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股指午後震盪走低,科技股弱勢,恆科指數表現疲軟。截至收盤,恒指漲0.77%,國企指漲0.57%,恆科指跌0.14%。藍籌中,新奧能源(02688)漲8.03%,周大福(01929)漲4.62%,華潤電力(00836)漲3.84%,小米集團-W(01810)漲3.62%;跌幅方面,理想汽車-W(02015)跌7.16%,網易-S(09999)跌2.73%,創科實業(00669)跌2.30%。板塊方面,石油股走強,中海油田服務(02883)漲2.64%,崑崙能源(00135)漲2.45%,中國石油股份(00857)漲1.69%,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漲1.57%,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跟漲。中信證券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持續回落並呈現低位震盪走勢,該行認爲國際油價當前進入底部震盪區間。從商品屬性的角度看,OPEC+小幅釋放原油產量,令全球原油供需平衡結構自去年的偏緊逐漸向偏松方向移動,疊加二季度在衰退交易、關稅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油價整體或仍呈現區間震盪走勢。不過,二季度至年中,該行此前提示的“類滯脹”趨勢或逐漸得到驗證並利好商品市場,全年商品市場排序仍爲金>銅>油。就油市而言,在通脹及經濟基本面等因素的帶動下,疊加地緣等因素的階段性擾動,油價或能企穩並逐漸緩慢小幅回升。光大證券表示,受海外地緣政治緩和預期影響,近期油價震盪下行,該行認爲在地緣政治仍存不確定的前提下,中長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備景氣基礎,在長期主義視角下,該行持續堅定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塊。光伏太陽能股多數走強,信義能源(03868)漲5.10%,信義光能(00968)漲2.74%,信義玻璃(00868)漲2.45%,新特能源(01799)漲2.24%,福萊特玻璃(06865)漲1.47%。從消息人士處獲悉,近日光伏硅料環節主要企業再度召開會議,對硅片上半年配額重新調整。目前,光伏行業正在進入搶裝潮,組件價格近期連續上漲,據業內人士透露,搶裝潮中有個別企業出現了超比例生產。中信證券日前表示光伏板塊值得重點關注。產業鏈價格觸底回升且企業行爲的變化對產業鏈價格形成支撐;在2030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消費目標的指引下需求具有韌性;供給側改革政策預期對於推動去產能和產品效率提升具有支撐;產業中技術升級還在持續,產品質量的升級可以預見,甚至部分企業的轉型可以期待。該行建議關注推動技術進步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鏈、具備成本優勢的龍頭企業等。個股方面,理想汽車跌7.16%。理想汽車公佈於2024年第四季度,淨利潤35.3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38.59%,每股基本收益1.76元。期內,總收入442.74億元,同比增長6.09%;毛利爲89.7億元,同比減少8.34%。毛利率爲20.3%,同比減少3.2個百分點。車輛銷售收入426.43億元,同比增長5.61%,車輛毛利率19.7%,同比減少3個百分點。花旗表示,理想上季盈利符合預期,惟汽車毛利率略低於預期。集團管理層預計,首季汽車均價將按季下滑。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指,理想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透過產品線擴張、銷售渠道拓展和海外市場開拓,將售價20萬元人民幣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速度加快至市場的兩倍。大摩預期,新車型推出、利潤率復甦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突破都將是今年的熱門話題,雖然期望有所降低,在公司未明確指出銷量目標的情況下,市場仍在等待新催化劑的出現。泡泡瑪特(09992)漲6.66%。美銀證券表示,指出泡泡瑪特是中國潮流玩具龍頭企業,全球業務版圖正迅速擴張,預測2023至2026年間收入及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將分別達到56%及84%,目前對2024至2026年每股盈利預測比市場普遍預期分別高出25%、37%及49%,認爲市場低估了其海外業務的增長及用戶參與度。該行估計泡泡瑪特2026年海外業務收入佔比將達到55%,對比2024年上半年爲30%,同時憧憬利潤率將大幅提升,而海外業務的持續強勁表現可能成爲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此外,高盛近期研報指出,泡泡瑪特在獨家/自有IP方面,新產品亮點包括Labubu與《海賊王》的聯名款,該產品在各渠道均售罄。在第三方IP方面,2月哪吒IP產品大受歡迎,在抖音上銷售額超過60萬元;該品牌還在婦女節前推出了芭比娃娃玩具。毛絨玩具方面,據蟬媽媽數據,2月抖音上毛絨玩具的供應量較1-12月有所下降,但仍高於此前月份。在二級市場,上個月Labubu/Crybaby的樣本SKU(庫存保有單位)價格保持穩定,需求旺盛,供需關係緊張,IP熱度持續高漲。該行還注意到泡泡瑪特正在推出更多IP的毛絨玩具產品,包括第三方IP(如哪吒、米奇)。中信證券表示,3月16日,《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正式發佈,標誌着我國消費政策的全面性升級與創新。本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建議着重關注以下六個方面:1)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是大力提振消費的首要任務,解決“能不能”消費的問題;2)全方位增強消費能力保障,消除“想不想”消費的問題;3)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更好滿足居民住房消費需求,呵護居民資產負債表修復;4)延續對消費供給側優化的重視,開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與消費品質提升行動;5)優化消費環境,減少消費限制,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6)財政、金融政策與促消費協同發力,構建更有利於促消費的政策體系。我們預計,在一攬子消費政策的支撐下,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實現4.8%左右的增長,較去年提升1.3個百分點,成爲應對外部風險的重要壓艙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