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360多一度的361,比360多賺了20億?

BT財經
03-21

運動品牌 361度 ,和科技公司360在AI領域遭遇了。

3月13日,361度公司發佈2024年全年財報,全年業績首破百億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361度研發投入佔比達3.4%,累計專利突破633項,兩項指標均位居行業前列。其中361度將AI用於設計生產製造功不可沒,361度的研發投入和專利數均位居行業前列。

此前就有新聞報道,361度已經和九四智能達成戰略合作,運用AI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改良產品、更 新材料 研發,以及將智能檢測系統應用到監測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指標。

財報發佈後,361度股價迎來一波連漲,進入2025年後,其股價整體漲幅13.4%,在2024年全年股價漲幅達33%的基礎上,今年股價依然堅挺。截至3月18日收盤,361度總市值100.9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而另一家和361度名字很像的科技公司360正積極轉型,將AI技術視爲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驅動力 。目前360確立了“AI+安全”的雙主線發展戰略,致力於利用AI技術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360不僅推出了基於AI的安全產品和服務,還大力發展自身的AI能力——“360智腦”。360還計劃全面擁抱AI,將所有產品和業務進行智能化升級。從智能搜索引擎到AI辦公軟件,再到企業級AI解決方案,360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AI生態系統。

360對AI的投資也體現在其財務報表中,儘管短期內面臨營收壓力,但長遠來看,AI技術的發展有望爲360帶來新的增長點。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361度和360公司均押注AI爲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不俗成績單是怎麼來的?

202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361度多項核心財務指標均表現優異。

自2021年開始,361度進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2021年至2024年,營收由59.33億元增長至100.7億元,期間增速分別爲15.73%、17.31%、21.01%和19.59%,增速穩定,平均增速在體育用品四強中第一,安踏和 李寧 的增長波動較大,比如李寧在2021年因國潮風導致其營收暴增56.13%,但2023年營收增幅降至6.96%。安踏期間有過38.9%的增速,也有過8.76%的增長,整體表現不夠穩定。特步2024年營收增速由2023年的10.94%下滑至6.55%,而361度是唯一保持增速快速且穩定的品牌。

不僅營收增長較高,361度的歸母淨利潤同樣高速增長,由2021年的6.01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1.49億元,期間增速分別爲44.97%、24.17%、28.68%和19.47%。BT財經整理四大體育品牌近四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情況發現,只有361度連續四個完整財年保持營收和淨利潤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其中安踏和李寧的淨利潤都出現過下滑,特步2023年的淨利潤增幅也曾低至1.47%。

投資人史保剛認爲一年取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並不難,上市公司很多企業都做到過,難的是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做公司和炒股類似,巴菲特之所以被稱爲股神,是因爲他能保持連續60年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這比一年增長200%更難得,四大體育品牌中,李寧也曾在2021年實現營收56%和淨利潤136%的增長,但自2021年後股價跌幅超8成,表現不夠穩定是一大因素,而安踏和特步比較側重體育大年,穩定性也有待加強。”

361度的毛利率和淨利率也相對穩定,近三年的毛利率爲40.52%、41.10%和41.53%,穩中有升,淨利率則是11.73%、12.35%和11.84%,整體波動不大。安踏最新報告期內的淨利率爲18.08%,李寧爲11.55%,特步則爲9.12%,但361度的毛利率在四大豪強中排名墊底,毛利率最高的是安踏,毛利率高達62.59%,李寧爲48.38%,特步爲43.20%,在毛利率上,361度和老大哥安踏相差超過21個百分點,淨利率也相差了近7個百分點。在淨利率上,361度也還有待提升。

押對了三線市場?

依靠兒童業務、 電子 商務和賽事贊助的三板斧,361度將產品、渠道和營銷玩得很透徹。兒童業務此前一直是361度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佈局校園,2021年至2023年,該項業務增幅分別爲18.7%、30.3%和35.7%。財報顯示2024年,361度的兒童業務營收23.39億元,同比增長19.5%,佔總營收的19.5%。

值得強調的是,科技公司360也將目光投向了兒童市場這一潛力巨大的領域,並特別押注於兒童智能產品,其中電話手錶是其重點發展的一個方向。360推出的兒童電話手錶,不僅具備傳統手錶的時間顯示功能還集成了許多創新功能,如健康監測、學習助手等,旨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輔助他們的學習過程。

