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彈琴
很多時候,一件事重要與否,需要站在更高維度來看。
比如這兩天蔚來汽車與寧德時代達成的合作,背後的信息量,可能很多人都低估了。
(一)
3月17日晚,福建寧德,“電池大王”曾毓羣的私人宅邸裏,一道菜讓蔚來創始人李斌眼眶溼潤。這道用芋頭、冬瓜、蘿蔔雕成的“時光機”,見證了電池大王與新勢力先鋒的握手,也標誌着中國新能源行業一個重要節點的到來。
就在這天晚上,寧德時代和蔚來達成戰略合作,寧德時代將向蔚來能源注資25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未來雙方要共建全球最大換電網絡,推動“換電平權”。
這被不少人看作“意料之中”,畢竟,簡單來看,一個是智能電動車頭部品牌,一個是全球動力電池霸主,兩家“中國名片”聯手,要麼是優勢互補,要麼是強強聯合,雙方合作,只是兩家公司自己的事。
這麼看,就淺了。
仔細看看雙方的合作內容,雙方其實是計劃在動力電池研發、換電網絡標準、電池資產運營三大領域深度捆綁,共同建造統一換電網絡,共同統一行業技術標準,共同促進跨品牌、跨車型電池兼容。
簡單翻譯成“人話”:
首先是在公司層面上,蔚來汽車獲得了寧德時代更定製化的電池方案,更優秀的電池技術,寧德時代也能借助蔚來在全國3100多座換電站,積累電池全生命週期數據,反向優化技術,算得上雙贏。
但更重要的是產業層面上,雙方試圖建立一套新能源領域“車-電池-電網”的協同標準,推動全國車企在電池尺寸、接口協議、梯次利用規則這些細節上趨同,形成合力。
這相當於在新能源戰場上,中國將建設起一座能輸出統一“子彈規格”的軍工廠。
設想一下,隨着電池的“車同軌”,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電動車都可以“無差別”換電。而隨着跨品牌換電成爲可能,換電、家用充電、超級充電並存的補能閉環將形成,這將徹底終結用戶的充電焦慮,讓新能源汽車徹底取代油車成爲可能。
這就不是簡單的公司級合作了,而算得上一場“產業化”的革命。
過去十年中國新能源產業極速狂奔,成績斐然,但回顧這一過程,也能看出野蠻生長的意味。這一點在應用端,也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更爲明顯。
爲了在行業中佔據身位,各大新能源車企往往急於塑造自己的差異化優勢,這不僅體現在品牌定位上,也包括技術路線、技術標準等層面,這固然造就了百花齊放的繁榮,也留下了技術路線分裂、重複投資、資源浪費的隱患。
這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內卷”。
現在的汽車行業有多卷,說個數字你就知道了,據統計,僅這個月的3月1日至3月27日,車企們就安排了35場發佈會,平均下來每天1場還多。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卷法顯然只會讓車企疲於奔命,讓整個新能源行業變成“螃蟹筐”——誰也別想爬出去。
必須要有人推動行業從“草莽競爭”轉向“有序合力”,但這不僅要勇氣,還要實力,以及產業維度的眼光。
還好,蔚來和寧德時代站了出來。
對於這次合作,外界衆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只有這種“產業層面”的合作,才能爲新能源汽車行業找到新的發展空間,也只有此類合作越來越多,才能影響“國運”。
(二)
什麼是國運,“能源”就關乎國運。
歷史總是重複相似的劇本:每一個能接棒世界霸主的國家,背後都是能源利用的轉化。
19世紀的英國,“每一個煤筐裏都裝着動力與文明”,煤炭,不僅引爆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而且一次次拯救了英國的命運,推動英國從偏居一隅,走向世界之巔,成就了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
