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買版權、年化收益達1095%,“天天短劇”等假冒上市公司招商,有投資羣禁言、分紅腰斬

藍鯨財經
03-23

藍鯨新聞3月23日訊(記者 趙凱)近期,網絡上出現多個以短劇版權購買/租賃爲名的項目宣傳。以幾百上千元價格購買/租賃版權後,可以獲得每日分紅,推廣拉新還有分銷獎勵,總收益率遠高於正常投資。其中,元點短劇目前無法正常登陸,而天天短劇等項目還在假借上市公司名義大力招商。

律師分析,某些資金盤以短劇爲名,實際乾的是拆東牆補西牆的勾當。弔詭的是,在崩盤發生以前,相當一部人覺得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元點短劇有羣聊被禁言,App目前無法正常登陸

號稱“206元開啓財富之路”的元點短劇版權投資項目此前一度推廣火熱。據紅星新聞報道,該項目是一款月費6元的短劇App,成爲會員後可以觀看海量短劇並投資短劇版權。花費200元購買一部短劇版權後,每部劇每天可獲得0.5%-2%的收益。

此外,元點短劇設有多層獎勵機制。宣傳資料介紹,投資者推廣購買版權的用戶後可以賺取直推用戶收益的10%和間推用戶收益的5%。成爲最高等級的團隊用戶後,月入十萬不是夢。

紅星新聞報道稱,記者已將有關舉報材料遞交給陝西省咸陽市公安局,目前正在覈查中。涉事“元點短劇版權投資”是否屬於傳銷、是否存在違規情況,還需要進一步詳細地深入調查。

元點短劇相關宣傳推廣資料

多位元點短劇的用戶向藍鯨記者透露,該App在3月15日左右已無法正常登陸使用,其中多人還有數千、上萬元投資尚未回本。

社交平臺上,有關元點短劇的宣傳仍在繼續。有推廣人員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整改因此暫時無法登陸系統。後續會員會平移到新的海外版App上,屆時會員還可以享受短劇出海的版權分紅。

推廣人員告訴藍鯨記者,目前公司暫停拉新,正在清退“看不懂公司文化、進來薅羊毛”的人。

受訪用戶老楊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半年前經親戚推廣加入元點,目前還有幾百塊沒回本。老楊稱其日前被踢出某用戶羣聊,羣裏已是禁言狀態。“(新聞曝光後)誰也發不了言,不然早炸了。”

藍鯨記者瞭解到,類似元點這樣以短劇版權購買/租賃/推廣爲由的投資項目並不少。其中,“天天短劇”、“剪創塢”、“中視匯影”等是近期討論熱度較高的項目,以關鍵詞搜索還能看到部分質疑和投訴貼。

短劇版權投資收益率高達1095%?多項目冒用上市公司名義斂財

元點短劇無法登陸後,相關評論區內出現了不少其他短劇投資項目的招商。更有甚者,直接套用前者的宣傳海報來做新項目的推廣,投資門檻及收益卻更高了。

這些項目的內核和投資收益模式大多相似。以“天天短劇”爲例,其主要有三種收益模式,即會員每日登陸看劇收益、購買版權的分紅、推廣用戶的分銷獎勵。購買189元和589元的會員分別可享受每日收益3元和12元,除此之外還有每日登陸的1元獎勵。招商人員表示,會員是永久性的,每天都會發放收益,差不多一個半月就能回本。

應用內可供購買的短劇版權大多是300、500元一份,日收益率3%,投資週期爲一年。以一天15元版權分紅計算,一年可累計獲利5475元,年化收益率高達1095%。

“天天短劇”應用界面 / 受訪者供圖

部分項目如“剪創塢”採用的是版權租賃模式,單部短劇租賃費用從500元到數萬不等。用戶可在租賃期間對短劇進行剪輯二創推廣。用戶momo稱,應用的確設有創作板塊,但實際上沒有什麼人真的做二創剪輯,租了每天就有幾十、幾百塊的分紅。

以上平臺是否真的擁有所涉短劇的版權呢?藍鯨記者發現,這些短劇的真正關聯方涉及番茄、點衆、九州等頭部短劇公司,藍鯨記者向前述部分公司確認後得知並無相關授權,此類平臺售賣租賃版權的行爲系侵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項目通常會設置一些門檻較低的新手活動供用戶淺嘗甜頭。其他項目則相對投資門檻更高、週期更久一些。用戶小滿透露,平臺經常會放出獎勵額度很大的活動,他有朋友玩了一年多已經賺了十來萬。投資金額還可以累積成積分,積分則能兌換手機、平板甚至金條等,近期他想換個冰箱。

版權商城界面和相關合同 / 受訪者供圖

對於如此豐厚的收益,投資者們不是沒有懷疑。有受訪用戶透露,天天短劇最早的時候會員每日收益有24塊,跌了幾次後變成現在的13塊。“感覺這個收益撐不住一年,除非上市。”

部分項目方的確正在假冒上市公司。以天天短劇爲例,應用內介紹其背景爲上市公司“映宇宙”,招商人員推廣時也多次出示名稱爲“映宇宙集團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該App在應用商店無法搜索到,只能通過推薦人的鏈接下載,因此無法顯示應用的真正提供者。

藍鯨記者就此向映宇宙方面瞭解覈實。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並無名爲“天天短劇”的App,短劇相關業務的公司主體也非所謂的“映宇宙集團有限公司”。

3月23日,映宇宙集團發佈相關聲明。聲明提到,近期我司發現各大社交平臺存在多個假冒映宇宙集團旗下短劇業務的非法賬號(如“天天短劇招商中心”“TT短劇招商”等),以僞造營業執照、軟件著作權認證證書等資質文件爲手段,涉嫌從事違法集資活動。映宇宙集團聲明,其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開展短劇業務招商或集資活動。

舊酒裝新瓶:律師稱涉嫌集資詐騙,“錢總湧向最熱的行當”

廣東君凡律師事務所花俊賢律師表示,前文提到高達1095%的年化收益遠超正常的市場投資回報,這種利潤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項目真實性存疑。

涉事平臺並不實際擁有短劇版權,意味着它大概率沒有將資金用於短劇投流推廣等經營活動。花俊賢律師認爲,項目操盤者或以非法佔有爲目的,涉嫌集資詐騙罪。此外,其經營過程中還涉嫌組織傳銷活動、僞造國家機關公文等。

律師分析稱,伴隨短劇市場爆發,以此爲名的詐騙也逐漸興起。但其實這都不是什麼新騙術,就是以短劇投資作爲包裝的龐氏騙局。集資詐騙永遠是追逐熱點的,有熱度的生意才能吸引人進來把盤子拉得儘可能大。

藍鯨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多數用戶並不清楚項目的收益來源,其中很多人對短劇沒有興趣甚至從沒看過短劇。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受訪投資者同時參與了數個類似項目,不少人抱着薅羊毛的心態入局。有招商人員向記者坦言:“隔壁元點都成立快一年了,天天短劇到現在才三個多月,現在上車穩喫肉。”

花俊賢律師提醒稱,資金盤週期一般不會超過一年,有的甚至只有幾天或幾周。其存活時間通常與許諾收益和新人進場的活躍度有關。如果進人速度放緩,操盤者可能就要跑路了。實踐中,投資者若明知資金盤非法性仍積極參與、拉新推廣,可能面臨沒收違法所得,嚴重的話還會構成刑事犯罪。投資者切勿因小失大,如遇相關騙局建議及早報警求助。

發稿前,有受訪元點用戶給記者發來消息。某位團隊負責人在羣裏通知大家更換聊天應用加入新羣,“現在這個羣遲早要解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