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輿論爭議,長和股價大跌!宣佈不舉行全年業績記者會

格隆匯
03-18

近期,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集團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事情引發廣泛爭議。

受此影響,港股長和今日一度跳水跌超4%,最終收跌2.79%,報45.25港元/股,總市值1733.1億港元。

將不舉辦業績記者會

此前3月4日,長和宣佈,擬以228億美元將43個港口打包出售給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

這些港口包括分散在23個國家的199個泊位,涵蓋了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口,以及德國漢堡港、荷蘭鹿特丹港等關鍵節點。

此次交易讓長和回籠了鉅額的現金流,並降低了其負債率。

隨後兩個交易日,長和的股價累計上漲超30%,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港元‌。

不過,由於出售港口的地理位置特殊,具有較強的地緣政治意味,引發了廣泛的輿論爭議。

長和的股價也受到了影響,近3個交易日累計跌超8%。

今日,長和、長實宣佈,將不會舉行全年業績記者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這兩家公司均有舉辦全年業績網絡記者會並回應提問。

有分析師表示:“一家藍籌公司不召開財報會議的情況非常罕見。自港口交易達成以來,該公司沒有發表任何聲明。股市可能會對此持負面看法。”

另有彭博報道稱,中國正在審查李嘉誠海外港口交易,研究該交易是否存在潛在的安全漏洞或反壟斷違規行爲。

各方紛紛表態

對於長和將巴拿馬運河的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一事,香港《大公報》連續發佈兩篇文章,質問長和。

莫天真 勿糊塗一文直指此次交易非“普通商業行爲”,長和麪對大事大義大節前應當三思。

這個交易是美國運用國家力量,通過脅迫、施壓、利誘等卑鄙手段侵吞他國正當權益的霸權行徑,是包裝成“商業行爲”的強權政治。美國政客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司馬昭之心,天下誰人不知?據一些美英媒體報道,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就認爲這個交易是美國在與中國全球競爭中取得的“重大勝利”,那些反華政客更將其視爲“奪回戰略樞紐”的關鍵一步。
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應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麼,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麼立場、站在哪一邊。

《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開篇4連問長和:

爲何如此輕易將這麼多重要港口轉讓給不懷好意的美國勢力?
表面宣稱的商業行爲暗中藏着怎樣的政治算計?
所謂“精明”的交易有沒有考量國家民族利益?
這般選擇是否在助紂爲虐、貽害中國和世界?

文章還在結尾指出:

歷史和現實都提示處於風口浪尖的企業家們,面對美國的強權霸凌,唯有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勇敢鬥爭,才能保家衛國,才能贏得尊嚴、守住清譽。
反之,如果看不清美國那些政客“既要錢、更要命”的本質,選擇與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許一時可做成“大刁”、賺到大錢,但最終是沒有前途,更會背上歷史罵名的。

3月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媒體發文,反問“商人有沒有祖國”,間接表態此次交易。

以上三次表態,均獲得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官網的轉發。

此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也回應稱,對這件事有三點看法。

第一,社會就事件有很多議論,這反映社會對事件的關切,這些關切值得重視。

第二,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爲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反對在國際經貿關係中使用脅迫或者施壓的手段。

第三,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特區會依法、依規處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