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思考樂教育(01769)發佈了盈喜公告,但市場卻似乎不太“買賬”:3月11日晚間發佈業績公告後,公司股價連續兩日收跌,最新股價爲4.5港元左右,較年初已下滑超11%。
行業層面來看,2025年以來教育賽道持續回暖,多家教育公司股票頻現漲停,板塊出現估值修復趨勢;業績層面來看,思考樂全年收入及淨利潤均創歷史新高,其中股東應占淨利潤更是預增62.8%。
業績與股價截然相反的走勢,是否表明思考樂基本面仍有不少隱憂?
業績快速修復背後,素質教育成營收主力
近日,思考樂教育公佈了業績預告,預期2024年收入及淨利潤均創歷史新高。預期2024財年將錄得收入不少於8.35億元(單位爲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增加不少於46.3%;股東應占淨利潤不少於1.4億元,較去年增加不少於62.8%;股東應占經調整淨利潤(剔除基於股份的薪酬開支及去年直播電商業務所產生的淨虧損)不少於1.65億元,較去年增加不少於52.8%。
公司方面稱,淨利增長主要由於輔導課時總數增加及集團不斷努力改善經營效率,使營運表現有所改善。
實際上,思考樂教育的業績復甦在此前的中報已經初現端倪。2024上半財年,公司營收約爲3.99億元,同比增長58.8%;經營稅後利潤約爲1.14億元,同比增加129.2%。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得益於有效的成本管控,上半年公司實現了毛利率和淨利率的雙重提升,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超過44%,相比去年提升約3個百分點,經調整淨利率超過20%,淨利率達到歷史最高點。
經歷過教育行業“雙減”的壓力,思考樂教育也曾多方探索非教育業務。2022年底,思考樂打造抖音直播賬號“思考樂GO”,正式進軍直播電商業務,但該業務未能激起水花,反而給公司2023年的業績帶來了近1200萬元的淨虧損,因此上線僅一年,思考樂便叫停了該項業務;此外,公司還曾提到要發展校外課後託管服務,及與科大訊飛旗下“訊飛英語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都均無明顯進展。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仍然主要來自傳統的教育領域,原本的學業教育已經大幅縮水,從2021年的6.36億營收、佔7成營收,轉型爲如今的高中輔導課程業務,2024年上半年僅有3258.8萬元的營收,同比增長超70%。
非學業素質教育業務則由去年同期2.322億元增長至3.665億元,同比增長57.8%,相關輔導課時亦由去年同期的26.753萬個課時增長至約42.03萬個課時,素養課程入讀學生人次169739人次,上年同期爲107908人次,同比增長57.3%。素養課程已成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自2021年秋季起,思考樂教育推行業務轉型,推出多種非學科素養課程,包括科學素養、樂學國學、邏輯思維訓練、妙維國際素養等課程。
同時,大幅壓縮成本開支也給公司業績帶來了正向作用。如2022年公司行政開支、銷售開支、研發開支都下降超五成,費用開支縮減幅度遠大過營收下滑速度,讓公司度過了最爲艱難的時期。
展望未來,除了現有的高中輔導業務和素質教育以外,思考樂還計劃探索海外市場的增長機遇。截至目前,思考樂妙維國際已開設新加坡、英國、新西蘭等多個國際研學營,且與新西蘭長灣中學達成戰略合作,積極推進教育旅遊及國際課程新業務。
行業政策環境趨向積極 擴張策略能否延續增長?
隨着教育行業趨於監管常態化,“雙減”帶來的利空已被行業和市場充分消化。而2024年多項相關政策的出臺,則進一步明確了政策邊界。
在義務教育階段,北京、深圳等地明確指出,符合設置標準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加快審批、應批盡批,同時針對非學科類教培的隱形變異(違規進行學科類培訓)堅決處罰打擊;在高中學科培訓階段,廣東省明確不再接受新的審批,但存量少數學科類培訓機構仍可以在符合條件的標準下運營。
一方面,高中學科培訓不再新增供給,利好存量機構合規運營;另一方面,AI正逐漸滲透教育領域,如豆包推出教育垂類APP豆包愛學等,加速普及AI教育應用。
教育行業逐步回暖,帶動教培上市企業業績整體向好。根據信達證券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A股13家教育行業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3.7%至118億元,扭轉了21-23年同期收入增速下滑的局面;歸母淨利潤同增26.5%至8.3億元,在23年同期扭虧的基礎上實現較快增長。同時,前三季度行業毛利率和淨利率持續改善,毛利率同增3.5個百分點至45.0%,淨利率同增0.7個百分點至7.0%。
但與此同時,由於教培公司不能公開投放廣告,K12教育相關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線上獲客投入明顯高於線下。
隨着教育行業在政策、業績等多維度呈現出回暖趨勢,不少教育企業已重啓擴張腳步。根據信達證券統計,截至23年末,學大教育、昂立教育、思考樂和卓越教育網點數量恢復至“雙減”政策前的65%、25%、45%、29%、95%和36%水平,未來仍有望持續擴張。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截至2024年上半年,思考樂在深圳共有145家線下教學網點,專注於大灣區核心地帶。在近期公告中,思考樂亦透露,集團已於2024年中開始籌備重啓廣州市場的業務,中長期來看公司計劃重新佈局華南地區的廣州、佛山、東莞等城市。
華西證券研報認爲,思考樂教育推行合夥人機制,通過教師及校長激勵能夠實現校區快速擴張,預計公司將以每年20%-30%的速度擴張門店數量,2026年學習中心數量將達到200家以上。
不過,思考樂教育重回華南的宏圖恐怕並沒有那麼簡單,還需要面對卓越教育等早早在華南地區“紮營”的競爭對手。截至2024年上半年,卓越教育已在廣東省內佈局162個素質教育網點,並已獲取廣州市10個行政區的營利性牌照,還將逐步進軍深圳、佛山、中山等城市。
小結
隨着以新中產爲代表的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高企、校外教育培訓花費在家庭教育支出中保持高佔比及政策環境向積極方向轉變,教培需求依然相對剛性。在教育板塊後續修復性較強的基礎上,思考樂教育亦有着一定的估值提升空間。
同時,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公司的主要營收仍然依賴教育業務,素質教育佔營收比例超九成,此外並不具備其他較成熟的增長點。營收結構過於單一,若後續擴張不如預期,將存在業績波動較大的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