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首席執行官坎貝爾·威爾遜週二表示,由於波音和空客兩大飛機製造商產能受限,當前制約全球航空業增長的飛機短缺危機將持續四到五年。
威爾遜指出,當前供應鏈的瓶頸主要集中在窄體飛機發動機、商務艙和頭等艙座椅,以及部分機身部件供應。“我們正面臨全行業的結構性困境,”威爾遜坦言,“每個環節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環環相扣。”
自塔塔集團兩年前接管印度航空以來,這家歷史悠久的航司啓動了耗資數十億美元的復興計劃。然而,飛機交付延誤嚴重阻礙了其現代化進程。數據顯示,該司被迫延長老舊客機的服役時間,導致維護成本激增,機隊更新和航線擴張計劃雙雙受阻。
當被問及應對策略時,威爾遜的回答充滿表示:“我們對此無能爲力。就像所有航司一樣,我們是被動承受者。”他強調,在運力受限的情況下,必須採取“更精明的飛機調配策略”,優先保障高收益航線,這意味着不得不暫緩部分市場拓展計劃。
這場供應危機正在重塑行業格局。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二手飛機租賃市場競爭白熱化,租賃費率較疫情前飆升40%。更棘手的是,不同機型、不同客艙佈局方案加劇了租賃匹配的複雜性。威爾遜稱:“每個座位配置的選擇都像在解多元方程式。”
深陷產能困局的波音正經歷多事之秋。去年持續近兩月的工人罷工餘波未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38架月產能上限更令其雪上加霜。知情人士透露,印度航空已暫停執行波音飛機的可選訂單,靜待產能恢復。截至發稿,波音尚未就此事置評。
這場波及全球的飛機短缺危機,恰似懸在航空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着旅行需求持續升溫,供需失衡或將引發更深遠的行業洗牌。正如航空諮詢機構IBA分析師所言:“未來數年,誰能優先獲得飛機,誰就能掌握市場主動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