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泡泡瑪特沒有祕密,OKR是有一天成為...

華爾街見聞
03-28

摘要:

“我們上市的那一年,不管大企業、小企業,海量的同行想殺進來,做同樣的事情,你會發現,不管當年上市時也好,還是五年時間又過去了,我們還在不斷拉大跟我們做類似事情的企業的距離,甚至是越來越大”。王寧說,“我們的體量已經很大了,增速還是很快,整個市場份額也還在進一步的提高”。

泡泡瑪特的核心壁壘是什麼?

3月的北京氣溫直達20度,朝陽公園西南角的泡泡瑪特城市樂園迎來旺季。3月26日下午,鳳凰網科技在樂園辦公室裏見到了泡泡瑪特CEO王寧、COO司德以及國際業務總裁文德一。這是泡泡瑪特核心管理層在市值重回千億後首次公開面對媒體。

泡泡瑪特是去年二級市場最驚人的故事,股價年內飆升了340%。這讓外界對泡泡瑪特的好奇心加劇。

投資行業的討論從“集體錯過泡泡瑪特”變成了“怎麼複製第二個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從來沒有祕密”,對此,王寧對鳳凰網科技表示,“我們是一家面向消費者的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就開店了,但大家熟知我們是2020年IPO,(當時)獲得了很好的市場認可,我們一路走來,賣什麼、怎麼賣、什麼火,其實一直都是公開透明的”。

泡泡瑪特最早靠盲盒出圈,是市場公開的祕密,但盲盒是泡泡瑪特的商業核心嗎?王寧早就說過不是,他將盲盒歸結爲“術”,就像是超市促銷會將降價當成一種術,但僅僅是術的取巧,並不足以讓一家公司如此持久的成功。並在成立15年、上市5年之後,找到第二條增長曲線。

過去五年,泡泡瑪特的營收漲了5倍,從25億變成了130億,收入長得最好的是毛絨、高端線MEGA、衍生品及其他,最早的手辦品類佔比已降至53.2%,但依然是增長很快的核心品類。王寧曾把泡泡瑪特比作唱片公司,就像歌曲的版權屬於唱片公司,當前IP的永久版權也屬於泡泡瑪特,“核心是不斷去發現好的藝術家,再讓他們發揮最大的商業價值。”

一些雪球正在滾起來。2024年,泡泡瑪特有4個IP營收破10億,13個IP營收破億。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也有52.3%。

過去一年,他們還發掘了“搪膠毛絨”這個年度新爆品,完成了公司內毛絨品類供應鏈的建設。除此之外,鐵打的泡泡瑪特,流水的IP頂流換成了LABUBU——一個有着大眼睛、尖牙齒的森林精靈,乍看之下又有點像一隻兔子。據財報,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系列2024年營收達30.4億元,同比增長了726.6%,成爲泡泡瑪特的第一大IP,它的搪膠毛絨款在泡泡瑪特的店鋪總是處於售罄狀態。

司德對我們表示,這是個甜蜜的煩惱,“去年市場需求太大,當訂單量太大的時候,拿給我看,我自己都不敢簽字,遠超於我們自己的預期”。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泡泡瑪特內部已經在優化從產品設計到生產過程的全流程效率,他預期整個流程會歷經半年到一年的陣痛期,隨後會更加絲滑順暢。

即便一貨難求在市場看來不是壞事,但泡泡瑪特的管理層覺得,好的商品不是理財產品,而是人人都能買到的商品。

沒人能簡單的概括泡泡瑪特,它首先是一個零售品牌,但又有着很強的IP基因。外界還能看到的是,泡泡瑪特在商業層面上不斷嘗試新業務,從城市樂園、積木到衍生品,邊界越擴越大。

或許許多人會問,泡泡瑪特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

“我們上市的那一年,不管大企業、小企業,海量的同行想殺進來,做同樣的事情,你會發現,不管當年上市時也好,還是五年時間又過去了,我們還在不斷拉大跟我們做類似事情的企業的距離,甚至是越來越大”。王寧說,“我們的體量已經很大了,增速還是很快,整個市場份額也還在進一步的提高”。

甚至幾年時間過去,市場上幾乎看不到真正稱得上泡泡瑪特對手的企業。王寧覺得核心原因在兩方面,其一是硬性門檻,與經營直接相關,“我們所有的店都是自己做的,海外所有店都是直營,這其實是一個經營企業點滴的複雜過程, 用15 年的時間去管理團隊,積累了很多運營上的細節”。

