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阿姆斯特丹3月26日 - 行業組織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UK)$週三在一份報告中稱,儘管2025年中國對新計算機芯片製造設備的投資同比大幅下降,但仍將繼續高於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緊隨其後的是臺灣和韓國。
SEMI在其製造工廠支出預測中稱,由於對製造人工智能芯片所需工具的投資,今年全球設備投資將增長2%,達到1,100億美元,爲連續第六年增長。
SEMI 補充說,人工智能的影響在 2026 年可能會更大,屆時投資預計將再增長 18%。
中國是最大的芯片消費國,中國企業多年來一直在擴大芯片製造能力,但在政府的支持下,這些企業在 2023 年中期和 2024 年開始了快速擴張,以減少對進口芯片的依賴,並應對美國政府施加的限制。
最大的芯片設備製造商 ASML ASML.AS 預測,2025 年的銷售額將達到 320-380 億歐元,這意味着其在光刻這一子行業的市場份額將超過 25%,並在該行業佔據主導地位。
其他頂級設備公司包括應用材料公司 AMAT.O 、KLAKLAC.O 、科林研發和東京電子8035.T ,不過中國設備製造商如北方華創002371.SZ 、中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 68812.SS 和華爲HWT.UL 關聯公司深圳市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也在快速增長。
預計 2025 年中國的支出將降至 380 億美元,比 2024 年的 500 億美元下降 24%,但仍高於韓國的 215 億美元,韓國 SK 海力士000660.KS 和三星電子 005930.KS 正在擴大內存芯片的產能。
臺灣的支出預計爲 210 億美元。臺灣領先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爲Nvidia等公司生產人工智能芯片。
SEMI 表示,在其他地區中,美洲和日本預計在 2025 年將各花費 140 億美元,而歐洲將花費 90 億美元。(完)
(編審 劉靜)
((REBECCA.LIU@thomsonreuters.com;))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