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透視 | 華潤飲料上市首年收入增速近乎“停滯”!包裝飲用水“撐場”收入下滑,飲料業務成新增長引擎

深圳商報·讀創
03-23

  去年10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02460.HK)近日發佈了其在港交所上市後的首份年報成績單。

  年報顯示,2024年華潤飲料實現收入135.21億元,較2023年增長0.05%;淨利潤16.37億元,同比增長23.12%。

  不難看出,相較於淨利潤23.12%的同比增長率,2024年華潤飲料收入僅0.05%的同比增速,幾乎陷入“停滯”。而2021年至2023年,華潤飲料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則爲9.2%。

  財報中,華潤飲料表示,2024年三季度旺季頻繁降雨對銷售帶來了階段性的影響。但從行業層面上,2024年飲用水市場的激烈競爭,無疑對華潤飲料的銷售帶來了衝擊。

  資料顯示,目前,華潤飲料是中國內地第二大包裝飲用水企業以及中國內地最大的飲用純淨水企業(按2023年零售額計),包裝飲用水業務一直是其業績的核心支柱。 其中,“怡寶”牌飲用純淨水產品2023年零售額達395億元,是中國內地飲用純淨水市場的第一品牌。

  從產品結構看,華潤飲料主要擁有“怡寶”“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個品牌的產品組合,目前營收主要依賴飲用水業務,2021-2023年包裝飲用水產品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爲95.4%、94.3%以及92.1%。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華潤飲料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收入121.24億元,佔總收入的89.7%;飲料產品的收入13.97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爲10.3%。但是,收入佔比近九成的包裝飲用水收入去年卻同比下滑2.59%,且出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其中,主打產品小規格瓶裝水(<1L),即消費者熟知的怡寶綠瓶純淨水,去年收入降幅達8.9%。

  華潤飲料主要產品——包裝飲用水收入下滑的背後,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衝擊。

  2024 年,飲用水市場大戰硝煙瀰漫。2月,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去世引發 “野性消費”,娃哈哈純淨水藉此在全國快速鋪貨;4月,農夫山泉時隔 24年重返純淨水賽道,推出綠瓶純淨水並大打促銷,將瓶裝水單價拉至 1 元以下。面對同行攻勢,怡寶雖採取了促銷措施,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4 年4月30日止四個月,小規格瓶裝水產平均售價降低至1198 元/公噸,較 2023年同期明顯下降,但市場份額仍受到一定衝擊。

  不過,華潤飲料也在積極拓展中高端產品佈局,2024年推出了怡寶5L天然水、“本優”品牌天然水產品。同時,中大規格瓶裝水產品收入從2023 年的42.43億元增長至46.07億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小規格產品的下滑。

  除包裝飲用水外,華潤飲料的飲料業務在2024年表現亮眼,成爲新的增長引擎。2024年飲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3.97億元,較2023年的10.68 億元同比增長30.8%,在總收入中的佔比提升至10.3%。

  自2011年起,華潤飲料便陸續推出 “火咖”“魔力”“午後奶茶”“佐味茶事” 等飲料產品,覆蓋運動飲料、咖啡與茶飲料等細分賽道。隨着 “養生水” 消費熱潮興起,近年上市的 “至本清潤” 草本植物飲料系列產品增長迅猛,2024 年銷量同比增長 122%,2023 年其菊花茶零售額就已達到 7.56億元,未來有望進一步帶動業績增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華潤飲料自身整體表現穩健,但其參股公司三人行傳媒的業績爆雷引發關注。三人行2024年淨利潤同比驟降73%-81%,主因是廣告行業疲軟及對華潤飲料投資的公允價值波動。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3月21日,華潤飲料股價報收14.66港元,稍高於其14.5港元的發行價,最新總市值352億港元。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