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聯想等175家企業都在用! “保稅+ERP”場景在粵複製推廣

深圳商報
03-27

  【深圳商報訊】(駐穗記者姚嘉莉通訊員陳琳潘春曉)記者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爲支持外貿企業降本增效,積極服務“經濟大省挑大樑”,廣東省內海關創新保稅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推進與現代大型保稅加貿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相適應的“保稅+ERP”監管模式改革,提升監管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目前,省內海關已通過“保稅+ERP”對接115家保稅加貿企業ERP系統,佔全國試點企業數的66%。

  據介紹,“保稅+ERP”監管模式是指海關對接抓取企業 ERP 系統(企業生產管理系統)與進出口活動有關的生產數據接入海關大數據池,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數據和海關業務數據交叉印證,通過數據共享精簡保稅監管程序性手續,實施順勢監管。目前,“保稅+ERP”場景已在廣東省內深圳、拱北和汕頭等海關複製推廣,全國已對接比亞迪、聯想、寧德時代等175家企業,2024年進出口1.34萬億元。

  聯想華南關務經理尹慶華通過電腦申報錄入需要進口的料件數據,點擊申報後,1分鐘後便收到了申報成功的系統回執。“我們公司的訂單量大,90%都是客製化型號,客戶要求我們快速響應、快速交付,加工貿易成品備案頻繁,每年都需要辦理超過800次的加工貿易賬冊變更。按照原有的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我們需要等海關審覈後才能訂貨、生產、出口,產品的交付時間比較長,難以滿足客戶的要求。參與了‘保稅+ERP’監管改革後,我們把必要的生產管理數據向海關開放,海關爲我們提供了‘視同已報備’‘順勢盤點核銷’等便利措施,免除了料件串換等重複性報備手續,我們公司的加工貿易賬冊變更業務辦理時間節約一半以上。”聯想華南關務經理尹慶華介紹道。

  以深圳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爲例,該企業爲降低維修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拓展了平板電腦、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產品的保稅維修業務,但因料件的進出轉存數量大、時效性強,邊角料處置監管嚴格,其享受政策紅利的效果不夠明顯。因應企業拓展保稅維修業務的需求,深圳海關創新實施“保稅+ERP”監管模式,通過對接企業ERP系統,開發大數據智能監控指標,對保稅維修替換件、壞件、舊件、無法修復件等物料信息進行追溯,動態監控企業維修貨物流向,強化維修過程中產生的舊件、壞件等固體廢物處置監管。

  “在海關和商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耐心指導下,我司成功獲批‘區外保稅維修’業務資質,保稅維修業務也不斷升級擴容,有力支撐我們拓展海外市場。”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關務經理許曉峯表示。據統計,2024年7月開展業務以來,該企業區外保稅維修業務維修進出口貨值已突破8000萬元。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稽查工作處副處長葉坤錶示,下一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將積極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按照海關總署部署在廣東省內全面複製推廣海關“保稅+ERP”監管模式,切實提升助企惠企能力水平,爲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海關力量。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