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先來關注下海外市場。
當地時間3月21日,土耳其股市開盤後,各大指數全線暴跌。其中,土耳其主要銀行指數跌幅一度擴大至9.57%,創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股指BIST100指數暴跌超7%,兩度觸發熔斷機制。
截至收盤,土耳其主要股指下跌7.8%,創2008年以來最大周跌幅,銀行指數下跌9.5%,本週跌幅擴大至26%。
有分析指出,土耳其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政局正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週五,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警告稱,土耳其不會容忍街頭暴力或公共騷亂,也不會屈服於街頭恐怖主義。
土耳其當局週三拘留了該國總統埃爾多安的主要政治對手埃克雷姆·伊馬姆奧盧,罪名包括個人腐敗和協助恐怖組織。伊馬姆奧盧被捕後,伊斯坦布爾及多個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並與警方發生衝突。週五晚些時候共和人民黨計劃舉行更多的抗議活動,緊張局勢可能會在週末加劇。
此舉對土耳其金融市場帶來衝擊,出現“股債匯三殺”,土耳其基準股指週三盤初一度暴跌6.9%,並觸發熔斷機制;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當日暴跌超10%,創下歷史新低;土耳其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大漲約60個基點。
現年53歲的伊馬姆奧盧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市長,他是土耳其最著名的反對派人物之一,系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成員。
伊馬姆奧盧於2019年當選伊斯坦布爾市市長,並於2024年再次當選。
共和人民黨原定於本週末將伊馬姆奧盧提名爲總統候選人,輿論普遍認爲,伊馬姆奧盧具備在選舉中挑戰埃爾多安的能力。
伊斯坦布爾研究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Can Selcuki指出:“這是人爲操縱政治的企圖。就經濟復甦和民主進程而言,這類企圖在過去從未奏效,只會讓土耳其白費時間。”
諮詢公司Teneo Intelligence的Wolfango Piccoli在一份分析報告的標題中寫道:“一切都與埃爾多安及其連任有關。最近的民意調查一直顯示,伊馬姆奧盧將在總統選舉中擊敗埃爾多安。”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里拉匯率3月21日波動不大。這或許與土耳其央行的救市舉措有關,土耳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日緊急召開臨時會議,宣佈將隔夜貸款利率提高200個基點。同時,土耳其央行21日宣佈,將發行期限不超過91天的流動性票據以支撐土耳其里拉。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傳來緩和跡象?
3月21日,據第一財經報道,美國在世貿組織(WTO)已經同意分別同中國和加拿大進行磋商。
在中美貿易方面,商務部信息顯示,2月1日,美方宣佈對中國有關產品加徵10%關稅,中方爲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徵稅措施訴至WTO爭端解決機制。此後3月3日,美方宣佈在原10%加徵關稅基礎上對中國有關產品再次加徵10%關稅,中方也已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最新加徵關稅措施。
在最近半個月中,加拿大向WTO兩次對美提起爭端申訴:3月4日加拿大就美國加徵額外關稅事宜向WTO提出正式申訴;3月14日,加拿大要求就美國徵收鋼鋁關稅一事進行磋商。此次美方同意的是在額外關稅事宜方面進行磋商。
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報道,WTO的文件顯示,美國代表團已通知中國和加拿大,準備與兩國將美國新關稅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展開磋商。
磋商爲WTO貿易爭端解決程序的第一個步驟,期限爲60天,如未能達成一致,申訴方可向WTO申請設立專家小組,進入下一個程序。路透社說,貿易爭端案件可能會持續數年時間。
報道稱,一些貿易代表表示,鑑於目前WTO成員間的高度緊張關係,他們認爲華盛頓準備磋商的舉動是個好兆頭。
央行:擇機降準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一季度(總第108次)例會於3月18日召開。
在分析外部形勢時,本次例會提出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有所分化,通脹走勢和貨幣政策調整不確定性上升。對比2024年四季度,本次例會繼續提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但對於物價的態度從上季度的保持物價“總體穩定”改爲“處於合理水平”。
會議建議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繼續強調“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以及“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同時明確將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而非上季度的“穩中有降”。對於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會議還提出“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
失守3400點,A股市場情緒生變
再來關注下A股。
隨着國內經濟政策逐步落地,A股市場情緒從“樂觀交易”轉向“謹慎觀望”,近兩個交易日呈現衝高回落態勢。昨日,A股震盪下行,滬指下跌超1%,失守3400點;深證成指下跌近2%,創業板指跌幅超過2%。期指市場同樣表現疲軟,IF、IH和IC主力合約跌幅均超1%,IM跌幅超過2%。