到1830年,英國煤產量佔世界煤產量的80%,倫敦交易所的煤炭期貨價格直接決定各國工業化速度。
到了20世紀,美國在開發密西西比河平原和西部的時候,發現了大量的石油資源,一躍成爲了“輪子上的國家”,這不僅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更是讓美國用石油和美元綁定,將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海灣戰爭後的頁岩油革命,變成操控全球資本的工具。
能源,從來不只是技術問題,也是權力分配的密碼。
在美國主導的油氣時代,中國只能忍氣吞聲,沒辦法,想要發展,就得買石油,幾萬億幾萬億的花。所以進入21世紀之後,全世界都清楚,這樣的能源體系不可持續。
中國瞄準的,是“綠電”,也就是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爲零或趨近於零的電能,比如由太陽能、風力發的電。
2006年,中國掌握了特高壓技術,2008年之後,光伏產業和電動車領域成爲風口,這實際上打造了一個“發電-輸電-用電”的基本閉環。
但很多人看不懂,當時網上多少人罵“浪費錢”“騙補貼”?結果現在,中國光伏發電成本全球最低(每度不到0.2元),特高壓電網技術獨步天下,中國繞開西方的技術封鎖,成爲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1000萬輛的國家。
“2024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對世界的增量貢獻度是93%,英國、巴西、美國都是2%,俄羅斯1%,所以整個世界新能源車總體的增量貢獻基本就是在中國。”業內有人統計。
“新能源革命”帶給中國並不僅是這些,你看,全球動力電池產能,中國獨佔67%,全球前十強中,中國企業佔據六席;在光伏供應鏈的各個製造環節,中國產能獨步天下,光伏製造中需要用到的關鍵礦物,採掘與冶煉集中於中國;“白色石油”碳酸鋰期貨價格錨定中國,這意味着中國用“電池-人民幣”對抗“石油-美元”霸權,重構全球貿易秩序。
更重要的是,中國第一次在能源革命中同時掌握“技術定義權”和“規則制定權”——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蔚來的換電專利、比亞迪的刀片結構,這些技術突破不再是“追趕式創新”,而是直接劃定行業賽道,這也意味着更多的話語權,更多的利潤。
新能源,就是中國的國運,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但萬里長征第一步之後,下一步怎麼走?
各自爲戰顯然是不行的,但也不能只指望國家層面的指導與規劃,那需要時間。這時候就需要頭部企業——比如蔚來,比如寧德時代站出來,做一些更高維度的事,推動整個產業的進步。
當然,時代之所以選擇它們,也因爲它們堅定地選擇了時代。
(三)
如果只看表面,蔚來和寧德時代的合作有互補性:畢竟一個缺穩定的電池供應,一個缺高端的應用場景,想要讓現有業務模式實現突破,唯有強強聯合。
但這場合作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類似的企業性格。
比如說,願“賭”,且會“賭”。
“賭”這個詞不好聽,但它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不安於現狀的進取心,代表了孤注一擲的勇氣,代表了洞察時代趨勢的智慧。
蔚來的“賭”藏在換電站裏。
2019年,蔚來汽車一度陷入生死邊緣,股價跌至1.32美元,市值蒸發80%以上。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外界不看好蔚來的換電模式,“連特斯拉都失敗了,你憑什麼可以?”有投資人這樣問蔚來創始人李斌。但這並沒有動搖他的決心,反而堅持不砍換電項目,甚至抵押個人資產續命。
今年1月3日,蔚來換電站數量突破了3000座,覆蓋我國32個省級行政區。對於蔚來用戶而言,東至黑龍江佳木斯、南至海南三亞、西至新疆克拉瑪依、北至黑龍江齊齊哈爾,都能找到換電站。在日常生活中,超過80%的蔚來用戶,可以在住宅或辦公場所3公里範圍內找到至少一座蔚來換電站,快速、舒適地完成補能。
