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以太坊的成長陣痛:從 ETF“失血”到鏈上疲軟,ETF 質押能提振市場嗎?》
原文作者:Nancy,PANews
以太坊正在經歷一場漫長的成長陣痛,價格持續承壓、鏈上活躍度顯著下滑、現貨 ETF 資金不斷外流..... 這些跡象正逐步侵蝕市場對其增長潛力的信心。而隨着美國加密監管環境悄然生變,近期多家 ETF 發行方向美 SEC 提交以太坊 ETF 質押提案申請,對於當前缺乏明確需求催化劑的以太坊而言,這一變動也被市場視爲短期內以太坊走出低谷的關鍵變量。
當前,以太坊現貨 ETF 資金持續失血,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信心。據 SoSoValue 數據顯示,進入今年以來,美國以太坊現貨 ETF 在 1 月和 2 月累計淨流入約 1.6 億美元,但在 3 月已淨流出超 4 億美元,本年度淨流出近 2.4 億美元。相比之下,比特幣現貨 ETF 雖然在近兩個月也在大幅流出,但今年整體淨流入量仍超 7.9 億美元,且本月的淨流出規模相較於 2 月縮減了 74.9%。
以太坊 ETF 今年來月流入情況
對此,貝萊德數字資產部門負責人 Robert Mitchnick 認爲獲准質押或將是以太坊 ETF 的“巨大飛躍”。他近期表示,以太坊 ETF 的需求自去年七月推出以來一直表現平平,但如果一些阻礙其發展的監管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人們普遍認爲,與追蹤比特幣的基金爆炸性增長相比,以太坊 ETF 的成功“平淡無奇”。儘管這是一種“誤解”,但這些基金無法獲得質押收益可能是阻礙其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
ETF 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工具,但對於今天的 ETH 來說,沒有質押的 ETF 並不完美,質押收益是在這一領域產生投資回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是一個特別容易解決的問題,這並不像……新政府只是開綠燈就一蹴而就,還有許多相當複雜的挑戰需要克服。若這些難題得以破解,那麼在看到這些 ETF 產品周圍的活動時,將會出現一個飛躍性的提升。
其實,自今年 2 月以來,包括 21Shares、Grayscale、Fidelity、Bitwise 和 Franklin 等多家發行方都接連提交了對以太坊 ETF 進行質押的提議。其中,21Shares 爲提交相關申請最早的機構,並在 2 月 20 日獲得 SEC 正式受理。按照 SEC 審批流程,該機構需在提交 19b-4 文件後 45 天內做出初步決定,包括是否接受、拒絕或延期。以 2 月 12 日起算,21Shares 的以太坊 ETF 質押申請的初步決定時間爲 3 月 29 日,因週末實際可能順延至下一工作日 3 月 31 日,而最遲需要在 240 天內,預計 10 月 9 日做出最終裁決。
在市場看來,以太坊 ETF 引入質押功能被認爲具有多重潛在優勢。在投資回報率上,當前以太坊質押的年化收益率約爲 3.12%。相較於比特幣現貨 ETF 僅依賴價格波動,以太坊 ETF 通過質押可爲持有的 ETH 帶來額外收益,這一特性對機構投資者尤具吸引力,或能扭轉當前需求疲軟的局面;在價格推動上,質押鎖定 ETH 將減少市場流通量,緩解拋售壓力,可能推動 ETH 價格上行。
Dune 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24 日,以太坊信標鏈質押總量超 3419.9 萬枚 ETH,質押 ETH 佔總供應量的 27.85%。若 ETF 加入質押行列,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擴大;在網絡安全性上,ETF 參與質押將增加以太坊網絡的驗證者數量,提升去中心化程度,緩解社區對 Lido 等流動性質押協議集中化風險的擔憂。Dune 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24 日,僅流動性質押協議 Lido 就佔據了以太坊質押份額的 27.28%。
然而,出於操作簡便與監管合規的考慮,以太坊現貨 ETF 的質押設計可能削弱其對投資機構的吸引力。以 21Shares 提交的質押功能申請文件爲例,其質押流程由託管方 Coinbase 負責保管 ETH,採用“point-and-click staking”模式,即通過簡化的接口直接質押 ETF 持有的 ETH,而無需將資產轉移至第三方協議(如 Lido 或 Rocket Pool),從而降低資產轉移中的安全風險。
不僅如此,質押產生的全部收益歸 ETF 信託所有,作爲發行方的收入,而非直接分配給投資者。而根據 Dune 數據顯示,相比 Coinbase、Binance 等中心化交易平臺,包括 Lido、ether.fi 等 LSD 賽道仍是 ETH 質押的主流選擇。根據現有信息,以太坊現貨 ETF 發行方均未明確允許將質押收益直接共享給投資者,不過美國監管鬆綁和市場競爭加劇之下,並不排除引入這一機制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以太坊現貨 ETF 還面臨質押效率的挑戰。由於以太坊質押進入和退出機制受到嚴格的限制(每個 epoch 最多隻能允許 8 個節點進入和 16 個節點退出,每 6.4 分鐘產生一個 epoch),這也使得 ETF 的靈活性被限制,尤其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投資者無法及時退出可能加劇拋售情緒。
