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0.8%,至40.52億元人民幣
- 毛利同比增長121.6%,至12.40億元人民幣;毛利率達30.6%,較2023年提升4.3個百分點
- 淨利潤同比激增277.2%,至10.7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率達26.4%,較2023年提升13.0個百分點
- 全球客戶總數擴大至499家,2024年新增154家客戶
- 綜合CMC(iCMC)項目總數達194個,新增53個iCMC項目
- 未完成訂單總額增至9.91億美元,同比增長71.3%
- 無錫基地新投產生產線 (BCM2 L2),進一步擴大產能
- 新加坡商業化基地建設順利推進,預計於2025年底啓動運營
- 連續兩年榮膺"最佳CDMO冠軍"獎項(2023及2024年度)
- 持續投資前沿技術,鞏固集團競爭力和行業領先地位
上海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生物偶聯藥物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組織(CRDMO)藥明合聯(WuXi XDC Cayman Inc.,股票代碼:2268.HK,以下簡稱"藥明合聯"或"集團")欣然公佈其2024年度業績(以下簡稱"報告期")。
藥明合聯首席執行官李錦才博士表示:"2024年仍是藥明合聯實現非凡增長與卓越成就的一年, 儘管我們經歷了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挑戰。亮眼的業績不僅印證了全體員工的辛勤付出,更體現了客戶、投資者及合作伙伴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全球業務拓展、自主技術平臺升級以及鞏固ADC及生物偶聯藥物領域CRDMO領導者地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爲導向,以創新爲驅動,不斷優化我們的服務和解決方案,爲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物偶聯藥物研發和生產服務。集團的新加坡商業化生產基地正在穩步推進並預計於2025年底投入運營,屆時我們將憑藉卓越的商業化生產能力,進一步拓展全球版圖。展望未來,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發展前景令人振奮。我們將繼續依託深厚的技術積澱和一體化平臺優勢,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客戶羣,提升我們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財務亮點
- 營業收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收入同比增長90.8%,至人民幣40.52億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i) 全球抗體偶聯藥物(ADC)及更廣泛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持續活躍發展,推動了客戶數量及項目數量的增加;(ii) 集團作爲領先的ADC CRDMO服務提供商的穩固地位,帶動其市場份額提升;(iii) 集團項目向後期階段的穩步推進。
- 毛利及毛利率:本集團毛利同比增長121.6%,至人民幣12.40億元,毛利率達30.6%,較2023年提升4. 3個百分點。這一改善主要源於:(i) 進一步提升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包括新產線BCM2 L1的快速產能爬坡);(ii) 集團運營及生產效率的提升;(iii) 持續的成本管控及(iv)持續的採購策略優化。
- 經調整淨利潤(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及其利潤率:本集團經調整淨利潤(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同比增長171.3%,至人民幣9.92億元;2024年該經調整淨利潤率達24.5%,較2023年提升7.3個百分點。
- 經調整淨利潤及其利潤率:本集團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184.8%,至人民幣11.74億元;2024年該經調整後淨利潤率達29.0%,較2023年提升9.6個百分點。
- 淨利潤及淨利潤率:本集團淨利潤同比增長277.2%,至人民幣10.70億元,其增速高於收入增長,主要歸因於毛利率提升、運營效率改善、持續嚴格的成本管控措施以及利息收入增加。2024年集團淨利率達26.4%,較2023年提升13.0個百分點。
客戶和項目亮點
- 客戶合作拓展通過積極賦能合作伙伴,我們持續擴大客戶羣,累計客戶數達499家。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製藥公司中有13家與我們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爲集團的重要客戶,並在不同項目階段與我們積極開展合作。
- 行業地位彰顯2024年,中國企業出海,且交易金額超10億美元的ADC對外授權交易中,60%爲本集團客戶,這進一步印證了集團的生物偶聯藥物領域的領先地位。截至報告期末,藥明合聯賦能客戶實現對外授權的資產均處於積極開發狀態。
- 戰略驅動項目增長"賦能、跟隨並贏得分子"戰略持續推動項目快速成長。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綜合項目(iCMC)總數達194個,其中新籤綜合項目53個,並已獲得8個PPQ(工藝驗證)項目及1個商業化階段項目。憑藉平臺化優勢,集團在2024年持續賦能客戶,併成爲協助客戶取得IND獲批數量全球最多的ADC CRDMO,以持續鞏固行業領導地位。
- 項目佈局多元化本集團項目佈局覆蓋創新ADC及更廣泛的生物偶聯藥物(XDC)項目。截至報告期末,綜合型ADC項目增至177個,綜合型XDC項目數量提升至17個,彰顯了集團在生物偶聯領域的深厚積累與持續拓展能力。
- 引領生物偶聯藥創新,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2024年,集團完成超4,200個生物偶聯藥分子早期研究,類型涵蓋:雙抗ADC、雙載荷ADC、DAC(降解抗體偶聯物)、AOC(抗體-寡核苷酸偶聯物)、APC(抗體-多肽偶聯物)、ACC(抗體-螯合劑偶聯物)等新型下一代偶聯藥分子。
綜合的技術平臺助力研發