這套重資產、高投入的體系,不僅成了蔚來對抗價格戰的護城河,更成了與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達成合作的關鍵籌碼,成功幫企業贏得市場空間。
而寧德時代的“賭”乾脆就長時間寫在了其創始人曾毓羣的辦公室裏。
早年一位投資人到曾毓羣辦公室,看到寫着“賭性更堅強”的條幅時,大爲震驚,他問曾毓羣,你們福建人不都是掛愛拼纔會贏嗎?曾毓羣說,辦企業不能光靠拼,拼只是體力活,賭纔是腦力活。
從寧德時代的發展歷程中,總有冒險的影子。2012年寧德時代押注三元鋰電池,放棄更成熟的磷酸鐵鋰路線;2017年冒險接下寶馬800頁全德文技術標準訂單,逼出全球頂尖的品控能力;如今,又全力押注換電業務。
這些冒險,回報豐厚,而且打破了一些傲慢與偏見:
寧德時代從ATL(蘋果手機電池供應商)分拆時,沒人相信中國能做出動力電池,但如今,寧德時代已經是市場份額全球排名第一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蔚來更是如此,2019年股價跌至1.32美元時,沒人相信它會在短短几年後會就帶領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衝擊旗艦賽道,推出價格堪比BBA,體驗更甚的高端電動車產品——但就在昨天,蔚來匯聚了17項全球首發技術的行政旗艦車型ET9正式開啓全國試駕,這不僅開啓了行政旗艦的“中國時刻”,同時也爲國內相關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以ET9爲例,用黑科技拔高長板,撼動市場,顛覆認知,這是國外汽車行業不曾走過的路,在外人看來,這就是賭,但只有親歷者才知道,這背後一方面是對市場的信心,相信“中國市場足夠大,中國佈局新能源產業的決心,足夠強”,另一方面,則是企業對自身的信心,正因爲本身已經攻堅了關鍵的技術高地,抵達了厚積薄發的歷史時刻,才能做到“技術溢出,體驗普惠”的行業紅利。
你理解了這個邏輯,也就明白了當下這個節點的重要性:
寧德時代的最新技術,蔚來ET9帶來的極致體驗,甚或雙方此次在換電領域的深度合作,都能夠既覆蓋高端市場,拔高行業上限,也能引領行業底層邏輯升級,普惠大衆,這是一種推動產業整體向上的力量,不僅代表了中國汽車工業在技術創新上的一次次飛躍,也是再一次打破了歐美在相關方面的壁壘和傲慢。
這豈是一個“賭”字能說明的?
其實,曾毓羣辦公室裏還有另一幅字——“溥博淵泉”,它出自《中庸》,意爲智慧如深淵湧泉。這或許解釋了寧德時代與蔚來“賭性”背後的真相:真正的強者下注前,早已算透技術路線、市場趨勢和國運週期,並一往無前地去不平而鳴,去躬身入局,去把自己看見的,變成現實。
(四)
有些時候,不賭不足以逆天改命,但賭從來不是比拼運氣,而是看見未來,塑造未來。
從這個角度上看,中國押注新能源革命,同樣是一場精密計算的“賭局”:
賭技術迭代速度:用光伏、電池、氫能的“飽和式研發”對沖傳統能源卡脖子風險;
賭市場規模優勢:14億人口的能源需求,足以攤平任何創新成本;
賭地緣政治變局:當石油霸權動搖時,用新能源標準重建貿易秩序。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我們曾經遭遇圍追堵截,想要改變現狀,只能驚險一躍,當然,因爲胸有成竹,才顯得淡定從容。
回望歷史,英國賭對煤炭,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美國賭對石油,奠定了美元霸權。今天,中國看到了新能源的巨大潛力,蔚來與寧德時代的合作或許會被未來史書記載爲一場標誌性事件——它不是企業生存的偶然選擇,而是大國崛起的必然腳本。
其實,哪有什麼運氣使然,“所有被稱作‘賭局’的歷史轉折,都是強者用實力寫就的命中註定。”
這句話送給中國。
責任編輯:凌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