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要加快推進中藥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佈局,發展優勢產業集羣。提升中藥製造品質,推進中藥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培育名優中藥品種,加強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創新,支持中藥大品種創新改良。打造知名中藥品牌。海通證券指出,中藥行業兼具穩健增長與較高分紅屬性,屬於優質的類現金資產,在2024年由於藥店終端動銷壓力,庫存壓力等因素導致院外OTC階段性銷售承壓,展望25年有望恢復向好態勢。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提升中藥材產業發展水平。發展中藥材現代種業,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推進中藥材生態種植養殖,因地制宜發展林草中藥材。加強中藥材流通和儲備體系建設,加強中藥材市場管理,完善中藥材價格監管機制。
2023年中藥行業市場總規模超7000億元。核心三大品類中中成藥市場規模達到接近5000億元,中藥飲片市場規模爲2173億元,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2017-2023年中成藥院外市場CAGR增速爲3.0%,受到中藥注射劑院內使用限制影響,院內市場規模增長相對有限,除新冠疫情期間擾動以外,院外市場佔比逐步提升,由2017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2%。
目前,中藥行業需求側穩健增長,供給側競爭格局相對穩定。
供給側:中藥領域新產品放量週期較長,且中藥獨家品種衆多,具備較高的品牌與產品壁壘,整體來看供給側格局相對穩定。
需求側:整體受消費環境影響,但行業剛需韌性較強,2019-2023年大部分重點中藥企業收入與利潤端實現較好增長。由於老齡化日益加劇,結構上看好銀髮經濟與慢病用藥相關領域需求;受益於院外零售渠道集中度持續提升,用藥品類上看好中藥品牌OTC領域。
從基本面看,雖然2024年前三季度中藥板塊增長承壓,但部分企業仍展現增長韌性。
前三季度SW中藥板塊營業總收入爲2706億元,同比下降3%,歸母淨利潤總額爲299億元,同比下降9%。主要由於23年同期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後,短期對呼吸類、補益類、腸胃類等多種中藥品類需求量激增,23年板塊業績出現高增長,同時24年Q2以來院外零售終端渠道受影響較大,對中藥OTC品種銷售造成影響,但部分企業如東阿阿膠、佐力藥業、貴州三力等通過核心產品渠道拓展放量仍逆勢實現較高增長。中藥行業在2024年由於藥店終端動銷壓力,庫存壓力等因素導致院外OTC階段性銷售承壓,展望25年有望恢復向好態勢。
與此同時,中藥行業擁有較高分紅水平,屬於優質的類現金資產。
2023年SW醫藥生物板塊整體分紅率爲47.6%,SW中藥板塊分紅率爲60.4%,中藥板塊分紅率明顯高於生物醫藥全行業水平。中藥板塊總營收從2013年的1486億元提升至2023年的3721億元,十年複合增長率爲9.6%,板塊歸母淨利潤總和從2013年的166億元提升至2023年的336億元,十年複合增長率爲7.3%。中藥行業兼具穩健增長與較高分紅屬性,屬於優質的類現金資產。
隨着行業集採降幅相對溫和,中藥獨家品種優勢明顯。
24年11月多地發佈中藥行業相關集採文件:廣東中成藥聯盟集採續約,對於上一輪已中選/備選的獨家中藥品種,本輪報價降幅≥1%即可獲得擬中選資格;山東發佈中藥飲片集採文件,降價規則中明確企業第二輪報價降幅≥20%即可獲得擬中選資格;安徽省中成藥集採目錄更新,將非醫保目錄品種感冒靈從集採名單移出,中藥品種集採降價溫和態勢延續,中藥OTC非醫保類品種集採風險較小。
展望未來,國內醫藥產業有望掀起併購重組浪潮,併購驅動成長將成爲未來重要主線之一。
醫藥行業技術變化層出不窮、IPO向併購重組發展與股東層面推動公司治理優化是推動行業併購的主要原因。分領域來看,併購重組有望在醫療器械、中藥、醫療服務、血製品與科研服務等細分行業密集發生。
近年來醫藥上市公司間大型併購項目逐步增多,如華潤三九收購昆藥集團、邁瑞醫療收購惠泰醫療等重要交易。以“華潤系”爲代表的諸多中藥上市公司現金流充裕,且具備較強的併購整合能力,併購有望成爲助推中藥行業未來成長的重藥主線之一。同時跨領域併購也值得關注,例如近期康緣藥業併購生物創新藥企業中新醫藥、羚銳製藥併購銀谷製藥等交易。
中泰證券認爲,展望2025年,中藥板塊在經歷後新冠時期需求和庫存的週期波動之後,有望迴歸常態化增長,收入端迎來回暖。同時,中藥材成本端壓力的緩解,也將帶動毛利率的向上修復。
相關概念股:
中國中藥(00570):中國中藥彙集傳統中藥精髓,傳承了自明代以來開創的“梁仲弘臘丸館”“馮了性”、“同濟堂”、“源吉林”等祖鋪老號,擁有“馮了性”、“安寧”、“同濟堂"3箇中華老字號。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中藥2025年及以後盈利會輕微回升,但仍有待管理層公佈業績時提出指引。而要注意的是,自去年9月中國中藥新管理層上任,以及10月私有化交易取消以來,公司管理層與市場的溝通一直有限。
固生堂(02273):近期,固生堂中醫集團宣佈重磅合作——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受聘出任集團人工智能高級顧問。此前,公司宣佈正式接入DeepSeek,成爲行業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公司正積極爲“中醫+AI”探索智能化診療、個性化服務與高效化管理做出新嘗試。
現代中藥集團(01643):集團主要從事生產中成藥,特別是在中國提供中老年人士使用的非處方藥及處方藥。目前擁有約60種中成藥產品,主要產品包括補腎填精丸、氣血雙補丸、山玫膠囊等。預期集團將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取得金額介乎人民幣800萬元至1200萬元的淨溢利,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則取得約人民幣4880萬元的淨溢利。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