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IMF官員警告:美國像陷入困境的新興市場國家

金十數據
03-24

前IMF政策制定與評估部副主任、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赫曼(Desmond Lachman)上週五在Project Syndicate專欄中表示,美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陷入困境的新興市場,而不是一個領導世界的發達經濟體。

他還警告說,目前沒有足夠大的救助計劃可以讓事情回到正軌,或者保護全球經濟的其他地區免受影響。

美國已具備新興市場危機的五大典型特徵,且其體量決定其衝擊遠超普通新興市場:

關稅濫用扭曲經濟

拉赫曼指出,過度使用關稅扼殺競爭、推升通脹、抑制增長並滋生腐敗。特朗普政府對主要貿易伙伴加徵關稅,並威脅對鋼鋁、汽車、芯片、藥品徵稅,他還重申4月2日是“對等關稅解放日”。

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家歐文(Douglas Irwin)警告,對等關稅將“填補沼澤,而不是抽乾沼澤”。“抽乾華盛頓的沼澤”是特朗普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的著名口號。

債務洪峯史無前例

美國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已達99%,即將突破二戰後峯值。無黨派國會預算辦公室稱,若《減稅與就業法案》永久化,債務將在數十年內突破GDP的200%。拉赫曼表示,“相較美國即將爆表的赤字,典型新興市場赤字將相形見絀。”

寡頭政治侵蝕公信

當少數寡頭擁有過大政治影響力,政府削弱公共機構信任時,危機紅燈亮起。拉赫曼列舉馬斯克以財富助力特朗普勝選併成爲核心顧問,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等華爾街富豪入閣,儘管特朗普稱馬斯克不參與涉及其公司的決策。

政策反覆撕裂信心

政策反覆無常是另一危機標誌——關稅時緊時鬆、政府僱員大規模裁撤與緊急召回。美國能源部甚至匆忙重聘被政府效率部(DOGE)裁撤的核專家。

拉赫曼表示:“股市巨震毫不奇怪——因爲投資者與消費者信心崩塌。”據悉盧特尼克私下“不滿意”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覆變更,但白宮稱盧特尼克堅定擁護特朗普的經濟議程。

法治根基遭受侵蝕

美國曾以法治優勢傲視全球市場,但此信心正在流失。美國政府屢次挑戰司法裁決、官員利益衝突頻發。

當地時間1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援引1798年出臺的《外國敵人法》,批准加速委內瑞拉黑幫成員的驅逐程序。

但當天晚些時候,美國聯邦法官詹姆斯·博斯伯格(James Emanuel "Jeb" Boasberg)簽發了一項有效期14天的臨時禁令,阻止政府援引該法驅逐移民,理由是《外國敵人法》爲戰時法令,僅適用於遭遇“等同於戰爭的外國敵對行爲”情況,委內瑞拉黑幫的行爲不構成特朗普口中的“侵略”。儘管如此,驅逐移民的航班仍照常飛離美國。

特朗普在當地時間18日呼籲彈劾博斯伯格後,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Glover Roberts, Jr)罕見地公開譴責了特朗普,稱這“不是對裁決分歧的適當回應”。

拉赫曼警告,美國經濟前景黯淡將拖累全球,“任何IMF的救助或結構調整計劃都不能扭轉乾坤”。當世界最大經濟體自陷新興市場式困局,這場沒有先例的危機正將全球經濟拖入未知水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