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信銀行召開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中信銀行董事長方合英,中信銀行(擬任)行長蘆葦,中信銀行副行長、風險總監胡罡,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中信銀行副行長谷凌雲等出席發佈會。
2024年,中信銀行經營業績向上向好,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136.46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實現歸屬於該行股東的淨利潤685.76億元,比上年增長2.33%。
“在過去基礎相對比較弱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克服層層困難,實現了比較良好的業績交付。今天站在一個相對好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有信心去跑贏大市。”方合英表示。
對於下一階段,資產質量、銀行業淨息差走勢,以及投資者回報等話題,中信銀行管理層在發佈會現場也進行了回應。
展望2025年資產質量:
總體穩中向好
2024年,中信銀行資產質量管控有力,不良與撥備指標“雙穩”。對於2025年資產質量的展望,胡罡給出的總體判斷是穩中向好。
具體到零售資產質量方面,胡罡表示,零售風險上升是行業趨勢性的現象,未來還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中信銀行資產質量在同業中處於較好水平。
胡罡提到,中信銀行比較早就加強了對零售貸款的管理,2019年以來一直收嚴信用卡准入,2021年房地產政策調整後,也對按揭類和抵押類貸款採取一些舉措。一是在客戶選擇方面,堅持客戶第一還款來源的條件;二是在產品選擇上,堅持按揭和有抵押的貸款爲主;三是在押品選擇上,由對公條線審批押品,同時每年進行押品重新估值。
胡罡表示,去年以來,中信銀行不斷在零售風險體系和能力建設方面下功夫。優化風險體系,分行必須設置零售風險主管,加強風險和業務的聯防聯控,對零售進行全流程風險管控,停止零售的高風險業務,做實貸後管理,加快模型迭代,並加大零售覈銷的處置力度。
談淨息差趨勢:
今年仍面臨較大下降壓力
2024年末,中信銀行淨息差1.77%,與上年基本持平,連續三年跑贏大市,有力支撐營收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蘆葦表示,近年來,中信銀行持續深化量價平衡,價值經營的理念,既不走以量補價的近路,也不走以價補量的險路。同時,以壓降負債成本爲核心,輔之以資產結構的優化雙向發力來穩定息差。
對於2025年銀行業淨息差走勢,蘆葦預判,仍面臨比較大的下降壓力。因爲總體而言,當前市場利率仍處於下行環境中,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存量按揭利率下降等影響,息差有收窄壓力。儘管去年存款利率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預計2025年負債成本下降難以完全對沖資產收益下降的影響。
2024年到2026年
現金分紅比例力爭保持在30%以上
分紅一直是投資者最爲關注的話題之一。中信銀行未來是否考慮繼續提升對投資者的回報水平?未來幾年分紅率是否會保持穩定或者進一步的提升?
中信銀行董事會祕書張青表示:“重視投資者回報,努力提高分紅水平,是我們作爲國有金融企業,作爲上市企業的責任。”
張青介紹,近幾年,在中信銀行良好的經營基本面支撐下,該行現金分紅總額從2019年的117億元,將提升到2024年的194.6億元。現金分紅佔歸屬該行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佔比,從25%將提升到30.5%。此外,去年中信銀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已經開展了中期分紅。
“本月初,我們在廣大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下,400億的可轉債也順利進行了轉股,我行的資本安全墊也得到進一步增厚。”張青表示,基於長遠可持續的發展,中信銀行會綜合考慮內外部的因素,在2024年到2026年,現金分紅將佔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比例,要力爭保持在30%以上。中信銀行會以實際行動回饋廣大投資者的支持。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