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年度金石獎暨金融消保優秀案例評選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5年度金石獎暨金融消保優秀案例評選”活動評選結果出爐,本期推出銀行業消保優秀案例。在多家金融機構角逐中,中國建設銀行脫穎而出,憑藉報送的“創新‘非遺+消保’,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案例,榮獲“銀行業消保優秀案例”獎項。
以下爲中國建設銀行案例內容簡述:
建設銀行將金融消保融入數字金融,基於“智能AI+虛擬VR+3D”技術,打造線上“多彩消保3D數字化展廳”,深入探索數字時代金融消保新實踐。依託手機銀行端,累計實現觸達超5.05億人,2024年累計組織活動超13.7萬場,觸達14.7億人次。新春期間,建行員工線上線下相結合,走進百姓身邊,普及線上展館,31家分行特色館,與主展廳交相呼應,“集羣式”展示建行消保數字化金融教育成效。
建設銀行創新“非遺+消保”,依託“多彩消保3D數字化展廳”,發佈活動內容,展廳集“互動性、參與性、知識性”於一體,寓教於樂,沉浸式體驗,讓百姓金融學習更加簡便。通過展廳“案例化、場景式”講述金融消保知識,“情景再現”金融典型案例,讓百姓“學得會、看得懂”,傳播金融消保“好聲音”。在新春期間,成爲客戶坊間互動的好場景。
建設銀行依託“多彩消保3D數字化展廳”開展非遺下鄉活動,面向老區、邊區、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豐富多彩的金融知識宣傳,促進金融教育資源賦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依託33萬“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3167個“裕農學堂”,通過“裕農通”App,觸達超500萬鄉村地區用戶,爲更多樸素的勞動者提供“充電”機會,讓金融知識“隨手可及”。
建設銀行“多彩消保3D數字化展廳”打造線上“紅色金融史”專區。將全行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與金融知識教育宣傳相結合,在山東館紅色金融專區,“魯西南”地區半部紅色歷史,書寫新時代新金融的紅色故事,再現紅色金融同人民羣衆“魚水之情”。通過展廳助力紅色金融史宣傳,助力黨的二十大宣傳,奏響紅色金融宣傳主旋律。
建設銀行傳承“非遺+消保”方式,鏈接G端-B端-C端。G端,通過線上活動,走進送入企業、建築工地等,開展新市民就業指導,賦能新市民客羣,讓他鄉變故鄉;B端,將展廳嵌入大型商場、商超、便利店、咖啡店、地鐵、機場、車站等宣傳,融入百姓衣食住行“多場景”,利用新春時期,開展重點反賭反詐、賬戶安全等宣傳;C端,建行持卡客戶在線掃碼完成支付後,自動彈出消保數字化金融教育海報,幫助百姓切實享受收益,實現金融教育精準觸達。
建設銀行積極踐行新金融行動,探索“數字化金融教育+”多場景,共建和諧金融生態。聚焦政務(G)端,重點面向9,800萬代發工資個人客戶,通過“多彩消保3D數字化展廳”實現便捷化金融知識學習,精準服務企業及員工。
同時,建設銀行全國各地分行結合當地不同風俗和特色文化,開展了多樣的“非遺+消保”文化活動:
“拓印”生香,指尖起舞的溫暖消保。“拓印”做爲一項非遺活動,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湖南分行客戶經理化身爲拓印老師,在詳細講解拓印的歷史淵源、文化價值與操作技巧後,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嘗試。在拓印手工環節結束後,客戶經理巧妙地轉換角色,開啓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小課堂。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客戶經理摒棄了複雜的專業術語,用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向小朋友們普及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消費陷阱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街邊購買零食要查看保質期,到網絡購物需謹慎點擊不明鏈接,孩子們聽得全神貫注,積極踊躍地回答問題,現場互動氛圍熱烈非凡。
飛刀“剪紙”, 指尖綻放的智慧消保。在雲南開遠,專業的剪紙老師爲參與者們介紹了剪紙的歷史淵源和基本技巧。客戶在老師的指導下,紛紛拿起剪刀和彩紙,認真地剪出各種精美的圖案。活動中,客戶經理爲客戶講述了金融消保知識,介紹了防範金融詐騙、保護個人信息、合理理財等方面的內容,用案例化的方式幫助客戶理解金融消保的重要。此次剪紙活動不僅讓客戶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收穫了金融消保知識。通過將金融知識與藝術魅力巧妙結合,寓教於樂、融學於趣,幫助羣衆“學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