舉個例子,當前以太坊現貨 ETF 總共持有價值約 67.7 億美元的 ETH,按 ETH 價格(約 2064 美元)計算,約爲 328 萬枚 ETH,那麼質押進入時間約爲 57.69 天,退出時間則爲 28.47 天。這種排隊機制無法滿足投資者需求,而繞過這些機制的流動性質押平臺也被 ETF 質押排除在外。
然而,Pectra 升級(EIP-7251)將單個驗證節點的質押上限從 32 ETH 提升至 2048 ETH,大幅提高質押效率。這不僅減少了進入和退出質押的排隊時間,還降低了技術壁壘。但在最新的 153 次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共識(ACDC)電話會議中,開發者已決定推遲確定 Pectra 主網激活日期,可能延遲至 5 月後。
由此來看,相比質押功能的開放時間,收益分配和效率等問題更是影響以太坊現貨 ETF 需求的關鍵因素。
即便以太坊現貨 ETF 引入質押功能,其對流通供應和市場情緒的影響也有限,難以從根本上扭轉以太坊生態面臨的競爭壓力與增長瓶頸。當前,鏈上活動持續低迷、L2 分流效應加劇以及來自其他高性能公鏈的挑戰等,均在削弱以太坊的市場主導地位。
從 ETF 質押影響來看,截至目前,以太坊的質押率約爲 27.78%,美國以太坊現貨 ETF 持有的 ETH 總量的 2.84%,即使這些 ETF 全部參與質押,也僅將質押率提升至約 30.62%,增幅爲 2.84%,這一微小變化對 ETH 流通供應影響較小,仍不足以成爲推動價格上行的決定性力量。
相較之下,其他 PoS 競爭鏈的質押率遠高於以太坊,比如 Sui 的質押率達 77.13%、Aptos 達 75.83%、Solana 爲 64.39% 等。以太坊雖有質押增長空間,但 ETF 的資金規模和質押潛力難以構成市場的主導購買力,質押功能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效應。
而鏈上活動數據的持續走低,進一步凸顯以太坊生態的疲態。根據 The Block 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22 日,以太坊網絡因交易費用銷燬的 ETH 數量降至 53.07 枚,約合 10.6 萬美元,創歷史新低。Ultrasound.money 數據顯示,按過去 7 天計算,ETH 年供應增長率爲 0.76%。不僅如此,以太坊鏈上活躍地址、交易量與交易筆數近幾周同步下滑,表明以太坊生態活力正在減退。
同時,以太坊在今年 Q1 創歷史最差表現。Coinglass 數據顯示,以太坊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經歷了近年來最爲慘淡的開局,首次連續三個月均呈現負收益:1 月:-1.28%(歷史平均收益:+20.63%,中位數:+31.92%);2 月:-31.95%(歷史平均收益:+11.68%,中位數:+8.78%);3 月:-7.28%(歷史平均收益:+19.55%,中位數:+9.96%)。
以太坊面臨的困境源於多重結構性問題。比如雖然 Arbitrum、Optimism 等 L2 通過 Rollup 技術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但也分流了主網的交易量,這些 L2 交易佔比已超過主網,導致主網 Gas 費用和 ETH 銷燬量雙雙下降。更關鍵的是,L2 產生的交易費用大多留在其生態內(如 Optimism 的 OP 代幣經濟),而非迴流至 ETH。再例如,以太坊的市場份額因在高性能應用場景中競爭力不足,正被 Solana 等其他公鏈蠶食。
渣打銀行也在最新報告將 2025 年底 ETH 目標價格從 1 萬美元下調至 4000 美元,並提出了幾點關鍵判斷:L2 擴展削弱 ETH 市值:原本用於提升以太坊擴展性的 L2(如 Coinbase 的 Base 已導致 500 億美元市值蒸發); ETH/BTC 比率預計持續下降:預計將在 2027 年底跌至 0.015,創 2017 年以來最低水平;未來增長可能依賴 RWA:如果 RWA 代幣化快速發展,ETH 仍可能維持其 80% 安全性市場份額,但以太坊基金會需要採取更積極的商業策略(如對 L2 徵稅),該可能性較低。
總的來說,儘管以太坊 ETF 質押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 ETH 供應和持有者收益,但無法直接解決生態競爭、L2 分流或市場情緒低迷等核心挑戰。以太坊仍需在技術與敘事上尋求深層次突圍。
原文鏈接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羣:
Telegram 訂閱羣: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羣: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賬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