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諾亞-B司普奇拜單抗鼻科先拔頭籌,密集BD出海盡顯管線價值(簡體版)

第一上海
03-27

2024年全年業績回顧

公司2024全年實現收入4.3億元,其中商業化收入4300萬元,BD收入3.9億元。全年研發費用同比增加23%,共約7.4億元。銷售費用1.1億。截止2025年2月,公司已建立了超300人的商業化團隊,銷售網絡已覆蓋226個城市,超1100家醫院。由於研發投入的持續擴大和商業化能力建設,公司全年虧損同比擴大44%,達5.1億元。截止2024年末,公司持有現金及銀行理財產品合計21億,可充分支持公司未來3年的穩定發展。

47.50港元/26.60港元司普奇拜單抗開啓商業化,療效與差異化佈局建立優勢2024年是康諾亞的商業化元年。9月司普奇拜單抗獲CDE批准上市,商品名康悅達。這是繼度普利尤單抗後,全球第二款獲批上市的IL-4Rα抗體藥物。IL-4Rα抑制劑能夠同時抑制IL-4和IL-13通路的信號傳導,進而抑制2型炎症反應。

度普利尤單抗於2017年上市,目前已獲批特應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嗜酸性食管炎、結節性癢疹、慢阻肺等適應症。2024年度普利尤單抗收入超140億美元,超越阿達木單抗成爲自免領域藥王。

司普奇拜單抗分別於2024年9月、12月、2025年2月連續獲批了特應性皮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季節性過敏性鼻炎3項適應症。

特應性皮炎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之一,全球約有2-8%的成年人和10-25%的兒童患有特應性皮炎。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約7000萬人,其中中重度患者約佔28%。目前針對特應性皮炎的靶向治療,已開發了包括IL-4Rα抗體、IL-13抗體、IL-31抗體、IgE抗體、JAK抑制劑在內的多種靶點,並有更多靶點在持續開發中。僅管相關藥物研發相對擁擠,但由於該病患者基數大,病程長,易復發,並且靶向治療存在耐藥問題,因此仍然有龐大的未滿足需求。司普奇拜單抗在3期臨牀研究中展現了非常優秀的療效,52周EASI-90比例高達77.1%,將特應性皮炎治療目標提升至了新的高度。除了臨牀數據上亮眼的療效外,上市後醫生反饋司普奇拜單抗單抗在同類競品表現不佳的頭頸部仍有良好的療效,且針對原發性和繼發性耐藥患者同樣有效。這些都強化了司普奇拜單抗在特應性皮炎適應症的競爭力。2025年達必妥(度普利尤單抗)300mg約價格爲1508元/支,降幅超40%。康悅達也將價格調整爲1812元/支,伴隨買二贈一的優惠,單支價格約1208元,並保持了銷售的增長。公司也在積極準備今年的醫保國談,以在醫保加持下實現更爲快速的放量。

在中國市場,除了與度普利尤存在直接競爭關係的特應性皮炎適應症外,司普奇拜單抗率先獲批了鼻竇炎伴鼻息肉適應症,並且差異化佈局了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適應症。目前針對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靶向療法,僅有日本獲批的奧瑪珠單抗。司普奇拜單抗爲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帶來了新的用藥選擇。中國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發病率約10-15%,存在巨大的市場。過敏性鼻炎患者往往會直接在銷售端獲取藥物,而非通過就診,因此能夠自下而上地提升醫生對司普奇拜單抗的認知。

鼻竇炎伴鼻息肉與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兩項適應症的銷售相互促進,且相比特應性皮炎相對激烈的競爭格局,也更易於進院准入。公司表示伴隨花粉季的來臨,鼻第一上海公司評論科收入貢獻已超越特應性皮炎。

除了已獲批的三項適應症癌,公司2025年將陸續遞交兒童和青少年特應性皮炎以及結節性癢疹適應症的上市申請,進一步挖掘司普奇拜單抗的潛在市場。

License-out密集,NewCo加速海外臨牀佈局

早在2023年,康諾亞就與阿斯利康達成交易,授予其CMG901的全球權益,交易總金額超過11億美元。CMG901是目前進度最快的CLDN18.2ADC,已開展了多項國際多中心臨牀研究,涉及胃癌、膽道癌和胰腺癌。其2L+胃癌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3期臨牀預計將於2026年讀出數據。除此之外,2024年7月至今,康諾亞通過NewCo形式實現了4筆License-out交易,共涉及CM512(TSLPxIL-13)、CM536(臨牀前)、CM336(BCMAxCD3)、CM313(CD38)、CM355(CD20xCD3)5個分子。這凸顯了公司管線的價值及BD團隊的高效。目前三家NewCo的團隊已完成搭建。CM512是全球第二款及潛在BIC的TSLPxIL-13雙抗,作爲司普奇拜單抗之後的下一代產品,除了特應性皮炎外,也將肩負起開發呼吸領域的適應症的使命。2025年1月,Belenos已向FDA遞交了CM512治療哮喘的IND申請。CM313和CM336也申報IND工作會在今年啓動。

2025年指引

公司維持了2025年5億元的銷售目標,並預計研發支出與2024年持平。公司將繼續加大商業化投入的預算費用。預計2025年還會有小幅虧損。資本支出方面,公司已完成了生產製造基地的一期建設。目前在建的成都研發大樓,預計全年支出3-4億,70%將由銀行貸款解決,對短期現金流影響比例非常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