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大盤】
美股迎來“三巫日”,高盛估計,超過4.7萬億美元的名義期權敞口將於21日到期,其中包括2.8萬億美元的SPX期權和6450億美元的名義個股期權。在這種交割日,市場一般都會劇烈波動,尤其是美股處於下跌趨勢之下,市場擔心會慣性殺跌。因此,今天兩地市場都很謹慎,港股今天跌2.19%。
土耳其股市也讓人擔心。3月21日,土耳其主要股指下跌5%,觸發熔斷機制。土耳其主要銀行指數繼續下跌,跌幅達8%。當地時間週四(3月20日),土耳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會後宣佈將該行隔夜貸款利率提200個基點(2個百分點)至46%。土耳其股市恢復交易,基準指數下跌7.2%。引發土耳其大跌的原因除了內部的各種遊行示威,還有就是通脹焦慮,削弱了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
美聯儲不降息,導致英國央行隨後在週四也放棄了降息傾向,瑞典央行則直接宣佈其寬鬆週期已經結束,理由是國際背景的複雜性。這相當於美國挺住了美元之後,其它國家爲了穩住匯率,本來要寬鬆也不敢,而關稅戰必然導致經濟放緩,這就陷入了惡性循環,滯脹這個東西很可怕,但似乎還沒有辦法。更現實的問題是,特朗普政府將於4月2日開始徵收對等關稅。這對於全球而言,將迎來巨大的考驗。
最緊張的是歐洲,歐洲也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但是不是有底氣和美國叫板存在疑問,還在寄希望於美國能放一馬。據報道,當地時間3月20日,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事務的馬羅什·謝夫喬維奇一邊向美國示好,宣稱美歐應當共同應對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另一邊向中企施壓,聲稱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商如果希望在歐盟投資,就應該做好技術轉讓的準備。昨天還說歐洲應該認清形勢積極應對,沒想到繼續如此行事。
曾幾何時,中國在油車時代和歐洲汽車商合作也沒有硬性規定必須要技術轉讓,都是企業自主自願協商的結果,這種公然的要搶技術的做法實在難以理解,既然這麼說了,市場也會擔心。
李嘉誠賣港口這件事持續發酵,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在社交媒體發文引述商界及法律界人士指,上述協議很難被推翻,同時亦看不到香港有甚麼法例可以阻止這筆交易進行。因爲長和在開曼羣島註冊,當中不牽涉任何中國境內資產,要阻止其出售相當困難。表面上雖然這是一宗商業買賣,但其實有影響。因爲當中牽涉很多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港口,中國自2013年來經營十多年,出售後意味中國失去寶貴的戰略性資產。
這件事情之所以引發廣泛的關注,是因爲處理起來相當棘手,涉及到一批類似在海外有投資的商人及營商環境,如何權衡利弊是一個大問題。因爲涉及爭議,李嘉誠旗下公司股價下滑,長和(00001)、長實集團(01113)、和黃醫藥(00013)跌幅明顯。李嘉誠旗下公司市值蒸發323.6億港元。市場情緒自然都會受到影響。
另外,監管也在加大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犯罪。公安部公佈5起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場外非法配資方向,配資屬於變相的高利貸行爲,槓桿都非常高,高壓之下,相關非法遊資爲了規避風頭,就會拋售股票,對市場造成擾動。
香港證監會的行動也同步展開,發佈《致持牌法團的通函——有關首次公開招股認購及融資服務》,主要針對IPO認購及融資中的三大核心風險:客戶槓桿失控、資金管理混亂、身份審覈鬆散。將持牌機構的打新槓桿上限從“百倍狂歡”壓縮至最高10倍。
這意味着百倍槓桿將成歷史。香港彈丸之地,券商多如米鋪,僧多肉少,導致很多小券商就採取各種手段來拉攏客戶,其中高槓杆打新就是其中的招數,這背後隱藏着巨大風險。2024年港股70只新股發行,上市首日破發24只,佔比34.3%;到年底收盤,破發38只,佔比54.3%。高槓杆就像雙刃劍,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風險。確實應該整頓這種亂像,新規落地後,香港券商競爭格局將出現變化,大券商會不斷擴大佔比,小券商舉步維艱。優勝劣汰之後纔會迎來良性發展。
回到市場,最強的機器人板塊出現走弱。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於2025年3月21日正式發佈開放基金,總規模300萬元,平均單項目資助金額30萬至50萬元。該基金主要面向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優秀青年學者,圍繞四大領域及細分17個方向開展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
