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交出巔峯財報:汽車營收553億大漲63%,今年實現單季盈利,一夜邁入智駕第一梯隊

智能車參考
03-24

傑西卡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衆號 AI4Auto

下一個盈利的新勢力,不一定是小鵬,也可能是極氪

因爲剛剛發佈的財報裏,極氪四季度淨虧損已收窄至8.2億,CFO袁璟已立下flag:

今年就能實現單季度盈利。

這是極氪史上最亮眼的財報,交付22萬臺大漲87%,760億營收增長47%,電池和研發服務收入都在增加…

不久前,極氪秀出智能化肌肉,補齊了最後短板,推出滿血版車位到車位,已具備L3級落地條件,在即將上海首秀的極氪9X上都能看到,CEO安聰慧更是放話:

現在的市場,極氪9X還沒有競品

這次,極氪沒背刺老車主,也能給出股東好的交代,卻被市場潑了盆冷水——股價跌超7%,市值蒸發了4.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0億…

兩大品牌合併衝擊百萬年銷

極氪給出了史上最好的財報,或許也是極氪品牌最後一份獨屬自己業績的財報。

2024年全年,極氪總營收759.13億元,同比增長47%;第四季度營收227.78億元,同比增長39.2%,環比增長24.1%。

其中,極氪的大多數收入來自汽車銷售,2024年整車營收爲553億元,同比增長63.1% ,佔極氪總營業收入的72.6%。

簡單計算,極氪的單車均價大概在24.9萬元左右,較2023年同期的28.6萬元,下降了12.8%。

這種明顯下降有兩個因素:

其一是應對價格戰降價,比如去年8月改款的25款極氪007,加量又降價,起售價下調2-3萬元,當時也因爲半年改兩款,讓老車主直呼“背刺”。

其二是車型結構的調整,價格相對更低的007,銷量佔比逐漸增加,而更貴的009佔比則有所下滑。

不過,雖然單價下滑並沒有拉低毛利率,反而正在逐步上漲,全年整車毛利率達15.6%,第四季度整車毛利率已突破到17.3%。

除汽車銷售外,極氪還有另外兩類收入來源:

一塊是電池及其他組件收入,由於電池包和電動驅動器的銷售量增加,2024年這部分收入爲167.93億元,同比增長14.3%。

另一塊是研發服務及其他服務收入,隨着汽車零部件銷售提升,全年收入達到38億元,同比增長24.0%。

這部分收入的增長,和極氪前期對研發的加大投入有關,包括2024年,極氪的研發投入爲97.2億元,同比增長16.14%,累計研發投入227億元。

虧損層面,極氪全年淨虧損57.9億元,同比收窄30%,特別是第四季度淨虧損爲8.2億元,比2023年同期收窄20多億。

極氪CFO袁璟透露,預計今年極氪將實現季度收支平衡,主要受三方因素驅動:

一是今年上新的車型,預計會明顯帶動毛利率和利潤。

二是前期的平臺化投入,包括業務架構、智艙等方面,25年之前基本已打好基礎,今後的平臺化將減少投入。

第三點,則依託今年極氪與領克合併,雙方研發、供應鏈、渠道打通,整體會有更大規模的銷量和更低的成本

比如研發力量整合,共用智駕平臺,幫助雙方降低了15%的研發費用。

極氪也會借用領克的渠道和投資商資源,同時接入領克的售後體系,減少了極氪在下沉市場單獨開設直營門店的成本。

相當於用領克的利潤養極氪的研發,再用極氪的品牌勢能反哺領克轉型。

雙方合併後的營收規模突破千億,2024年達到1138.9億元,同比增長39%。

銷量上,合併優勢更加明顯,拿2024年銷量舉例,極氪全年銷量爲22.2萬臺,同比增長87%。

領克全年銷售28萬臺,同比增長30%,除去燃油車部門,新能源車銷量約爲14.4萬臺。

兩者的新能源車加起來,2024年銷量超過36萬臺,排到理想和鴻蒙智行之後的新勢力第三位。

今年,這個新的合併集團極氪科技,將向71萬臺年銷發起衝鋒——極氪品牌32萬臺,領克品牌39萬臺。

並且極氪科技的野心不止於此,還要在2026年,做百萬級產銷量的汽車集團——前提是資金充足。

從現金儲備來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極氪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受限現金爲89.617億元,用理想作一個直觀對比,後者這一項金額還有一千多億。

