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超200%!誰在救恒大汽車?

財經三分鐘
03-27

2025年3月26日,港股市場上一則消息如平地驚雷,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恒大汽車的股價午間時分突然發力,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迅速拉起,在短短時間內,盤中最高漲幅竟突破了200%。

這一漲幅,讓恒大汽車成爲當日港股市場當之無愧的焦點。

▲圖源:新浪財經

所以,恒大汽車要起死回生了?

暴漲超200%!

誰在救恒大汽車?

爲何突然暴漲?源於一則消息:廣汽集團旗下的華望汽車正計劃收購恒大汽車的南沙工廠。

在資本市場中,收購消息往往意味着新的發展機遇和整合可能,尤其對於陷入困境的恒大汽車而言,這樣的消息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然而,這場資本的狂歡並沒有持續太久。僅僅4個小時之後,廣汽集團迅速做出反應,通過官方渠道緊急發佈聲明,以斬釘截鐵的口吻否認了這一傳言。

聲明中明確表示,廣汽集團及旗下的華望汽車(GH項目)從未與恒大汽車或其他主體就南沙工廠收購事宜進行過任何形式的接洽。

▲圖源:廣汽集團

這一闢謠聲明如同一盆冷水,股價在消息公佈後,立刻呈現出高臺跳水的態勢。最終,恒大汽車當日收盤時漲幅回落到74.79%,而第二天開盤,股價更是毫無懸念地暴跌30%。

那麼,現在恒大汽車的南沙工廠到底怎麼樣了?

這座工廠承載着恒大汽車曾經的輝煌夢想,它的誕生源於2020年恒大汽車的一次豪賭。

當時,恒大汽車耗資幾億元,成功競拍得廣州南沙的這塊土地,隨後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建設。

然而,現實卻給了恒大汽車沉重的一擊。儘管工廠主體建設順利完成,但由於始終未能獲得關鍵的生產資質,一直未能投入生產。到了2024年,這座工廠更是陷入了絕境,無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就這種情況下,廣汽集團有多大可能會收購恒大汽車的工廠?

這場收購傳聞,究其本質,更多的是市場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基於對“華爲+廣汽”這一強大概念的過度想象和非理性解讀。

在資本市場中,概念往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能夠引發投資者的狂熱追捧。

當“華爲+廣汽”與恒大汽車的南沙工廠這幾個關鍵詞被放在一起時,市場彷彿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於是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就開始了一場瘋狂的炒作,讓恒大汽車的股價在短時間內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

對此有網友表示,“昨天還在捶胸頓足買不進,今天就慶幸沒上車。”

恒大汽車陷入債務泥潭,

命懸一線!

即便恒大汽車暴漲了,這也不過是其漫長困境中的一個短暫插曲,無法改變公司深陷債務泥潭、艱難求生的殘酷現實。

截至2025年2月28日,恒大汽車向中國恒大集團提供的貸款未償還餘額約20.5億元。

▲圖源:金融界

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恒大汽車不僅未能從恒大集團獲得足夠的支持,反而成爲了集團的“提款機”。

這種不合理的資金流動,直接導致了恒大汽車自身資金鍊的緊張,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從恒大汽車的財務報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筆鉅額借款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了致命的影響。爲了滿足恒大集團的資金需求,恒大汽車不得不壓縮自身的研發投入、生產運營資金,甚至出售部分優質資產

▲圖源:恆馳汽車官網

這使得公司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方面逐漸落後於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

隨着恒大集團債務危機的全面爆發,恒大汽車所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加劇。

由於恒大集團深陷債務困境,資金流動性嚴重不足,其償還恒大汽車貸款的能力變得微乎其微。這不僅讓恒大汽車的應收賬款面臨巨大的壞賬風險,也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財務困境。

如今恒大汽車的南沙工廠價值其實也僅剩“殼資源”。

在破產重整過程中,南沙工廠的土地及設備估值大幅下降,不足10億元。這一估值與恒大汽車當初的投入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除了資產價值的縮水,南沙工廠還面臨着多重法律糾紛。由於恒大汽車未能按時償還債務,工廠的資產被多家債權人申請查封、凍結,這進一步限制了工廠的處置和盤活。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潛在的買家對南沙工廠感興趣,也會因爲複雜的法律糾紛和資產狀況而望而卻步。

此外,恒大汽車在全國佈局的其他生產基地,也大多處於停滯狀態。這些基地的建設投入巨大,但由於缺乏資金支持和市場需求,無法實現預期的生產目標。

不過,面對絕境,恒大汽車並非坐以待斃,而是採取了一系列激進的自救措施。

2024年,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裁員比例超過80%。通過裁員,恒大汽車試圖降低人力成本,緩解資金壓力。

同時,公司還大幅削減營銷費用,削減幅度達到82%。這些措施雖然在短期內有助於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但從長遠來看,也對公司的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

除了裁員和削減費用,恒大汽車還積極嘗試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多次發佈公告,尋求能夠幫助緩解流動資金問題並推進公司適當重組的戰略投資者或買家。

絕望的是,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加上恒大品牌信任危機的影響,潛在買家對恒大汽車大多持謹慎態度,望而卻步。2025年2月4日,恒大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夠幫助緩解集團流動資金問題並推進集團適當重組的戰略投資者或買家。

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無果的情況下,恒大汽車不得不通過出售資產來獲取資金。公司先後出售了瑞典NEVS等資產,試圖通過資產變現來緩解資金壓力。

然而,這些資產的出售價格往往低於預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公司的資金問題。而且,隨着優質資產的不斷出售,恒大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也在逐漸削弱,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更加黯淡。

許家印家族倒了,

恒大汽車還有未來嗎?

許家印作爲恒大集團的創始人,曾將汽車業務視爲恒大集團未來發展的“第二曲線”,寄予了厚望。

他親自掛帥,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圖打造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在恒大汽車的發展初期,許家印提出了“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15字造車理念,希望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快速實現恒大汽車的崛起。

只不過,現實卻給了許家印沉重的打擊。

隨着恒大集團債務危機的爆發,許家印的造車夢也逐漸破碎。他本人因集團債務問題被限制消費,個人資產亦面臨凍結。家族持有的恒大汽車股權已全部質押,無法通過股權變現來緩解資金壓力。

曾經的“造車首富”,如今深陷債務漩渦,其命運與恒大汽車的未來緊密交織。

在恒大汽車的發展過程中,許家印的決策和管理風格也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一些人認爲,他過於追求速度和規模,忽視了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和技術研發的重要性。在戰略規劃上,缺乏對市場的深入調研和準確判斷,導致公司的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出現偏差。

同時,在公司管理方面,恒大汽車的話語權由恒大集團高管把控,這些高管大多沒有汽車相關從業背景,對汽車行業的運作規律缺乏瞭解,在決策過程中往往出現失誤,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困境。

可以說,現在許家印的造車夢已經徹底破碎了。

▲圖源:視頻截圖

而恒大汽車的興衰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企業轉型期的陣痛與迷茫。

它提醒着所有逐夢者:在商業世界裏,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腳踏實地的技術積累、理性審慎的戰略佈局,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

當潮水退去,那些靠資本泡沫堆砌的 “帝國” 終將崩塌,而真正的實業精神,纔是穿越週期的永恆力量。

參考消息:

環球網:《廣汽集團闢謠“華望汽車(GH項目)將收購恒大汽車南沙工廠”》

金融界:《恒大汽車:向中國恒大提供的貸款未償還餘額約20.5億元》

掃碼加入高質量交流羣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幹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註:進羣】

↓↓↓

全文完,歡迎文末評論、點贊、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爲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