- 本集團致力於通過前沿的偶聯技術、載荷-連接子技術及豐富的ADC開發經驗,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研發需求。
- 偶聯技術:專有的WuXiDARx™技術可滿足客戶對高均一性ADC及差異化藥物抗體比(DAR)的需求。截至報告期末,已有45個臨牀前候選藥物及7個臨牀項目通過WuXiDARxTM技術平臺成功開發。
- 載荷連接子技術:全新推出的自有的X-LinC技術通過替代馬來酰亞胺連接體,顯著提升血漿穩定性,從而潛在提升ADC穩定性及拓展潛在治療窗口。集團亦正在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親水性連接子,旨在提高親水性和穩定性。同步亦正在開發專有的喜樹鹼類有效載荷以及其他創新型有效載荷。
- 集團憑藉自有技術組合、深厚的專業知識及與第三方的技術合作,爲客戶在ADC/XDC的早期設計階段提供優化支持,並確保後續從臨牀到商業化生產過程中規模化生產的可行性和高質量標準。
產能擴張與業務運營
- 集團在無錫基地的"一站式"生產設施中採用了集中化質量保障體系,爲生產質量保駕護航。報告期內,集團堅持高標準的執行能力,實現了全球客戶訂單交付100%的成功率。
- 集團所有生產運營均遵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制定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集團已累積通過全球客戶超過137次GMP審計,其中包括16次歐盟質量受權人(QP)審計。
- 新加坡生產基地的建設工作正在順利推進,預計將於2025年底投入運營。
- 隨着BCM2 L2 生產線的啓用,無錫基地進一步提升了抗體中間體和偶聯原液的生產能力。爲應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集團宣佈計劃在無錫基地新增兩條製劑生產線。分別是:製劑3號生產線(DP3)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投入運營;製劑5號生產線(DP5)目前正處於設計階段,計劃於2027年投入運營。
- 在業務快速增長及產能擴張的推動下,集團員工總數同比增加73.3%,達到2,041人。
- 集團不斷加強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可持續發展能力,並於2024年Wind ESG評級中榮獲"A"級,這體現了我們在企業責任、風險管理及商業道德實踐方面的卓越表現。
關鍵財務指標(截至12月31日)
關鍵財務指標(單位:人民幣百萬元) | 2024 | 2023 | YoY% |
營業收入 | 4,052.3 | 2,123.8 | 90.8 % |
毛利 毛利率(%) | 1,239.8 30.6% | 559.6 26.3% | 121.6 % |
經調整淨利潤(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 利潤率(%) | 992.0 24.5% | 365.6 17.2% | 171.3 % |
經調整淨利潤 利潤率(%) | 1,174.0 29.0% | 412.3 19.4% | 184.8 % |
淨利潤 利潤率(%) | 1,069.6 26.4% | 283.5 13.4% | 277.2 % |
關於藥明合聯(WuXi XDC)
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股票代碼:2268.HK,以下簡稱"藥明合聯")是全球領先的生物偶聯藥合同研究、開發和生產企業(CRDMO),專注於提供抗體偶聯藥物(ADC)等生物偶聯藥端到端服務。如需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聯繫方式
投資者關係: 媒體問詢: 業務發展: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有若干前瞻性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並非歷史事實,乃基於本集團的信念、管理層所作出的假設以及現時所掌握的資料而對未來事件做出的預測。儘管本集團相信所做的預測合理,但是基於未來事件固有的不確定性,前瞻性陳述最終或變得不正確。前瞻性陳述受到以下相關風險的影響,其中包括本集團所提供的服務的有效競爭力、能夠符合擴展服務的時程表、保障客戶知識產權的能力、行業競爭、緊急情況及不可抗力的影響。因此,閣下應注意,依賴任何前瞻性陳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風險。本新聞稿載有的所有前瞻性陳述需參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聲明。本新聞稿所載的所有信息僅以截至本新聞稿做出當日爲準,且僅基於當日的假設,除法律有所規定外,本集團概不承擔義務對該等前瞻性陳述更新。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
爲補充本集團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展示的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本集團提供作爲額外財務指標的經調整淨利潤、經調整淨利潤率、經調整淨利潤(不含利息收入與支出)、經調整淨利潤率(不含利息收入與支出)及經調整攤薄後每股收入,惟該等數據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要求,也不是該準則所呈列。
本集團認爲經調整的財務指標有利於理解及評估本集團的基礎業績表現及經營趨勢,並且通過參考該等經調整的財務指標,及藉着消除本集團認爲對本集團核心業務表現並無指標作用的若干異常、非經常性、非現金及/或非經營性項目的影響,有助於管理層及投資者評價本集團財務表現。本集團管理層認爲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財務指標於本集團經營所在行業被廣泛接受和應用。然而,該等未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呈列的財務指標,不應被獨立地使用或者被視爲替代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編制及呈列的財務信息。本集團股東及有意投資者不應獨立看待以上經調整業績,或將其視爲替代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準備的業績結果。且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財務報告指標不可與其他集團所呈列類似標題者作比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