也許,這就是極氪股價震盪的一個重要原因。

極氪向上,領克向寬,智駕補齊最後短板

從宣佈合併,到集團正式成立,極氪和領克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因爲在安聰慧看來,兩者已到了不得不整合的地步,特別是從領克轉型開始,“本是同根生”——吉利內部人士曾透露,極氪最早是領克旗下“純電事業部”——卻在新能源戰場相見,再不整合力量,恐怕競爭和內耗難以避免。

於是今年2月,集合兩股力量的極氪科技集團正式成立,不過這還沒完全打消市場對競爭未消的顧慮。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吉利控股總裁、吉利汽車董事長、極氪科技CEO安聰慧,剖開了雙方合作細節,將這個新生集團的內部結構、未來展望一同展露於世。

首先安聰慧明確,雙方不存在競爭,因爲兩個品牌是不同的定位,簡單來說,就是極氪向上,領克向寬——極氪負責進攻高端市場,領克負責守住中端大盤。

這個過程陣痛在所難免,安聰慧透露集團將推進“爆款策略”,砍掉雙方20%的車型規劃。

但合併帶來的更多是持續向好的前景,在極氪科技成立元年,新生的集團增長出了三條業務驅動曲線。

第一條線,就是上新車

按照計劃,極氪科技今年將推出5款車:

極氪發佈3款,分別是第二款獵裝車——極氪007 GT,三四季度會各推出一款豪華中大型SUV極氪9X,和一款旗艦型SUV。

領克也會發布2款車,一款是已經到店展出的領克900,全球首發英偉達Thor芯片,預計4月底5月初上市;還有一款中大型SUV在後面上市。

第二大增長曲線,是AI時代的技術自研

如今,極氪已完成整車架構,電氣架構,三電、智駕、智艙全棧自研,儘管比起智能化頭部車企,極氪的智能化起步較晚,但就在不久前,極氪補上了這最後一塊短板,躋身智駕第一梯隊。

3月18日,在杭州的千里浩瀚智駕發佈會上,極氪發佈了三大核心成果:

1. 首發G-AES通用障礙物連續自動避讓功能:

最高反應速度可達130km/h,所有寬度超過40cm、高度超過60cm的異形障礙物,小到三角警示牌、錐桶,大至亂入的犛牛、颳倒的樹木,都可以識別、避讓。

並且因爲疊加了激光雷達感知硬件,在全黑路段、強遠光燈干擾下,這個功能也能正常觸發。

同時G-AES給出了比AEB和AES更優的解法,既可採取緊急避讓+緊急制動,也可連續緊急避讓,邊剎邊繞。預計G-AES會在今年6月開始推送。

2. 首個滿血版車位到車位:

極氪的滿血版車位到車位,“滿”在無需提前記憶,去掉了很多使用限制條件,“全國都能去,有位就能停,第一次就能用,不多走一步路”。

另外,這個“滿血版”更多了一些柔性設計,比如自動泊車覆蓋極窄車位、高難度機械車位等,沒車位時啓動“就近尋車位”功能,調用環繞車身360°的攝像頭,停到最鄰近的空餘車位等等。

3. 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

千里浩瀚智駕H9方案,正在提前佈局L3級智能駕駛,是千里浩瀚五款智駕方案中最高的一階。

這個架構基於ZEEA 3.0中央集中式數字架構開發,採用“千兆以太環網”,讓端到端關鍵鏈路的響應速度提升50%;感知層面採用5個激光雷達,可以實現激光雷達的360度感知。

