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通過法案,要求調查美國高校獲得中國資金和合同的情況

觀察者網
03-28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據美媒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週四(27日),美國國會衆議院投票通過一項重新審查美國高校獲得外國資金的法案,要求美國高校向政府報告其所獲得的外國捐贈和合同,報告金額門檻從每年25萬美元降低至5萬美元,並要求學校報告來自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等美方所謂“受關注國家”在內的任何資金,否則將面臨罰款和聯邦資助的撤銷。同時,研究密集型機構的部分教職員工也被要求報告其所獲得的外國捐贈和合同。

在發起這項所謂《威懾法案》(Deterrent Act)時,華盛頓州共和黨衆議員鮑姆加特納(Michael Baumgartner)無端宣稱,中國等國家可能利用學術合作關係獲取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方面的敏感研究。他爲法案辯護稱,更嚴格的報告規則對於保護美國高等教育免受外國對手干涉是必要的,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影響。

打着維護對美國學術機構“至關重要的思想和創新的自由交流”的旗號,他敦促美國高校積極採取披露外國資金、建立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等措施。

接受彭博社採訪時,鮑姆加特納聲稱,“美國高校的管理者總是非常渴望得到來自中國的資金。中國的錢都是有附加條件的,這項法案的部分目的就是爲了瞭解他們在做什麼,以便對其進行理解和研究。”

衆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衆議員蒂姆·沃爾伯格(Tim Walberg)週四也在一份聲明中炒作稱,“我們應該大聲而明確地表示:任何美國大學都不應該幫助中國或其他實體繼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而早在上個月法案提出時,美國教育理事會(ACE)、美國大學協會(AAU)等6個美國教育機構便已表示關注和擔憂。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警告稱,法案將爲高校開展關鍵研究活動增添重大障礙。

反對法案的加利福尼亞州韓裔民主黨衆議員戴維(David Min)也在一份聲明中猛烈抨擊,稱這項法案是對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又一次無恥攻擊”,妖魔化亞裔美國人並助長反亞裔仇恨,爲高等教育機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而他之所以說“又一次”,是因爲這項法案在2023年就曾被提出過,但當時在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內未能付諸表決。彭博社報道指出,考慮到本屆國會兩院都由共和黨控制,這項法案最終得以通過的可能性將比上一次要大得多。週四的參議院投票中,法案得到了210名共和黨人和31名民主黨人的支持。

不過報道也提到,30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在收集有關美國大學與外國關係的數據,但法規的執行通常缺乏延續性。

美衆議院對法案進行投票。視頻截圖

近一段時間,美國特朗普政府又頻繁在教育領域將矛頭對準中國。3月以來,先是西弗吉尼亞州共和黨籍衆議員賴利·穆爾(Riley Moore)推動衆議院立法,妄圖全面禁止中國公民獲得美國留學簽證;此後不久,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又以所謂“維護國家安全”爲由,要求六所美國知名大學在4月1日之前提供,並進一步就這些大學在招收中國學生參加先進STEM項目的政策和做法提出質詢(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

根據美方委員會官網公佈的信件,這六所高校分別是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普渡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馬里蘭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媒指出,這些高校都是美國最爲活躍的研究型大學,招收了大量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據《巴爾的摩旗幟報》26日報道,消息傳出後,馬里蘭大學的500多名師生向校方致聯名信,呼籲領導層拒絕提供相關信息。校長派恩斯(Pines)在一封回信中稱,學校“將盡最大努力回應聯邦調查,同時堅持大學的政策和程序,以及對第一修正案權利和學術自由的承諾”。

馬里蘭大學回應該媒體的聲明中稱,學校“正依據聯邦隱私法做出回應”。據美媒介紹,該法案允許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教育記錄中個人身份信息的披露。

談及此事,該校教授美國華裔歷史的歷史研究專家瑪德琳(Madeline Hsu)表示,中國學生來美國接受教育,在過去並不是一件時常伴有爭議的事情,“國際教育實際上被視爲建立牢固國際關係的一種方式。美國國務院此前一直將這類文化交流視爲外交活動。”

但今時不同往日日,她無奈感慨,美國緊張局勢的加劇意味着更多的中國學生將前往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其他國家學習,像馬里蘭大學這樣的美國高校將會錯失良機。

“美國將失去一些最優秀的科技人才。”她說,“對於美國來說,能夠招募這些學生並將他們納入研究生和研究項目實際上是一個真正的成功,因爲這有助於美國在技術研究方面保持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

對於美方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無理行徑,3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佔留學生總數的約四分之一,教育合作既拓展了兩國學生的交流渠道,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也有利於促進美國的經濟繁榮和科技發展,符合雙方利益。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切實保障中國留學生的正當合法權利,不得對中國留學生採取歧視性、限制性措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