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業在經過多年低谷後,正在逐步回春。從各大K12教育機構最新披露的財報來看,伴隨着政策趨穩的風向標、市場剛需轉移釋放、AI熱潮等因素,多家教培公司業績明顯攀升,重回增長的曲線上,轉型成效逐步現顯。
近期,華南地區教育服務龍頭卓越教育集團發佈2024年業績公告,以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動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這份業績公告背後釋放了什麼信號?作爲投資者,我們又應當如何來理解?
業績全面增長,“三高”彰顯強勁發展態勢
業績數據是直觀展現公司轉型效果和發展態勢的核心指標。過去一年,卓越教育集團的業績亮點可概括爲“三高”,即高收入、高盈利、高現金。
財報顯示,卓越教育集團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0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25.2%,遠超市場預期;淨利潤爲1.92億元,同比增長114%;每股盈利0.25元,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23港元。
營收淨利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一方面在素質化轉型取得成效,所推出的各類素質產品精準契合新課標的人才培養方向,產品獲得家長和學生認可,招生人次和輔導課時大幅增長;同時,公司積極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在業務和管理層面的應用,提升了產品和服務質量及經營效率。
自“雙減”政策後,卓越教育集團多措並舉積極推進素質轉型。而本次財報,更是標誌着公司已經成功穿越行業低谷,擺脫“雙減”陰影,並開始在新徵程中突破超越。值得關注的是,卓越教育2024年的淨利潤已經超越了其他年份的同期數據,創歷史新高,甚至較過去歷史上的淨利最高點還高出40%。
從成本控制來看,卓越教育集團持續優化流程和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其它經營性開支佔比總收入爲4.3%,與2023年的6.3%相對,出現小幅下降,AI提質增效帶來的其他經營性開支下降,能更好的用到支持業績增長的銷售費用上,全年銷售費用佔總收入比率爲6.89%(2023年爲5.3%),行政開支佔比12.7%(2023年爲11.86%)。在業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整體費用率水平趨於穩定。
得益於成本控制方面的精細化管理,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快速釋放,毛利達約5.1億元,同比增長122%,毛利率爲47.0%(2023年爲46.3%)。由於公司教學網點在2024年大幅擴張,教學場地及教師人數上升,而網點經營爬坡期爲6-9個月,收回投資成本需要18個月,因此毛利率略有下行。
同時,卓越教育集團現金儲備充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5.12億元,長期定期存款4.83億元,短期定期存款1億元,爲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使其在應對市場變化、把握髮展機遇時,擁有更充足的底氣。
在教培上市公司的財報裏,合約負債是一個關鍵的未來景氣度指標。這一指標代表了企業已經收到但尚未提供服務或交付商品的款項,在教培領域通常被視爲學員預收款。合約負債的增長預示着未來一段時間收入的增長潛力。
截至2024年底,卓越教育集團合約負債達到6.0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84.3%,這一指標增長,隨着上課交付,實現營收確認,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長潛力較大。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卓越教育集團積極實施分紅政策。今年1月,公司宣佈批准2024-2026年三個財政年度的派息計劃,未來三年逐步將派息比率提高至上一個財政年度歸屬於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的50%、60%及70%,並通過末期及中期股息分兩次派付。2024年派息約佔年內利潤及全面收益總額的50.0%,總額約人民幣0.96億元,根據今日收盤價4.03港元,股息率高達3.05%。根據上述對合約負債的判斷,下半年還將享受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60%的分紅,股息率有望進一步增厚。
一方面,積極分紅政策體現出卓越教育集團擁有充裕的現金流和卓越的盈利能力,是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印證。另一方面,這也意味着公司對股東利益的高度重視與回饋,通過“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彰顯公司投資價值。