算力方面,極氪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兩顆英偉達Thor芯片打造的“極氪千里浩瀚自研智駕域控器”,算力可達1400 TOPS,比業內最頂級的雙英偉達Orin-X芯片的算力提升175%。

從這個角度來看,合併的一大好處凸顯:兩大品牌將共用千里浩瀚智駕系統,集中力量共享最優資源,其他部分,安聰慧透露雙方中間件大體一致,目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電動技術上。

極氪最新的超級電混,融合了純電、插混和增程技術的各自優勢,可兼顧高速低能耗和長行駛里程,並且搭載全棧900V高壓架構。

號稱“杭州灣庫裏南”的極氪9X,將搭載超級電混,首搭“千里浩瀚H9”智駕方案,以及雙英偉達Thor芯片平臺,具備L3級量產條件,今年三季度上市,現在諜照已流出:

安聰慧表示,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極氪9X的競品,這款車會在4月的上海車展首次亮相。

領克則搭載EM-P超級增程技術,基於多擋混動技術,以領克08 EM-P車型爲例,在插電混動SUV中可實現零補能續航1813公里。

兩大技術各有優勢,都是吉利在動力總成佈局20年的技術成果,雙方由於定位不同,所以在電動技術作出了區分。

最後,第三條曲線就是出海

極氪科技將用一個銷售公司打造兩個品牌的方式推進。

對極氪品牌而言,合併帶來的優勢十分清晰,以歐洲市場爲例,極氪可以藉助領克的300多個銷售網點售賣,節省大筆開拓市場的時間和資源。

安聰慧還給出了今年的出海目標,表示今年出口量要達到總銷量的10%——大約7萬臺。

相比其他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新勢力,極氪科技的出海速度,也許要搶先一步了。

One More Thing

目前極氪智駕最新成果千里浩瀚,是印奇的千里科技和極氪浩瀚智駕兩方力量的融合。

因此,不免有人對雙方智能化團隊的關係存在疑問。

安聰慧透露,雙方的合作是結合各自優勢,極氪的智能化團隊和千里科技並沒有互相干涉,極氪的智能化還是智駕“一號位”陳奇帶隊。

回顧極氪智能化補課這一路,趕上的速度很驚人,主要原因兩方面:

一方面是背靠有錢且規模龐大的“老爸”吉利,訓練數據充足,供應鏈資源優先拿且成本更低,同時極氪一邊合作一邊學習一邊自研。

另一方面,就是挖來大佬“開掛”,典型的例子就是剛剛提到的陳奇,他原本是華爲自動駕駛團隊的創始人,2019年5月就開始擔任華爲自動駕駛研發部部長。

後來陳奇2021年加入極氪,還帶來了華爲的原班研發團隊,逐步建立起了從硬件到算法的全棧自研體系。

有他帶隊,極氪的智能化成長速度確實很快,比如原本需要至少一年才能落地的城區NZP,他們用4個月就搞定了從決策到量產;從2023年末首款自研車型極氪007(僅支持高速NOA),到2024年10月就量產了無圖端到端大模型。

現在,他們用了5個月時間,第一個實現滿血版車位到車位,一躍邁入智駕第一梯隊。

或許智能化的終極較量就是,挖對一個人,比堆十塊算力芯片更見效。

聯繫作者

智能車2024年度評選結果

在經過廣泛徵集、專業推薦,以及智能車參考垂直社羣的萬人票選後,智能車2023年度評選結果正式發佈。涵蓋三類獎項:

· 十大智能車年度人物

· 十大智能車車型

· 十大智能車技術方案/產品

在汽車工業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我們希望能以此提供智能維度的參考和註腳。

其中,十大智能車車型是: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車型>>

【智能車參考】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點這裏關注我,記得標星,麼麼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