有人認爲這個規模太小了,實際上,該基金非產業投資基金,而是聚焦青年科研人才的專項支持,旨在鼓勵創新思想與技術突破,首期300萬元爲試點,後續將逐步擴大規模。
對於機器人行業來看,行情顯然不會輕易就熄火。 在今日的特斯拉一季度全體會議上,馬斯克透露,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已在弗裏蒙特工廠的試產線上完成製造,今年將進入試生產階段。特斯拉今年目標生產5000臺Optimus,且已訂購的零部件足夠支撐今年生產10000-12000臺,2026年目標是生產50000臺Optimus。顯然,馬斯克押寶在機器人方向。
另外,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上海大學、清華大學,共同發佈具身智能仿真平臺“格物”,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化。後續,還會有各種消息刺激。
今天市場上漲品種寥寥,表現好的品種主要是業績線,如高偉電子(01415):2024年收入達約24.94億美元,同比增加約170.0%;淨利潤1.19億美元,同比增加約155.54%。主要由於客戶的新後端攝影機模組訂單增加所致。今天大漲超8%。
其它還有同程旅行(00780):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45.8%。漲超4%。億華通(02402)由於其重大資產重組計劃及氫能產業政策利好的雙重驅動,通過整合旭陽氫能,其燃料電池系統毛利率有望提升,2025年虧損或顯著收窄。今天漲超7%。
【板塊聚焦】
2025年3月以來,東三省、長三角及河北等地水泥價格普遍上調,全國水泥均價連續兩週回升。企業通過錯峯生產和協同減產提升價格自律性,疊加需求季節性復甦,推動價格接近成本線。
供給側改革深化:行業計劃通過補足超產產能減少實際熟料產能約20%,疊加碳排放約束加速落後產能出清,中長期供需格局優化;政策刺激與基建投資加碼;
財政政策發力: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專項債增至4.4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重點支持基建、城市更新等項目。前2月地方債發行規模創近三年新高,基建資金到位加速項目開工。
主要品種:華新水泥(06655)、海螺水泥(00914)、華潤建材科技(01313)。
【個股掘金】
金風科技(02208):出口容量佔比近一半 風機在手訂單充足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1-2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0億千瓦,同比增長14.5%。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3億千瓦,同比增長17.6%。其中,出口方面表現尤爲亮眼,2024年風電機組新增出口容量達到5193.7兆瓦,風電機組新增出口904臺,容量爲5193.7兆瓦,同比增長41.7%,再創歷史新高。
點評:2024年金風科技向15個國家出口了450颱風電機組,容量達到2478.4兆瓦,佔中國風電出口總容量的近一半。風機出口容量呈持續上升趨勢,市場份額不斷增加。金風科技出口份額穩居第一。Vestas訂單單價已從2021年的不足0.9歐元/W 提升至24Q3的1.1歐元/W。
金風科技訂單儲備充足,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44.28GW,其中海外5.5GW。2024全年國內海風出貨量1GW,2025年將達到2GW;國際業務方面,2024全年4GW訂單,實際執行交付3GW,2025年會超過5GW,預計2025年公司風機出貨量將保持持續增長。公司國際機組平均毛利率在12%以上,隨着國際機組和海上機組交付比例提升,以及高速機型佔比提升帶來成本下降,預計2025年整體機組毛利率將持續改善。
公司大規模出口亞非拉市場,東南亞以越南爲首規劃風電大提速,拉美市場風電穩步增長。金風科技在拉美和南非均已經進入世界五大電力商風機供應商名單,在澳洲也開拓了市場,東南亞也進入了越南,中亞,中東,金風科技正爲以上所有市場在建項目供貨。金風科技與東南亞領先的可再生能源公司TBC簽訂Kalayaan 2風電項目協議,總裝機量爲100.8MW。
【免責聲明】本VIP資訊產品僅供交流討論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更多優質資訊及數據產品,請登錄【智通財經】APP查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