正信期貨金融期貨分析師劉影表示:“從宏觀層面看,1月至2月經濟數據動能邊際放緩,3月兩會政策平穩落地,市場驅動減弱。同時,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疊加國內貨幣政策中性、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擾動,市場風險偏好回落,導致指數調整。”
對於當前市場的觀望情緒,徽商期貨股指期權分析師方正表示,長期資金擔憂經濟增速放緩,短期資金則受板塊輪動過快和賺錢效應減弱的影響。他進一步分析:“一方面,中美貿易爭端加劇,市場擔心高關稅損害全球經濟增長,進而影響中國經濟前景。經合組織17日發佈的中期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5年和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分別爲3.1%和3.0%,較去年12月的預測值分別下調0.2和0.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場內融資額接近歷史高點,槓桿資金短期退潮概率較高,加之板塊輪動過快,資金賺錢效應較差,主流板塊上漲乏力,市場出現調整。此外,近期房地產數據顯示覆蘇緩慢,也對市場情緒產生了一定影響。”
南華期貨權益與固收研究分析師王映表示:“本週以來,消費、降準降息等政策與市場預期存在差距,市場風險偏好和交投熱情低迷,兩市成交額逐步縮量,降至1.5萬億元以下。3月20日,美聯儲FOMC會議釋放鴿派信號,美股上漲,部分外資迴流。在流動性支持不足的情況下,科技股明顯回調,帶動全行業普跌。此外,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將於4月2日落地,儘管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但市場可能提前規避相關風險。”
從市場結構看,劉影認爲,3月以來期貨與現貨表現背離,IC、IM呈現“現貨價格>近月價格>遠月價格”的Back結構,表明機構資金與投機資金產生分歧。這種市場結構下,面對驅動不足和利空擾動,市場波動進一步加大。
在海通期貨股指分析師許青辰看來,3月下旬至4月將進入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市場交易邏輯可能從流動性驅動的估值擴張轉向盈利端的匹配性。他表示:“目前盈利端壓力仍然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周,上證50和滬深300的盈利增速預期持續上調,而中證500、中證1000和國證2000的盈利預期則被下調,顯示兩會政策對盈利端的改善預期集中在大盤價值股。”
劉影補充道,去年三季度末出臺的逆週期調節政策效果已逐步顯現,反映在當前經濟數據中。2025年1月至2月,經濟延續改善態勢,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繼續擴張,但動能邊際放緩;CPI跌幅擴大,PPI繼續磨底,通縮壓力仍存。供給端加快修復,高科技領域保持景氣度,企業投資結構改善。需求端,進出口受關稅政策影響同比下跌,外需壓力逐漸顯現;可選消費改善,地產投資跌幅收窄並逐漸企穩,製造業投資走低,基建投資繼續發力,內需在政策提振下邊際改善。
對於近期出臺的消費政策及《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王映認爲,這些政策更偏向長期提振,與市場預期的補貼、消費券等快速刺激措施存在差距。因此,儘管上週五大漲,但方案的發佈及本週一的新聞發佈會並未顯著提振股市樂觀預期。
劉影總結:“政策存在一定時滯,在海外擾動加大背景下外需承壓,當前出臺的消費政策對穩定內需具有託底作用。目前經濟總量邊際修復,信用週期觸底回升,高技術產業保持景氣度,但製造業動能偏弱,經濟結構待優化,供給大於需求的矛盾及通縮壓力仍需緩解,經濟修復成色需進一步驗證。”
從中長期看,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政策提振,A股市場估值重構機會較大。王映說:“中長期來看,股市具備上行潛力。政府積極出臺政策,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維穩舊動能,政策力度明顯加碼,經濟基本面中長期企穩向好將爲股市提供支撐。”
從股指供需層面看,王映表示,政策改善股票供給質量,增加股指創新,爲市場提供更優質的交易標的;同時,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持續推進,有助於吸引資金延長投資期限,形成良性循環。綜合來看,當前政策與市場發展趨勢有助於A股市場中長期中樞抬升。
方正也認爲,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政策提振,A股市場估值重構機會顯著。他表示:“今年機器人和AI相關板塊估值明顯提升,保險、社保等長期資金入市堵點逐步打通,紅利等藍籌股獲得支撐,市場運行趨於穩定,投資者信心增強,共同推動了春季行情。但短期科技板塊估值拉昇過快,需時間和業績增長消化,近期機器人等科技板塊估值迴歸,長期有利於市場穩定。隨着貿易戰影響逐漸明朗及國內消費數據好轉,A股有望形成新的板塊帶動市場上行。”
許青辰表示:“隨着財報期到來,大盤價值股的盈利預期相對穩健,市場情緒雖邊際走弱但仍處較高水平,流動性處於溫和增量環境,A股可能繼續呈現結構性趨勢多頭行情。一旦市場關注點轉向盈利端,佈局交易擁擠度較低的大盤價值股補漲行情,勝率可能更高。”
劉影認爲,今年兩會政策延續去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基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通常對未來5年經濟增速和市場風險偏好產生重要影響,可能成爲經濟增速拐點和結構性牛市的起點。節後以Deepseek爲代表的AI產品打破海外科技壁壘,帶動新一輪資本支出週期改善和信用週期回升的市場預期,這一中長期邏輯短期內難以證僞,引發市場預期重塑和中國資產價值重估。
從宏觀層面看,劉影認爲,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傳統經濟修復待進一步改善,內需修復斜率放緩。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未來仍需政策引領,全面牛市尚缺乏基本面支撐,但在宏觀氛圍整體改善和市場預期重塑背景下,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