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飛遊戲業務生變:多名高管離職 產品暫停發行

中國經營網
03-22

  近日,據外媒報道,流媒體平臺奈飛遊戲部門的負責人Mike Verdu已經離職。奈飛方面證實,去年調整職務後,Mike Verdu離開了公司。近半年以來,奈飛遊戲業務頻繁變動,多名高管離職或發生人事調整;上個月,原定發行的6款遊戲被取消上線;此外,最早加入奈飛的遊戲工作室遭遇裁員。

  奈飛在遊戲業務開展之初,推出和引進了多款玩法創新的獨立遊戲。然而,其表現最好的遊戲產品是根據自有IP改編的《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根據奈飛高管透露,奈飛不會放棄遊戲業務。未來,其將關注自有IP改編的敘事遊戲、派對遊戲和電視端的多人合作遊戲。

  負責人離職

  Mike Verdu是一名遊戲製作人。2002年至2009年,他在藝電任職,負責過《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爭》和《指環王:中土之戰2》等遊戲的製作,還曾擔任實時戰略遊戲部門總監、公司副總裁等職務。後來,他還曾加入Zynga,自創遊戲工作室,並一度回到藝電。2019年,Mike Verdu擔任VR設備製造商Oculus的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內容副總裁。

  2021年,Mike Verdu加入奈飛,負責爲這家聚集了大量長視頻內容的平臺建立遊戲業務,包括爲付費用戶提供新開發或移植遊戲,收購或成立遊戲工作室,從而構建起奈飛自身的遊戲開發體系。

  根據分析公司Apptopia數據,2022年,奈飛全面入局遊戲業務一年後,其已推出或收購35款手機遊戲,全球下載量總計3410萬次,僅與知名手遊發行商一個月的下載量相當。奈飛似乎沒有太多耐心等待遊戲業務的成長,其開展遊戲業務4年,就已經生出許多變數。

  2024年10月,奈飛原生遊戲工作室Team Blue在未有產出的情況下被關閉;今年2月,奈飛遊戲業務裁員,涉及最早加入其遊戲版圖的Night School工作室;《Tales of the Shire》《Dont Starve Together》和《Compass Point: West》等6款遊戲原本將加入奈飛訂閱服務,目前已被叫停。

  人事上也經歷了多輪變動。2022年,於2016年加入奈飛、負責互動遊戲內容的Christopher Lee轉投Xbox;Mike Verdu被Epic Games前遊戲開發執行副總裁Alain Tascan取代,轉任遊戲生成式AI副總裁,近日傳出離職消息;曾在拳頭遊戲任職、在奈飛擔任外部遊戲副總裁的Leanne Loombe也已經去職。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Mike Verdu離職原因,以及奈飛未來遊戲業務的方向,聯繫奈飛方面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爭奪用戶注意力

  早在2018年,奈飛就曾試水互動影遊,推出了《黑鏡:潘達斯奈基》;2019年,奈飛基於劇集《怪奇物語》推出了免費的同名配套遊戲;2021年,奈飛全面進軍遊戲業務。

  在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奈飛創始人哈斯廷斯說道:“我們其實已經討論視頻遊戲好幾年了,並分析了入局時機的利弊。遊戲與電影類似,有IP(知識產權)。如果我們掌握遊戲開發這項技能,那麼從行業結構的角度來看對我們將是非常有利的,因爲遊戲可以發展成長期的系列作品。最終,我們認爲,相較於其他內容投資,額外投入資金用於遊戲開發是合理的。”

  爲了佈局遊戲業務,奈飛相繼收購了Night School、Ustwo等以創意著稱的遊戲工作室,成立了專注於開發3A遊戲的工作室Team Blue。

  此外,奈飛還將一系列創意十足的獨立遊戲加入其產品庫,如《靈魂擺渡人》《紀念碑谷》《歷歷在目》等;該公司獲得了《俠盜獵車手》三部曲等熱門遊戲的授權,將其免費提供給網站的訂閱用戶;它還將旗下熱門劇集和真人秀改編成遊戲或互動影遊,如《後翼棄兵:棋盤對戰》《欲罷不能》《魷魚遊戲:殺出重圍》等。

  奈飛入局遊戲,是出於對用戶轉移注意力的焦慮,它甚至希望用戶不眠不休地使用自己的網站。“睡眠是我最大的對手。”2017年,奈飛在社交賬號上這樣寫道。

  因此,奈飛並沒有將自己定義爲長視頻平臺,它的對手不僅有同類視頻網站,還包括遊戲等一切可以爭奪用戶注意力的產品和平臺。

  “與其說我們在與HBO競爭,不如說我們更多時候輸給了《堡壘之夜》。” 2019年,奈飛在股東信中表示,“當年(2018年)10月YouTube全球宕機幾分鐘時,我們的觀看量和訂閱量在那段時間內大幅上升……在這個高度分散的市場中,有成千上萬的競爭對手在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它們能夠提供優質的體驗和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

  奈飛入局遊戲的優勢在於,其本身具備的品牌知名度、內容創作能力以及多個知名IP。

  “遊戲已經成爲創造新IP、基於現有IP講故事、培養用戶對IP感情,以及將這種熱愛變現的重要渠道。因此,如果奈飛想要發展或壯大其IP,就必須入局遊戲。但這意味着奈飛必須將大部分這些(內容)體驗外包。換句話說,奈飛必須聘請一家對手娛樂公司來製作它無法播放的內容,而這會分散消費者對其視頻的注意力,轉向競爭對手的娛樂平臺。”投資策略公司Epyllion的CEO Matthew Ball在博客文章中寫道。他也指出,奈飛入局遊戲將面臨技術、競爭和獨家內容上的阻礙。

  專注自有IP

  谷歌亞馬遜等多家科技巨頭也曾涉足遊戲業務,最後大多草草收場。與前者不同的是,奈飛遊戲業務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未來似乎將調轉方向。

  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奈飛聯席CEO Gregory Peters表示,根據熱門劇集改編的《魷魚遊戲:殺出重圍》在107個國家登頂動作類遊戲排行榜,有望成爲該公司下載量最高的遊戲。

  他認爲,這很好地驗證了奈飛遊戲業務的模式——在線性內容與配套遊戲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目前,我們仍然只是觸及了這一領域的表層,但已經能看到這種方式不僅延長了觀衆對某個世界觀和故事的投入,還在互動和非互動媒介之間創造了一種相互強化的協同效應”。

  “我們已經看到,遊戲業務對玩家的獲取和留存起到積極效果。雖然目前這種影響相對較小,但坦率地說,相比於我們的整體內容預算,我們在遊戲上的投資規模也仍然較小。我們會保持審慎態度,隨着用戶規模的增長和訂閱收入的增加,逐步擴大這一投資。”他說道。

  對於未來的業務規劃,Gregory Peters介紹,奈飛將更加專注於開發基於奈飛IP的敘事類遊戲,“這些遊戲深受奈飛長期粉絲的喜愛,我們手頭也有大量IP可供開發”。

  他還提到,奈飛將引入派對遊戲和電視端的多人合作遊戲,以及爲孩子提供遊戲服務。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