從2024年361度的收入結構來看,現在成人產品業務是推動361度營收增長的核心引擎。2024年,成人鞋類及服裝兩大核心業務線的銷售收入均保持增長勢頭,分別同比增長22.1%及15.1%,依次實現收入約42.87億元、30.93億元,成人業務營收總計達73.8億元,佔總營收的73.3%。

三板斧的另外一項電子商務業務收益同比增長12.2%至26.1億元,收入佔比25.9%,也成爲推動業績增長的重要力量。

相比李寧、耐克和阿迪、安踏在一線城市殘酷競爭的內卷,361度則直接將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作爲主要目標。2024年,361度門店總數爲5750家,新增16家。這些門店中,有75.9%的門店分佈在三線城市和四線城市,一線城市的門店佔比只有5.2%,二線城市門店佔比爲18.9%。

361度的兒童品牌共有2548家銷售網點,279家銷售網點和361度品牌店重疊,這279家門店既銷售361度兒童產品也銷售361度品牌產品,同樣361度兒童銷售網點67.3%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銷售網點佔比只有6.9%和25.8%,可見361度對下沉市場的依賴。

金融分析師許藝表示,361度長期深耕下沉市場,在中低端市場構築起獨特的渠道護城河,形成其特有的優勢,但長期深耕下沉市場,則對其向中高端市場的滲透形成一定阻礙,這或造成了361度淨利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深耕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極易造成庫存和影響現金流。這一點在財報上也有所體現,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361度的存貨週轉天數增加了14天,在2023年的93天基礎上增長至107天。庫存金額也由2023年的13.5億元增長至21.09億元,同比增長了56.2%。經營活動現金淨額同比下滑82.9%,僅爲6981萬元,上一年同期則爲4.078億元。

361度比360更能賺錢?

361度能取得連續多年的高增長,離不開研發的持續投入。2024年,361度研發投入佔比達3.4%,安踏研發費用佔比2.8%,李寧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佔比爲2.2%,特步2023年研發費用佔比爲2.8%,四大品牌中只有361度的研發佔比突破3%。

361度不僅在研發上舍得投入,還緊跟時代步伐擁抱AI。2024年底,361度與九四智能(94AI)達成戰略合作,九四智能作爲 人工智能 領域的創新先鋒,基於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前沿算法,能夠模擬人類對話的自然流暢,爲 消費者 提供個性化、高效的溝通體驗。

在售後服務和會員關懷上,通過AI算法實現精準描繪用戶畫像,量身定製營銷策略。從新品推薦到促銷信息,從運動健康建議到個性化購物體驗,在最合適的時間以最恰當的方式服務顧客,能夠精準觸達目標客羣,有效提升轉化率。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運動品牌的AI做得如火如荼,而一直專業做AI的360反而業績遠不如361度。360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56.09億元,同比下滑16.76%;歸母淨利潤-5.789億元,同比下滑57.03%。

360在2024年3月就發佈360大模型,並在最新的權威數據中位列中國的大模型 綜合 排名第一。這一結論基於中國信息 通信 研究院發佈的大模型安全基準測試結果,360大模型目前在中國的大模型領域處於頂尖水平,綜合排名第一,但這並未爲360帶來理想收益,360依然未能扭虧爲盈。

2022年第三季度,360淨虧損15.66億元,2022年全年淨虧損22.04億元,這是360借殼回A以來首次出現虧損。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震驚了整個 資本市場 。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360的股價也應聲下跌。自此,360陷入長期虧損之中,連續9個季度虧損,累計虧損金額28.7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360毛利率高達64.74%,但淨利率則爲-10.53%。2024年預計淨虧損7.7億元,而361度淨利潤11.49億元,等於比360多賺了19.2億元。

2023年初,周鴻禕宣佈360擁抱大模型技術,並取得了重大突破。360股價短期內飆升至原來的3倍,但就在股價的高點,周鴻禕和妻子胡歡的離婚給本來就信心不足的投資者再一次打擊。而360金融的網貸更是引來衆多消費者質疑。

目前,361度和360都在押注AI爲未來發展方向,但在盈利能力上科技公司360已經被體育運動品牌361度給甩在了身後。這或許是周鴻禕一心想做頂流來吸引流量的原因之一。

361度優異的業績表現,也引來衆多機構的關注。 方正證券 認爲,361度2025年增長具備確定性,全年公司收入增長確定性強。有望受益於消費趨勢變化及低線城市運動市場廣闊,保持優於行業的穩健增長。國盛證券研報預計361度2025年營收增長14%,利潤率保持穩定。

從361度押注AI並取得優秀業績的案例來看,AI大模型的未來或許就藏在落地併爲企業發展加碼提速中。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