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鬥魚(DOYU)從小幅盈利再次轉虧。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公司還拿出6億美元分紅,鬥魚的一系列操作讓人“霧裏看花”。
3月14日,鬥魚發佈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鬥魚2024年營收42.71億(約5.85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55.3億元減少22.77%;毛利爲3.24億元,2023年同期毛利爲6.84億元,同比下降了約52.66%。
鬥魚2024年經調整運營虧損爲4.89億元,2023年同期虧損1.3億元;經調整淨虧損爲2.4億元,2023年同期的經調整淨利爲1.54億元。
IPO後虧損3.9億元,分紅6億美元
財報數據顯示,鬥魚營收自2020年達到96億元后快速下降,但因降本增效,前兩年的淨利虧損顯著縮小,2023年還實現了淨利潤爲正。2021-2024年淨利分別爲-5.8億元、-7542.24萬元、3551.76萬元、-3.0億元。
鬥魚等傳統遊戲直播平臺面臨嚴峻挑戰。其付費意願問題背後是盈利模式單一,與抖音、快手(01024)、B站(09626)等新對手相比,流量池小且商業化手段匱乏,難以養活衆多主播與“低付費意願”用戶。 這也導致2019年鬥魚高光時,就有唱衰之聲。
2023年,騰訊頭部遊戲可在抖音直播,更是沉重打擊。頭部主播如旭旭寶寶等紛紛入駐抖音,刷新禮物記錄並引流,鬥魚、虎牙(HUYA)優勢漸失。留不住主播的鬥魚,甚至索賠遠超出其實際直播收入的鉅額賠償款。
自2014年至今,鬥魚在內容形態上幾乎沒有重大變動,錯過直播帶貨、短視頻等風口,其營收2020年後也逐年下降。
然而,備受市場關注的是鬥魚2024年7月以來,半年時間兩次大手筆分紅,共派發現金股息6億美元。
第一次在2024年7月,鬥魚董事會批准派發特別現金股息,每股普通股9.76美元,總額約3億美元。按照當時的持股比例,大股東騰訊(00700)、創始人及CEO陳少傑分別獲得1.1億美元、0.5億美元稅前分紅。
第二次在2025年1月,任思敏上任聯席CEO同時,鬥魚再次宣佈同等規模的分紅計劃,向股東派發每股9.94美元的特別現金股息,總額同樣約爲3億美元,預計將於今年2月20日左右支付。
兩次派息,據粗略估計,騰訊、陳少傑分別可獲得約2.2億美元、1億美元稅前分紅。
值得關注的是,鬥魚2019年上市時融資了8.89億美元,除了2023年外,其他時間都在虧損。2019年上市至今,公司共虧損3.9億元,還用6億美元用來分紅,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隨着再次派息,鬥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降至約3億美元。
截至2024年底,鬥魚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短期和長期銀行存款爲44.68億元(約6.12億美元);2023年同期爲68.56億元,除了2024年派息的3億美元外,鬥魚還進行了2000萬美元的股權回購。
CEO涉嫌賭場罪被捕
鬥魚大手筆分紅的背後,少不了陳少傑因涉嫌開設賭場罪被逮捕的往事。
鬥魚發展過程中,部分主播爲博眼球、賺快錢,利用直播間抽獎模塊,設計具有博彩性質的 “特殊玩法”,煽動觀衆參與投注,遊戲結束後按結果返利。2023年11月22日,成都都江堰市公安局發佈警方通報稱,鬥魚CEO陳少傑涉嫌開設賭場罪,被依法執行逮捕,原因是陳少傑作爲平臺掌舵人,未能有效監管。
2024年春節後,陳少傑取保候審,後續他仍將可能面臨實刑判決。
短期來看,鬥魚分紅雖然拉漲了股價,但很快就又陷入頹勢。在盈利能力持續惡化的情況下,鬥魚連續大額分紅,反而讓市場擔憂其真實目的,以及公司的後續經營能力。
陳少傑被捕後,2025年1月16日,鬥魚董事會任命任思敏爲聯席首席執行官。任思敏2021年6月加入鬥魚,最初擔任陳少傑的行政助理,後任項目管理辦公室(PMO)部門負責人;陳少傑出事後,任思敏以副總裁身份與另外兩位董事組成臨時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運營。
任思敏上任後即進行了內部組織架構調整,新成立內容生態部,親自主抓負責主播內容產出、廠商合作、賽事生態體系搭建等。當時業內人士認爲,這可能預示着鬥魚從電競遊戲社區,轉爲服務遊戲商的直播平臺以及大型的MCN機構。
然而2024年財報顯示,鬥魚創新業務、廣告和其他收入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這一部分僅是抵消了鬥魚直播收入的同比減少,公司的整體營收依然承壓。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