“花饃”鬧春,指尖黏住的幸福消保。在吉林通化,蒸花饃作爲一項傳統年俗,承載人們對新春的美好祝福。吉林分行舉辦2025年“造福季”消保分會場暨“‘饅’載心意”新春非遺花饃製作活動。在活動中,分行員工爲客戶現場展示了“多彩消保 智慧課堂”的課程內容,小小的年饃承載了人們對春節的祝福,也寄託了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弘揚了非遺傳統文化,也爲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增添了年味。
“糖畫”飛歌,指尖飛揚的人文消保。在廣西南寧,丹桂飄香,作爲蔗糖主產區,自貿區支行創新非遺+消保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開展新春對聯、非遺糖畫、金融知識宣講等活動。針對節假日前後電信詐騙高發易發現象,工作人員們通過現場講解、發放宣傳摺頁、參與線上答題等方式,向到場羣衆普及消費者權益、反洗錢、防範非法集資、防範電信詐騙等金融知識,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案例,生動形象地揭示了金融詐騙的常見手段和防範措施,在熱鬧的氛圍中宣傳金融知識、反詐知識。寫對聯、做糖畫、參與金融知識答題,墨香與糖香交織,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掐絲琺琅”,指尖傳遞的人文消保。在湖南長沙,長沙洋湖支行走進周家灣社區,爲社區居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掐絲送福,溫暖消保”的宣傳活動,共同迎接蛇年新春的到來。活動現場,掐絲琺琅大師爲客戶詳細講述掐絲琺琅的製作工藝及傳承歷史。客戶經理以細緻入微的服務態度,耐心指導每位參與活動的居民,大家不僅體驗到了傳統工藝的魅力,更在掐絲繪製中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祝福。活動中,客戶經理將金融知識講解與消費者權益介紹融入其中,讓居民朋友們在歡聲笑語中瞭解金融消保知識,同時,也使大家對建行“溫暖消保”有了更加深刻的認可和信賴。
“腰鼓”傳習,指尖揮舞的力量消保。安塞腰鼓震天響,金融消保進萬家。在“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延安分行以陝北腰鼓及秧歌表演爲載體,將金融知識融入其中。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手持宣傳摺頁,用陝北方言向村民們講解金融知識,讓金融消保知識在陝北的黃土地上“生根發芽”。他們通過“金融知識問答”“非法金融如何識別與應對”等互動遊戲。在宣教內容上,延安分行重點圍繞“防範電信詐騙”“守住錢袋子”“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保護個人信息”等主題展開,在現場播放陝北說書特色金融宣教作品,讓知識傳遞更加生動。工作人員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向羣衆揭示了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電話和短信,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同時還向村民們普及了金融消費者享有的八項基本權利,讓羣衆明白自己在金融消費中的合法權益。
“舞獅”上街,指尖遊動的數字消保。在廣州,新春花市承載着南粵百姓最淳樸的期待。廣東分行走進花市,精心策劃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金融教育活動,熱情地向市民發放金融知識宣傳手冊,講解反詐防騙技巧。針對春節期間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虛假投資理財等金融風險,工作人員通過真實案例,生動形象地剖析詐騙手法,提醒市民警惕“高收益,零風險”誘人話術。除了線下活動,廣東分行還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開展“消保分會場”活動,積極推廣“多彩消保”線上展廳廣東館,通過手機銀行APP、微信公衆號等平臺開展金融風險提示,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識。
責任編輯:曹睿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