益)、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及陽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三間上市聯營公司。
李兆基曾任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及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有限公司副主席,東亞銀行、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及仁安醫院董事,特區首屆籌委會暨推選委員會委員及順德聯誼總會首席榮譽會長等職。
在1996年,李兆基以1270億元身家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世界十大富豪排行榜的第四名,成爲華人首富,並在1997年蟬聯。此次訃告,恆基兆業也提及這一點,表示李兆基當年獲得該榮舉“一時傳爲佳話,被譽爲華人之光”。
在2019年,李兆基最後一次以主席身份出席恆基地產和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他在股東紀念冊中寫道:“集團業務穩健,兩位接任之聯席主席家傑與家誠,既已獨當一面,兼且合作無間,本人深信於他倆領導之下,必能帶領集團承先啓後,續創高峯。”自此,91歲的李兆基方正式退休,將他創立的商業王國交由兩位兒子李家傑、李家誠接手。
昔日香港“四大地產天王”的“三大王”已辭世
在李兆基的訃告中,恆基地產如是描述李兆基:“自幼聰敏過人,少年時來港,白手興家”“李博士宅心仁厚,樂善好施,對慈善事業不遺餘力,深獲社會各界的推崇”“李博士處事公正,推己及人,時常以身作則,嘉言惠行,深受員工愛戴”等。
據悉,李兆基與妻子劉惠娟育有三女兩子,對子女的培養十分重視,他們陸續完成學業回港,先後參與到家族企業中,從基礎做起,到逐步接手家族企業。
時至今日,恆基地產經已成爲香港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僱用約10000名全職僱員,併爲全香港擁有最多農地之發展商,在內地亦有龐大之土地儲備。
恆基兆業在2024年胡潤百富榜中排名第9,財富爲1750億元。而在今年2月份公佈的2025福布斯香港50富豪榜中,李兆基以292億美元排名第二(李嘉誠以373億美元身家蟬聯榜首)。
作爲首富之一,李兆基於1982年便創立培華教育基金,捐獻立竿見影的大型培訓項目如“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計劃”及“溫暖工程百萬農民及萬名鄉村醫生培訓計劃”等,獲頒北京、廣州及佛山等市的榮譽市民稱號。
通過李兆基基金,恆基兆業數十年來扶危濟困,並着重教育,大力匡助內地、香港及海外大學及中學,完善教學設施及設立獎學金等,歷年捐款數以十億元計。
回首中國內地房地產發展史,無不深受香港房地產影響。作爲衆所周知的香港“創一代”,昔日的香港“四大地產天王”迄今在中國房地產界的影響仍然舉足輕重。
如今,伴隨房地產行業從興起,到經歷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地產創一代退休,地產二代、三代接班,昔日的地產創一代也逐漸功成落幕:1990年10月,新鴻基創始人郭得勝辭世;2016年9月,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辭世;在2025年3月17日,恆基兆業創辦人李兆基亦已辭世。
鄭裕彤去世後,李兆基曾爲《鄭裕彤傳》作序並深情回憶:我倆識於微時,大家年紀相若,且喜好相近,非常投契,在故鄉順德之時已經常相約一起遊玩,多年以來,不時把臂同遊,稱兄道弟,無分彼此。有好些年時,更經常相約一起打高爾夫球,每星期總會打一兩次之多,要數難忘之事,真是太多!
彼時,李兆基表示,“如今友人已逝,惦念手足情深,倍感孤單”。而在9年之後,在2025年陽春三月的黃昏,李兆基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享年97歲。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