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驚,差一點就信了

媒體滾動
03-2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牛彈琴

  特朗普大驚,感覺差一點就信了。

  3月21日,他自己披露,看到這個報道,他第一件事就打給了白宮辦公廳主任蘇珊·威爾斯和國防部長羅伯特·塞勒塞斯,詢問到底怎麼回事。

  特朗普問:這是真的嗎?

  他們告訴特朗普:真是荒謬至極!

  但這條新聞,可以說,因爲涉及五角大樓,涉及馬斯克,涉及中國,在美國引起巨大反響。

  因爲播發這條新聞的,還是鼎鼎大名的《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稱,兩名美國官員透露,馬斯克3月21日會前往五角大樓,聽取美軍有關潛在對華戰爭計劃。另一名官員表示,這次簡報將聚焦中國,但未提供更多細節。

  根據報道,五角大樓的作戰計劃,所謂的“O計劃”或“行動計劃”,是軍方最高級別的機密之一。對中國的作戰計劃絕密簡報,有大約20到30頁,闡述美國將如何應對沖突。

  報道引述知情官員的話指,這份計劃涵蓋的內容包括中國威脅跡象和預警,以及打擊中國目標的各種方案等等,這些都將交給特朗普作爲決策參考。

  請注意,中國,而且是與中國有關的絕密作戰計劃。

  如果是真的,這意味着什麼?

  美國媒體就認爲,這意味着馬斯克獲得了接觸美國最高軍事機密的權限,顯現了他的超級影響力;自然,有批評者認爲,馬斯克在華擁有廣泛商業利益,這與他獲取有關中國的戰略機密相沖突。

  特朗普很快看到了這條新聞,從他的反應看,他也大喫一驚,估計半信半疑,但又不能完全不信,不然,他也用不着趕緊給白宮辦公廳主任和國防部長打電話,詢問是不是真的。

  已經是3月20日深夜,知道真相的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憤怒炮轟《紐約時報》:“假新聞又來了,這次是正在衰落的《紐約時報》。他們錯誤地報道說,埃隆·馬斯克明天將前往五角大樓,接受關於可能與中國開戰的簡報。多麼荒謬啊!中國甚至不會被提及或討論。可恥的是,這些失去信譽的媒體竟然能編造這樣的謊言。總之,這個故事完全是假的!!!”

  假的,假的,統統都是假的。

  馬斯克也當即轉發特朗普的這條推文,然後說:《紐約時報》是純粹的宣傳,我期待追究那些在五角大樓惡意泄露虛假信息的人。他們會被找到。

  第二天,泄密的“他們”沒被找到,但馬斯克如約去了五角大樓,國防部長塞勒塞斯熱情接待。

  塞勒塞斯事後表態,他與馬斯克進行了一次精彩的會面,“他是一位愛國者,我期待我們的合作,我們將確保我們的軍隊繼續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力量”。

  塞勒塞斯還說,馬斯克到訪五角大樓,談論的是效率與創新,跟戰爭計劃無關,“沒有戰爭計劃,也沒有中國戰爭計劃,也沒有祕密計劃。那不是我們在五角大樓所做的事。”

  但這樣的假新聞,怎麼就出爐了呢?

  在一篇長長的推文中,特朗普詳細披露了裏面的邏輯。大致如下吧。

  1,《紐約時報》故意編造了這個消息,因爲馬斯克在中國有生意,如果他得到情報,按照邏輯,自然會立刻去找中國官員“吐露真相”。

  2,CNN則如獲至寶,這條新聞有流量啊,雖然“絕對荒謬和虛假,甚至涉及誹謗”,但還是對此大報特報。

  3,造謠的源頭,是《紐約時報》記者馬格特·哈格曼,此人經常使用所謂匿名消息,造特朗普的謠,用特朗普的話說,“她欠我一個完全失去信譽的普利策獎,因爲她的報道很糟糕”。

  4,假新聞是人民的敵人。真相就是,馬斯克沒有從五角大樓得到任何中國的簡報。

  寫完這些,特朗普感覺還意猶未盡,第二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特朗普又說:“我們不想與中國發生可能的戰爭,但我可以告訴你,如果我們真的發生了,我們完全有能力處理。”

  他接着說,“但我不會把這個(作戰計劃)顯示給任何人,自然不會顯示給一個商人”,儘管特朗普也稱讚馬斯克是“一個愛國者”,爲幫助政府“付出了巨大代價”。

  “伊隆(馬斯克)在中國有業務,他可能會受到影響,但那是徹頭徹尾一個假新聞,《紐約時報》就像(美國媒體)CNN和MSNBC一樣是假新聞。任何一個讀過那篇報道的人,都嗤之以鼻。”特朗普說。

  但謠言張張嘴,闢謠跑斷腿。

  我看到,即便特朗普和國防部長再三澄清,在馬斯克訪問五角大樓期間,很多記者還在不停詢問:到底有沒有聽取中國情報啊……

  最後,怎麼看?

  第一,美國主流媒體在墮落。

  這樣的烏龍新聞,出自《紐約時報》這樣的媒體,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常識都不管用了,更說明了美國媒體的墮落。

  記得2024年最後一天,我一位很尊敬的師長就對我說:

  量子糾纏也正發生於今日世界輿論界。全世界範圍內主流輿論,與大衆輿論正在發生越來越大的分裂,主流輿論離民衆越來越遠。美國大選表明,主流輿論已經不可能主導大衆。

  我很贊同。

  因爲我有類似的感覺,現在的主流輿論,與大衆越來越脫離,主流媒體講的話,很多老百姓聽不懂,也根本不想聽;而移動互聯網,又讓底層民衆有了更大話語權。

  這就形成了兩個輿論場,精英的輿論場,即便自封爲主流,但其實根本不主流;底層的輿論場,粗鄙但卻真實,越來越民粹。

  撕裂的結果,就是民意數據的失真,是非傳統政治家的粉墨登場,是主流輿論的邊緣化和黑化,是一些國家的越來越民粹化……

  我說的是美國。

  第二,美國人的中國情結。

  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馬斯克+中國,五角大樓+中國,反正,只要加上中國,就有流量,就能不斷炒作。

  小報炒作,所謂的主流媒體,現在也炒作。

  連特朗普都感到頭疼,他看了也一驚一乍,更別提普通老百姓。

  當然,我們也看到,特朗普的一些官員,美國的很多政客,同樣喜歡炒作。

  今天要對中國商品徵稅,明天要調查中國留學生,後天要對中國企業下手……

  沒有了中國,感覺這些美國人都失去了生活和工作的方向。

  第三,我們也要適應。

  適應美國各種假新聞,尤其是涉華假新聞。

  連堂堂《紐約時報》都能編出這種不靠譜的新聞,更別提其他美國媒體、美國政客了。

  假作真時真亦假。

  假的太多了,不外乎兩種結果,一種是很多美國人誤以爲真的,嚴重醜化中國形象;另一種美國人都不信了,中國也完全不在乎了。

  但中國更多是躺槍,這些媒體矛頭對準的還是特朗普。也就是說,特朗普與媒體的鬥爭,肯定將繼續下去,而且越來越激烈,越來越精彩。

  還有,馬斯克估計更會里外不是人。

  美國媒體鬥不過特朗普,肯定會把槍口轉向馬斯克,轉向特斯拉,轉向特斯拉在中國的佈局……

  幸虧是馬斯克,特朗普極度倚重的馬斯克,如果換做其他人,估計早就萬箭穿心了。

  我們就看戲,看他們的表演,哈哈,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