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華夏能源網&華夏儲能(公衆號hxcn3060)獲悉,3月14日晚,鋰電龍頭寧德時代(SZ:300750)發佈2024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收3620.13億元,同比下降9.70%;實現淨利潤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01%。
對於仍處於週期低谷的鋰電行業來說,這份成績相當亮眼,尤其是每天約1.39億元的賺錢能力,在整個A股市場都是佼佼者。同時,寧德時代還以盈利的50%回饋投資者,大手筆分紅253.72億元,又一次刷新了A股民營企業年度分紅紀錄。
但是,在營收方面,公司卻出現了自2015年披露數據以來的首次下滑,這也讓投資者對寧德時代捏一把汗。無論是一個行業還是一個企業,業績的下滑並不一定代表進入衰落期,但一定代表着正面臨轉折點。
寧德時代也不例外。透過229頁的業績報告,可以看出其正在發生三大戰略性鉅變。
擴張與收縮:退出非核心業務
縱觀寧德時代歷年數據,自2015年以來,公司便開啓了爆發式增長。
2018 年,寧德時代成功上市後,更是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營收持續大幅攀升。尤其是在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營收同比增長率分別高達159.06%、152.07%,這一階段堪稱寧德時代的黃金時期。
但到了2023年,寧德時代營收雖然有所增長,但增速大幅放緩至22.1%。到了2024年,增速變成負數。
對於營收下降,寧德時代解釋稱,儘管公司電池產品銷量有所增長,但由於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相應調整,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營收變化也是鋰電行業週期的一個反映。
在2021和2022年,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處於高位,幾乎所有的鋰電企業都賺得盆滿鉢滿。但進入2023年,隨着碳酸鋰價格走低,行業進入週期低谷,相關企業業績大幅下滑,虧損者也不在少數。
在行業低谷期,如何生存下去是“第一要義”。從賺錢能力看,寧德時代目前雖然還不需要爲如何“活下去”而擔憂,但如何穿越週期卻是不得不考慮的話題。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爲應對行業變局,自2024年11月以來,寧德時代就開始了戰略收縮。
11月26日,東風時代工商變更,寧德時代退出股東行列;11月29日,寧德時代減持先導智能(SZ:300450)股份3355萬股;12月20日,永福股份(SZ:300712)公告稱寧德時代擬減持其股份。進入2025年,寧德時代持續收縮,1月,退出杉杉鋰電股東序列;2月,永福股份公告稱寧德時代再度減持。
遙想在鋰電行業週期的高峯時候,寧德時代擴張地極爲瘋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曾以60億元高價“截胡”協鑫,拿下斯諾威鋰礦的控制權。該礦的起拍價還不足2億元。
不過,在戰略收縮的同時,寧德時代的產能建設依然在加速。2025年開年,寧德時代簽約羅源新能源基地項目,產能40GWh。同時,公司還規劃在歐洲投建電池工廠。
另外,今年2月,寧德時代還與滴滴出行共同成立換電公司,計劃在今年建設1000座換電站;3月,入股江西昇華,在磷酸鐵鋰材料產品研發、產能投建等方面開展合作。
一邊戰略收縮,一邊業務擴張,寧德時代也正在推進“騰籠換鳥”,逐漸出清非核心業務,同時進一步強化主業。
向上與向下:向細分場景延伸
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寧德時代整體營收下降的同時,兩大主營業務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營收也雙雙下滑。其中,儲能電池實現營收572.9億元,同比下降4.36%;動力電池營收2530.41億元,同比減少11.29%。
上述兩大業務,在總營收中佔比高達86%,對公司的業績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提振兩大業務,成爲寧德時代的當務之急。對於這個問題,寧德時代在2024年報中給出了答案。
寧德時代提出,未來將從“三大戰略方向”推動各項業務發展,其中兩大戰略爲:以“電化學儲能+可再生能源發電”爲核心,實現對固定式化石能源的替代,擺脫對火力發電的依賴;以“動力電池+新能源車”爲核心,實現對移動式化石能源的替代,擺脫交通出行領域對石油的依賴。
也就是說,未來,寧德時代將在電池+儲能兩大核心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向縱深應用和場景細分延伸,做精做實,帶來更多業務增量。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圍繞新能源車的多個細分場景推出了新品。針對純電乘用車場景,寧德時代推出了快充電、長續航的麒麟電池和神行電池;針對客車、物流車、重卡應用場景,推出了天行電池。此外,還推出了針對乘用車的巧克力換電、針對重卡的騏驥換電解決方案等。
在儲能業務領域,針對電網側應用,寧德時代和國家電網共同打造了全球首個 “鈉鋰混儲”電站,既適合承擔調峯任務,又可高效進行調頻;針對歐洲物流不便、地理空間狹小的戶用應用場景,寧德時代推出了一款376kW/752kWh儲能艙;針對數據中心場景,寧德時代推出儲能產品PU100,可支持6C放電以滿足10—15分鐘緊急備用電源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開發平臺時代綠能公司,在2024年先後註冊了43家子公司,平均每個月註冊3.5個,可見開拓轉型的力度之大。
可以說,寧德時代正在以場景爲中心,將動力電池業務滲透到交通領域的各個應用場景,推動儲能電池業務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各應用場景的全覆蓋。就如一顆巨大的參天大樹,正努力把根系扎到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這樣的寧德時代強大到令競爭對手害怕。
現在與未來:寄予厚望的零碳戰略
在2024年業績報告中,寧德時代首次披露了公司推進零碳相關業務的進展。
寧德時代稱,在2024年,公司分別與山東東營市、江蘇南京市、天津市、澳門特別行政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城市或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在海南、鹽城、鄂爾多斯、寧德等地開展零碳試點示範,推動了寧德時代的綠電直供、源網荷儲微電網以及構網型儲能等相關創新和示範項目落地。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2024上半年,寧德時代正式發佈了“零碳戰略”,並制定了“零碳”設計、“零碳”工廠、“零碳”供應、“零碳”製造、“零碳”電力及循環生態六大“零碳”專項。
今年2月,鄂爾多斯達拉特旗100萬千瓦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取得備案批覆,項目由鄂爾多斯市國投集團聯合寧德時代共同開發建設。其耦合構建的1GW“零碳超級虛擬發電機組”,能確保百分百清潔電力在零碳園區24小時不間斷供電;3月,東營寧德時代零碳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意味着寧德時代首座零碳產業園即將落地。
(零碳產業園想象圖,AI製圖)
在今年2月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在參會時表示:“公司將秉持零碳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推動佈局零碳工廠、零碳電網、車網互動等示範項目,爲構建高效、清潔、安全的零碳生態,助力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2024業績報告中,寧德時代的“三大戰略方向”的第三大戰略,就是以“電動化+智能化”爲核心,推動市場應用的集成創新,爲各行各業提供可持續、可普及、可信賴的能量來源,推動區域零碳生態建設及各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無疑,零碳業務已經成爲寧德時代繼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之後的又一重要業務佈局。未來,該業務能否成爲“第三級火箭”推動公司業績進一步高速增長,非常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