除此之外,王寧認爲,泡泡瑪特的護城河也有軟性的門檻,“我們做的是一個藝術和商業的平衡,但是這些藝術家就像唱片業的周杰倫和五月天一樣,是不可複製的。”

時代在變化,造IP的手法也在不斷改變。根據管理層的概括,像迪士尼這些老牌IP公司,在打造IP上往往需要更加長的週期和更多的資金投入,如用一部高成本的電影打造一個成功的角色形象。但今天泡泡瑪特換了一種玩法,用產品做IP。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尚處在低谷期的泡泡瑪特曾對組織架構做過一輪重大調整。將IP運營部門拆分出來,這增加了好產品誕生的概率,爆火的搪膠毛絨系列就始於此。

司德也在總結中稱,2022年的泡泡瑪特還更加貼近於一家潮流玩具公司,在更理想的狀態下,泡泡瑪特會真正成爲一家IP公司。

出海很難,但泡泡瑪特扛下來了

2024年,是泡泡瑪特里程碑式的時刻,業績與毛利率雙雙突破新高。

最大的功臣肯定是出海,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增長達到了375.2%,已經超越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完成了王寧“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的預告。

2024年時,王寧把海外業務委任給了一位大將。他是王寧在北大MBA的同學文德一,一箇中文十分流利的韓國人,言談間溫文爾雅。文德一在2018年8月加入泡泡瑪特,後來成爲海外業務的一號員工,而今天,泡泡瑪特國際團隊裏光外籍員工數量已經擴充到了1000人。

“我們每天開會面對的都是日本人、韓國人、泰國人、菲律賓人,還有歐洲、美國的同事,(跨國協同)是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王寧告訴鳳凰網科技。“我們在海外不同的國家都會組建本地的團隊,雖然這種事是做得最累的,但是我們自己去招、去開店、去趟很多坑,會積累起大量跨國協同的經驗,這是個硬門檻,我們就是一羣人很努力的做了這件事情。”

在積累了這樣的運營經驗後,泡泡瑪特也有了繼續做全球化擴張的信心。

去年泡泡瑪特在歐洲進行了小步快跑,僅拓展了16個門店,且多數是街邊店,這是基於當地商業業態所致的結果。“我們現在法國,還有其他地區都有超級大門店的計劃”,文德一告訴我們。“歐洲地區不僅僅是規模上的一個重要性,我們的策略是品牌向上,當地有很多消費品品牌,我們有很多聯名合作的機會,非常看好歐洲市場的定位。”

王寧在現場還講了一個小故事,不久前,泡泡瑪特在巴塞羅那開出了一家快閃店,當天就有當地人排隊6小時進店,只是爲了買一個普通的手辦。“我們中國同事在旁邊聽兩個西班牙人聊天,一個人在給另一個講這是什麼,那個女生也不懂,直到前一個女生對另一個女生唱《LABUBU之歌》,另一個女生恍然大悟”。

就拿泡泡瑪特當前最國際化的IP LABUBU來說,它的創作者龍家升很早就跟着父母在荷蘭開中餐廳長大,後來定居在比利時,“他還是首位獲得歐洲繪本大賽冠軍的華人”,王寧告訴我們,LABUBU的設計語言非常國際化。與此同時,城市樂園又成爲一個深厚的土壤,不斷向外界講述LABUBU的故事。

如果你曾經走入過泡泡瑪特城市樂園,會在森林木屋見過LABUBU的首領ZIMOMO,和其他LABUBU不同,他有一條尾巴和圓圓的大臉。相傳LABUBU設計之初是一個方臉,但由於她太想成爲首領,臉就越長越像ZIMOMO。

去年6月時,泡泡瑪特在美國市場上線了會員系統,註冊會員已經超過了170萬人。今年其海外計劃新增約100家門店,面積更大、位置更好。

如果說去年泡泡瑪特的主題還是走入春天,那麼當下正是泡泡瑪特的盛夏。有人問及在這樣一個當下,王寧會給自己設置什麼樣的新OKR,“如果真的要設一個OKR的話,我希望是有一天成爲世界的泡泡瑪特”,王寧說。

來源:鳳凰網科技,原文標題:《對話王寧:泡泡瑪特沒有祕密,OKR是有一天成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