教培市場迴歸穩健增長,產業結構優化下龍頭品牌成長空間廣闊
2024年2月,教育部發布《校外培訓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進一步着力推進校外培訓治理規範化、法治化,自上而下的法律體系得以完善。
2024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了推動教育和培訓消費,這在“雙減”之後尚屬首次。雖然政策指向並非對K9學科培訓的鬆綁,但也是鼓勵擴大非學科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等消費服務。
從供給端來看,在“雙減”政策落地已有四年,政策環境已經處於比較穩定狀態的同時,競爭環境也出現大幅改善。
廣東省教育廳數據顯示,雙減政策後,廣東省內線下機構大幅縮減96%,線上機構縮減86%(截止2022.1),其中2021年內廣州市1153家學科類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壓減至15家,壓減率超過98%。
華泰證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在“雙減”政策發佈後,廣東線上線下機構大幅縮減,中小規模企業出清疊加行業准入門檻提升,市場份額預計進一步向頭部集中。區域內存量品牌機構或顯著受益於供給出清,競爭格局大幅改善,而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進入門檻有所提升。
留存下來的頭部教培機構,特別是在區域口碑和資源積累深厚的公司,往往能夠在當地保存充足的教學產能,享受行業的結構性改善紅利,同時區域內全國化機構對自身的競爭烈度也明顯較弱,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從需求端看,華泰證券一份研究報告結合全國新生兒和小學入學人數數據預測,2029年之前預計K12羣體規模整體穩定在1.5億以上。結合客單價和課次的假設,在假設參培率不變的條件下,預計全國校外培訓市場規模約1萬億。
而廣東省出生人數和生育率維持較高水平,2023年廣東省出生人口達到 103萬人,出生率爲8.12‰,連續6年爲全國第一。而廣東教培需求相對集中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個城市,這四個城市出生率均超過10‰,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從學齡人口絕對值上看,2016-2020年全面二孩政策下廣東省迎來一波生育高峯。
根據公司預計,廣東K12教培市場規模有望接近640億元。因此,從行業層面上來看,卓越教育集團未來發展向上天花板尤高。
重啓大灣區擴張,中長期兼具成長確定性和持續性
各項業績數據呈現積極向好態勢的背後,卓越教育集團充分展現了一家龍頭企業應有的週期穿越能力。企業唯有主動擁抱轉型,將外部環境的變化轉化爲內生髮展的動能,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破局突圍。比關注各項財務指標更具價值的是,卓越教育集團中長期成長確定性和持續性正在顯現,這也是這份最新財報隱藏的重點。
1)素質教育產品成爲主要增長動力,盈利水平具備較大提升空間
卓越教育集團積極探索合規化轉型之路,率先推出包括“i01編程”、“奇趣小記者”、“思考星球”、“嘀嗒文學”、“文學美育”、“躬行實踐”、“雙語文化”、“多元思維”、“社會科學素養”等九大素質產品,並已通過廣東省首批非學科認定,展現出公司強大的本地化研發能力和優秀的戰略執行力。
“i01編程”是公司全新的青少年編程教育子品牌,在多項白名單賽事中喜獲佳績。在2024信息學奧賽CSP-J/S複賽中獲獎率達92.5%,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全國)總決賽ENJOY AI賽項中獲獎率達100%,獲得較廣泛認可。此外,卓越教育集團在2024開始打造鯤鵬少年生長營,依託卓越產品以及鯤鵬教練團,打造全鏈路服務體系,增強與各學段優質生源的長期鏈接。
2024年,卓越教育的素質教育產品持續得到市場驗證,全年報讀科數同比增長396%,課程單價提升3.2%,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同時續讀率提升了3pct。今年寒假和春季的續讀率更是達到90%,用戶粘性較大,課時費、續讀率或超過雙減前水平,成爲公司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素質教育產品盈利模型主要由機構的SKU數量及價格、續費率、單用戶獲客成本構成。卓越教育課程範圍通常涵蓋全學科,較中小機構單學科更具SKU數量優勢,同時受益於品牌效益保持單價增長,並在續費率有所提升。因此,卓越教育集團具備“留存率+SKU數量+轉換率”三方優勢,盈利水平具備較大提升空間。
2)加速營利性牌照獲取,戰略重點發展深圳、佛山市場
早在2022年,卓越教育集團便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多個產品實現素質轉型,是廣東省首批通過非學科鑑定的素質類產品,2024 年全部通過複覈,並完成廣州各區營利性非學科辦學許可證獲取,爲後續合規擴張打下良好基礎。
