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丨陸爍宜
編輯丨鄭琳
過會已近2年,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電新能”)在IPO之路上仍未跨出下一步。
上交所官網顯示,華電新能IPO於2023年3月3日獲受理,並於同年6月15日過會,但迄今已近2年仍未提交註冊。
需注意的是,隨着業績持續增長,華電新能的應收賬款也不斷增加,2020—2024年上半年末,應收賬款佔營收的比例持續高於100%。由於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上交所反覆問詢壞賬準備計提的充分性。
3月13日,就公司超100項違法違規行爲、業績增速放緩、市佔率下降、棄風率及棄光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回款情況、償債能力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華電新能發函並致電其證券部詢問。華電新能表示,鑑於公司正處於IPO並上市的關鍵階段,根據證券監管部門對信息披露的規範性要求及相關管理規定,爲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性原則,現階段暫不方便接受外部調研,建議通過已披露的《招股書說明書》及公司官網等公開渠道獲取相關資訊及信息。
應收賬款持續高於營收
招股書及華電新能於2024年12月10日披露的《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可續期公司債券(第六期)募集說明書》(下稱“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2020—2024年上半年,華電新能的營收分別爲165.07億元、216.68億元、244.53億元、295.68億元、172.5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44.37億元、78.60億元、89.62億元、101.26億元、65.63億元。
Wind數據顯示,2020—2024年上半年,華電新能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爲51.82%、31.75%、12.47%、19.84%、15.56%,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94.24%、77.94%、13.94%、12.12%、2.70%,增速有所放緩。
華電新能業績變化或與電力市場的供求變化有關。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隨着電力投資的迅猛增長,全國電力總裝機規模和全社會用電量均呈持續增長的態勢,但增長率並不同步。截至2023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9.20億千瓦,比上年底增長13.87%。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9.2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0%。
另外,作爲華電新能的可比公司之一,太陽能(000591.SZ)1月11日發佈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本報告期的歸母淨利潤預計爲12億~12.5億元,同比下降20.82%~23.99%。太陽能表示,本期業績下降一是因爲發電板塊部分區域本期電網消納不足,同時電力交易市場化規模擴大、平均電價下降;二是因爲製造板塊受光伏市場行情影響,本期銷量和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
而在債券募集說明書中,華電新能也表示,國家電價政策的變化,將直接對經營績效產生影響,如電價下降或補貼減少,則該公司將面臨收入和利潤下降的風險。
雖然目前國家提供了大量補貼,但是回款週期較長,導致華電新能賬面上積累了大量的應收賬款。
2020—2024年上半年各期末,華電新能的應收賬款分別爲198.76億元、308.29億元、266.33億元、355.12億元、428.71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爲120.41%、142.28%、108.91%、120.10%、248.49%。跟2021年末相比,2024年上半年其應收賬款已經翻倍。
壞賬計提充分性遭問詢
從構成來看,華電新能的應收賬款主要由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構成。
招股書及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華電新能將應收賬款分爲應收標杆電費組合、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組合及應收其他組合。
其中,2020—2023年末,華電新能的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組合分別爲191.12億元、297.97億元、249.60億元、331.12億元,佔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的比例分別爲95.21%、95.70%、92.82%、93.24%。同期末,應收標杆電費組合分別爲9.37億元、13.21億元、18.85億元、26.82億元,佔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的比例分別爲4.67%、4.24%、7.01%、7.55%,佔比整體呈上升趨勢。
從壞賬準備計提比例來看,華電新能對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組合、應收標杆電費組合的計提比例分別爲1%、0%。
高額的應收賬款及較低的壞賬計提比例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根據華電新能2023年9月27日披露的《關於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滬市主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覈問詢函的回覆》(下稱“第一輪問詢回覆”)顯示,上交所要求其分析壞賬準備計提充分性。
華電新能將龍源電力(001289.SZ)、大唐新能源(01798.HK)、節能風電(601016.SH)、太陽能、三峽能源(600905.SH)列爲可比公司。第一輪問詢回覆顯示,從應收賬款信用風險特徵組合分類來看,華電新能的分類方式與三峽能源一致,而其他可比公司並未將標杆電費組合和可再生能源補貼組合進行進一步細分。
在壞賬計提比例方面,華電新能在第一輪問詢回覆中稱,該公司應收標杆電費由電網公司直接結算支付,結算週期通常爲1~3個月,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壞賬。因此,參考同行業公司龍源電力、大唐新能源、華能國際(600011.SH)等,未對應收標杆電費組合計提信用減值。不過,作爲唯一應收賬款組合分類方式一致的公司,三峽能源應收標杆電費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爲0.30%~0.73%,高於華電新能。
而在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組合方面,華電新能的計提比例爲1%,與節能風電、太陽能的計提比例一致,但是同樣低於三峽能源,後者的計提比例爲2.75%~3.41%。
在第一輪問詢回覆中,華電新能表示,其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的壞賬計提政策跟龍源電力、大唐新能源的壞賬計提政策相比,顯得較爲謹慎,其壞賬計提比例與節能風電、太陽能一致,但低於三峽能源。
若按照三峽能源的壞賬計提政策測算,2020—2023年上半年各期末,華電新能應收賬款餘額將分別減少4.84億元、9.65億元、7.15億元、9.96億元;同期,其稅前利潤將分別減少1.95億元、4.81億元、2.50億元、2.81億元,分別佔當期稅前利潤的3.92%、5.60%、2.53%、3.88%。
華電新能表示,參照三峽能源的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壞賬計提政策進行測算,對該公司報告期稅前利潤的影響較小,不會對報告期業績造成顯著改變,該公司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壞賬計提政策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無顯著差異,壞賬準備計提充分。
不過,這一說法可能並未說服上交所。根據上交所2023年6月15日披露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覈委員會2023年第52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上交所上市委再次要求華電新能結合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及補貼覈查工作、應收賬款及固定資產規模較大等,說明收入衝減是否完整準確,相關資產減值計提是否充分,覈查進展對其經營業績是否造成重大影響,相關風險揭示是否充分。
(全文2381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爲客戶。本報告基於本公司認爲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爲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係。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爲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爲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爲“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爲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