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訪網
3月5日,極兔速遞(01519.HK)發佈2024年全年財報,公司總收入同比增長15.9%至102.6億美元,經調整淨利潤2億美元,首次實現全面盈利。然而,儘管業績超出市場預期,但極兔股價卻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達11.6%,這表明市場對其未來增長模式及盈利可持續性仍存憂慮。
盈利承壓:中國市場成本優化仍存隱憂
極兔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成爲關注焦點。2024年,極兔中國市場收入達到63.9億美元,同比增長22.2%,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1.3%,包裹量同比增長29.1%至198億件。更爲關鍵的是,極兔中國業務首次實現經調整EBIT盈利1.5億美元,扭轉了2023年虧損2.4億美元的局面。
然而,盈利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單票成本的下降。數據顯示,2024年極兔中國的單票成本下降11.8%至0.30美元(約合2.16元人民幣),低於行業平均水平0.35美元。這一成本優化主要通過規模效應、精細化運營管理及配送效率提升實現,但其可持續性仍存較大不確定性。
首先,極兔依賴低價競爭策略來搶佔市場份額,而這在中國快遞行業已經屢遭質疑。過去幾年,極兔憑藉“價格戰”迅速擴張,導致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下降。雖然此次盈利數據改善,但核心問題仍未解決:低價搶市場能否持續?如果未來價格回升,極兔是否還能維持增長勢頭?目前來看,行業競爭仍然激烈,順豐、京東物流等高端快遞企業加速佈局,而“三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則在鞏固自身市場份額。極兔要想繼續維持低價策略,意味着利潤率仍可能承壓。
其次,極兔的成本優化空間已逐漸收窄。在早期擴張階段,極兔通過優化派送網絡和自動化分揀中心降低單票成本,但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進一步壓縮成本的難度增加。2024年,極兔中國市場的單票成本已降至行業最低水平之一,未來降本空間有限,而勞動力和運輸成本仍在上升。此外,極兔的低價模式容易導致網點運營商和配送人員流失,影響整體服務質量,從而損害品牌形象。
跨境業務政策風險增加,市場不確定性加劇
極兔在2024年大力拓展跨境電商市場,與Shein、Temu、TikTok等全球電商平臺建立合作關係,並在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新市場發力。然而,跨境業務面臨的政策風險正在上升,尤其是中東市場的政策變化可能影響極兔未來增長。2023年起,沙特等國加強了對跨境電商包裹的監管,部分電商平臺已調整物流策略,這可能對極兔的盈利能力造成衝擊。
儘管財報顯示極兔整體盈利水平大幅改善,但二級市場反應卻不及預期。3月5日財報發佈當天,極兔股價繼續下跌,收盤報5.96港元,連續5日累計下跌11.6%。市場的消極反應說明投資者仍然對極兔的盈利可持續性持謹慎態度,尤其是以下幾個關鍵問題:1.盈利增長是否具備可持續性?極兔的盈利大幅改善主要依賴成本優化和低價策略,而非單票收入的增長。如果未來行業競爭加劇,極兔能否保持當前盈利水平仍是未知數。2.低價搶市場的策略是否已到極限?極兔依靠低價策略實現了市場份額增長,但未來要想保持這一趨勢,可能會面臨更大壓力。低價競爭模式已導致快遞行業利潤率大幅下滑,而行業監管趨嚴,未來“價格戰”或將受到政策限制。3.跨境電商業務能否持續增長?極兔在新市場的擴展雖取得一定成效,但政策風險不容忽視。2024年新市場(包括中東地區)收入增長76.1%,但EBIT虧損仍高達7646.5萬美元。如果政策進一步收緊,極兔的跨境業務增長可能受阻。
極兔2024年財報展示了其盈利能力的顯著改善,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首次實現盈利,但這並不意味着其商業模式已完全穩定。低價競爭策略和成本優化的可持續性仍存疑,跨境業務的不確定性增加,而股價五連跌更是反映了市場的擔憂。未來,極兔需要進一步證明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否則市場對其前景仍將保持謹慎態度。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