爲了做大深圳市場,卓越教育集團持續增大投入,一方面調派集團副總裁和骨幹教師,充實深圳人才團隊;另一方面,在2024年12月31號完成1元收購深圳市卓越教育培訓中心及深圳萬蝶教育培訓中心的100%股權,也將增厚2025年的營收利潤。
2023年以來由於行業需求持續旺盛,公司開始加快補充師資力量。截止2024年底,員工數量有明顯提升,老師留存率提升5pct,達到81%,四星級以上老師同比增加12%。據業績發佈會唐總介紹,今年預計淨新增老師數量7-800人。
3)強化科技賦能,築高壁壘打造護城河
教育是較爲容易實現AI賦能且有望產生長遠變革的重要場景。教育行業高度依賴“經驗教學”,無論是學校還是培訓機構,名師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個性化學習方案等等都是稀缺資源,也制約着整個行業向更爲縱深的方向實現創新突破。
隨着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智能化教學輔助、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以及精準學習效果評估等創新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還極大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模式。
卓越教育不斷探索 AI+教育的落地場景,提升教育質量和運營效率。公司成立AI技術部,對鯨準教系統進行全面升級,該系統已在全日制事業部迭代使用了5年,依託豐富的教學案例與學習軌跡,構建基於數據驅動的學習行爲關係模型,運用深度學習算法,預測學生學習成效並給出個性化學習路徑,從而針對性地改進學習效率、提升學業成績,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精準學習。
2025年2月14號,卓越教育鯨準教青椒助教應用接入Deepseek R1,升級後青椒助教在邏輯性、內容精準度等方面表現出色。目前,作文智能批改系統已在初中階段穩定應用,青椒AI助教亦有效提升老師們的備課效率與教學內容質量。
此外,AI 也將賦能運營管理方面,在人事行政、財務、排課、考勤等系統上,提高集團運營效率。公司的AI人才培養與時俱進,通過營造All in AI的文化氛圍,舉辦首屆AI節、AIGC全員學習節、AI 應用知識競賽等活動,幫助員工快速掌握AI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培養了一批具備專業技能的AI先鋒人才;同時,爲員工提供 AI 智能應用創作平臺,鼓勵他們進行智能體創新實驗,加速AI技術的落地應用。
4)升學競爭壓力嚴峻,高中輔導與全日制備考長期穩健增長
“雙減”政策未對高中學科培訓提出明確限制,對高中階段培訓受影響有限。國盛證券一份研究報告根據在校生人數測算,2023年全國高中教培市場規模約爲1178億元,具備較大發展潛力。
從需求端來看,廣東省各學段在校生仍維持正增長,初中在校生2018-2022年維持5%左右的高增長,以高中增長率延遲三年計算,預計在未來至少兩年內,公司仍將受益於高中在校生數量快速增長帶來的業務量增,同時高考競爭加劇下培訓滲透率也有望提高。
此外,公司全日制備考業務主要包含中高考復讀學校、藝術體育生文化課輔導、以及面向初三畢業生的三年制職高部。全日制備考校區主要分佈在廣深地區。卓越全日制備考業務在超過二十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還加入AI科技賦能,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迭代升級智能化教學體系,以“鯨準教系統”和“生命成長體系”爲核心,實現科技賦能中高考學生。在規模逐漸萎縮的市場中,卓越教育市佔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增長飛輪加速轉動,何時走出估值窪地?
顯而易見,卓越教育集團早已實現車輪效應的良性循環。在政策穩定以及市場剛需的環境下,卓越教育集團未來將有機會受益於規模效應和產業供需結構變革,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資源,增長飛輪亦將加速轉動。
從專業的投資視角來看,近半年以來,包括方正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華西證券等多家券商及機構先後給出卓越教育集團積極預期。iFIND顯示,這些券商一致目標價爲5.80港元,距當前4.03港元的股價有上漲空間達53.47%,展現出對其後市發展的看好。華泰證券在卓越教育集團發佈業績公告當晚,更新了公司研報,持續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6.49(前值6.48)。
按上述券商對該公司2025-2026的業績預測,參考港股主要教育行業上市公司估值PE平均值18.76X,若按PE=18X計算,則卓越教育集團2025年預期市值將會達到63.97億港幣,摺合股價達7.55港元;較截至3月21日收盤價,還將有87%的漲幅。而從中長期來看,卓越教育集團2026年預期市值將達到79億港幣,較當前股價還有132%的空間。
綜上,當下隨着港股回暖和教培行業景氣度上升,卓越教育集團憑藉在資本市場的高辨識度以及優質的基本面支撐,將繼續成爲市場關注的重要風向標,有望在資本市場上實現更高的價值,後續表現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