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決策參考︱市場已經產生蹺蹺板效應 留意本週重磅數據

智通財經
03-24

【主編觀市】

市場已經形成蹺蹺板效應,美股上週終止連跌,港股則高位調整。監管力度也在加大。

週末消息面偏暖,美國在世貿組織(WTO)已經同意分別同加拿大和中國進行磋商。這意味着關稅戰有緩和跡象。另外,美烏代表團將於23日舉行首次停火談判會議 ,預計美國將於24日與俄方會面,雙方可能會舉行超出計劃的更多會議。在談就是好事。

國內方面,央行: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本週二中國央行公佈最新MLF操作。觀察是否有相關動作。

注意本週美國重磅數據,如核心PCE物價指數、美國3月PMI初值和四季度GDP終值。這些數據對全球資本會產生較大影響。

整體看,本週也是三月最後一週,對四月行情產生關鍵指引。最終聚焦還是關稅層面。當前市場對業績相對更看重。熱點方面,機器人上週出現調整,但央視新聞聯播官方視頻號週末轉發了宇樹旗下人形機器人G1“鯉魚打挺”的視頻,特斯拉機器人也在加速推進。機器人行業不斷取得進展;國家電影局發佈關於促進虛擬現實電影有序發展的通知 ,小米悄悄推出 MIJIA 智能音頻眼鏡,預計VR及AI眼鏡類帶來刺激。

【本週金股】

金風科技(02208)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1-2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0億千瓦,同比增長14.5%。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3億千瓦,同比增長17.6%。其中,出口方面表現尤爲亮眼,2024年風電機組新增出口容量達到5193.7兆瓦,風電機組新增出口904臺,容量爲5193.7兆瓦,同比增長41.7%,再創歷史新高。

2024年金風科技向15個國家出口了450颱風電機組,容量達到2478.4兆瓦,佔中國風電出口總容量的近一半。風機出口容量呈持續上升趨勢,市場份額不斷增加。金風科技出口份額穩居第一。Vestas訂單單價已從2021年的不足0.9歐元/W 提升至24Q3的1.1歐元/W。

金風科技訂單儲備充足,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44.28GW,其中海外5.5GW。2024全年國內海風出貨量1GW,2025年將達到2GW;國際業務方面,2024全年4GW訂單,實際執行交付3GW,2025年會超過5GW,預計2025年公司風機出貨量將保持持續增長。公司國際機組平均毛利率在12%以上,隨着國際機組和海上機組交付比例提升,以及高速機型佔比提升帶來成本下降,預計2025年整體機組毛利率將持續改善。

公司大規模出口亞非拉市場,東南亞以越南爲首規劃風電大提速,拉美市場風電穩步增長。金風科技在拉美和南非均已經進入世界五大電力商風機供應商名單,在澳洲也開拓了市場,東南亞也進入了越南,中亞,中東,金風科技正爲以上所有市場在建項目供貨。金風科技與東南亞領先的可再生能源公司TBC簽訂Kalayaan 2風電項目協議,總裝機量爲100.8MW。

【產業觀察】

深圳市自來水綜合價格擬由3.449元/立方米調整爲3.8991元/立方米(含稅),漲幅13.05%,聽證會將於2025年4月11日舉行。水價漲幅綜合考慮政策要求、供水成本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居民端漲幅低於非居及特種。

方案1:居民第一階梯水價維持當前2.67元/立方米(+0%,單位下同),非居民水價提至4.76(+26%,調增0.99元;),特種用水提至20.00(+24%,調增3.83)

方案2:居民第一階梯水價提至2.94(+10%,調增0.27),非居民水價提至4.57(+21%,漲幅0.80元),特種用水提至21.00元(+30%,調增4.83)

研究機構指出,價格改革影響的不僅是彈性,還能重塑成長、提升估值。供水價格市場化提振盈利,增強盈利穩定性;污水順價解決付費模式從to G轉爲toC。水的重點在於水價制度對合理投入回報的保障,從而在成熟期獲得類似全球範式的持續增長,如美國水業業績10年復增10%,伴隨同樣確走的紅利增長。水務公司的投資投資屬性從防禦到可持續增長,必然將帶來估值提升。

港股重點關注中國水務(00855)和粵海投資(00270)。

【數據看盤】

港交所公佈數據顯示,恒生期指(三月)未平倉合約總數爲105911張,未平倉淨數29568張。恒生期指結算日2024年03月28號。本週期指結算。

從恒生指數牛熊街貨分佈情況看,23960點位置,下方牛證密集區靠近中軸,恒指有持續做空動力。美國經濟下滑大勢已成,不過增長軟着陸的機會比跌入衰退的機會更大。資金預期今年七月美聯儲會減息一碼,十月再減一碼。恒生指數本週看跌。

【主編感言】

爲什麼近期港股波動加大?有外資交易臺顯示,近期對科技的買入力量大幅減少。此外,隨着AH溢價走低,一些重磅股也出現了平倉行爲。

從資金屬性來看,近期波動主要源於對沖基金,3月10-18日,對沖基金快速加倉推動港股走高,而隨着他們轉爲賣出,做空上升,疊加南下託底力量變弱,港股則出現調整。因此,儘管南下資金對港股的定價作用愈發明顯,但對沖基金對邊際的影響依然不容小覷。

從中期來看,科技股階段性回調有利於籌碼趨於健康及估值趨於合理,更利於板塊上行,不直過度減倉或空倉。

【免責聲明】本VIP資訊產品僅供交流討論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更多優質資訊及數據產品,請登錄【智通財經】APP查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