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名下公司的中國投資,美媒炒作馬斯克“親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觀察者網
03-27

在特朗普上任前,美媒就已經開始圍繞馬斯克本人及其名下公司“挖掘”尋找他們與中國的聯繫,試圖渲染這樣一種所謂的“擔憂”:馬斯克與中國的親密關係,可能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SpaceX祕密允許中國投資者收購?

“馬斯克與中國令人不適的共舞”,美國彭博社26日以此爲題撰文稱,儘管特朗普否認馬斯克聽取了五角大樓對華戰爭計劃的絕密簡報,但人們對馬斯克及其“中國利益”的擔憂並沒有消失。

美國非營利新聞調查機構ProPublica同日炒作稱,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作爲美國國防承包商,卻祕密地允許中國投資者通過開曼羣島等離岸金融中心購買該公司的股份。

特斯拉電動汽車上的中文標識 美媒

此前未披露的法庭記錄顯示,SpaceX的主要投資者伊克巴爾吉特·卡隆(Iqbaljit Kahlon)去年12月在法庭作證時稱,該公司傾向於避開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但如果中國投資者在開曼羣島、中國香港等離岸金融中心通過他們或其他人建立的中間實體購買SpaceX的股票是“可以接受的”。這種方式可以讓投資者匿名收購。

根據卡隆的說法,他與該公司的領導層聯繫密切,不僅自己持有數十億美元的SpaceX股票,他的投資公司還充當中間人,幫助投資者籌集資金競購SpaceX的股票。法庭文件顯示,卡隆多次讓中國資金通過加勒比海的離岸金融中心購入SpaceX股票。

去年法律糾紛的焦點是2021年一筆“流產”的交易。當時,一家中國公司據報想要購買SpaceX公司價值5000萬美元的股票,但SpaceX的高管認爲這可能不利於他們繼續獲得美國政府的合同,故而叫停了中國公司的投資。最終,卡隆購買了一小部分SpaceX的股份,SpaceX自身則拿下了這筆交易中的大部分股份。

英國《金融時報》3月初宣稱,中國投資者通過海外投資工具,成功收購了少量SpaceX的股票,但由於交易方式比較隱祕,他們沒有獲得具體的信息。而ProPublica援引看到的最新法庭記錄稱,這個數字遠低於1億美元。

“無論如何,美國政府不會輕易放過來自中國的投資”

爲了增加他們論調的可信度,ProPublica甚至找了13位律師和金融專家,聲稱其中有12位都沒有聽過美國公司安排外國人通過離岸金融中心購買自己的股票這樣的操作,除非是想隱瞞中國對其的所有權。

“這肯定是一種混淆視聽的政策,暗示着潛在的嚴重問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教授安德魯·維爾斯坦(Andrew Verstein)還對SpaceX喊話道,“我們希望公司能夠向政府坦白,說明它們是否從美國競爭對手那裏拿了錢。”

不過,ProPublica又馬上自己“打臉”,稱還有一種更無害的可能性,即SpaceX這樣做是爲了避免媒體或美國國會對完全合法的投資進行審查。

根據這些專家的說法,美國法律雖然允許公司接受來自中國的投資,而且對投資額度沒有硬性規定,公司只需要在有限的情況下主動報告就行,但美國政府保有啓動調查的權力,可以阻止或撤銷他們認爲威脅國家安全的交易。這種權力通常不適用於純粹的被動投資,即外國投資者只購買公司一小部分股份的投資。但是,對於來自中國的投資,美國政府經常要求公司將中國投資加在一起按總額算。

ProPublica承認,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從頭到尾都戴着“有色眼鏡”看待。美國政府指控中國有“系統性戰略”,即利用少數股權來控制敏感行業的公司,以獲得有關尖端技術的信息。專家表示,美國監管機構甚至將中國的私人投資者視爲中國政府的潛在代理人。

中國對硅谷的投資曾經一度是最受美國歡迎的資金來源之一,但隨着近年來兩國之間的敵意加深,這已成爲美國政府內部激烈爭論的話題。有律師告訴ProPublica,他們會建議客戶不要使用離岸公司,因爲這可能會讓他們看起來像是在試圖向美國政府隱瞞什麼。

炒作馬斯克在華商業利益“令人擔憂”

儘管意識到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格外針對,ProPublica還是將這一事件作爲馬斯克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最新“罪證”,聲稱這加劇了外界的擔憂。據估計,馬斯克持有SpaceX公司42%的股份,價值約1500億美元。除此之外,馬斯克還擁有廣泛的商業版圖,ProPublica聲稱這大多都與中國有聯繫。

20日,美國《紐約時報》援引多名美國官員的消息稱,馬斯克21日將在五角大樓聽取美國軍方有關潛在對華戰爭計劃的絕密簡報。該報指出,這意味着馬斯克將獲得接觸美國最高軍事機密的權限,而他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商業利益,二者相互衝突。

隨後不久,特朗普用“荒謬”“無恥”“假新聞”等詞否認了這一消息。他21日告訴記者,“你當然不會向一名商人展示這個”,“埃隆(馬斯克)在中國有業務,他可能容易受到這種影響”。

除了SpaceX以外,美媒也一直試圖從馬斯克的其他產業及本人動向中挖掘所謂“親中”證據。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自從成爲總統最親密的顧問之一以來,馬斯克很少談及中國,但他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在中國有着巨大的工廠和市場,非常依賴中國。

2024年上海書展上的馬斯克相關書籍 美媒

馬斯克早年稱讚中國和中國人民的話也被拿來作爲他的“罪證”。比如,2023年7月12日,馬斯克參加“推特空間”活動時表示,自己“有點親華”,“我在中國有一些既得利益,但老實說,我認爲中國被低估了,我認爲中國人民真的很棒,那裏有很多正能量”。

《華盛頓郵報》由此借題發揮稱,馬斯克向中國官員的公開示好已經超出了其他美國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通常所做的。

不僅是美國媒體,美國的一些議員也在針對馬斯克,炒作稱馬斯克可能會利用他與特朗普的親密關係,繞開特朗普政府中對中國態度強硬的人,影響特朗普的決定。

衆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在一次活動中宣稱,“對於埃隆·馬斯克,我確實相信中國會試圖利用任何機會”。

美國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下屬的隱私、技術和法律小組委員會主席、康涅狄格州民主黨籍參議員理查德·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去年11月9日,直接“點名”當時因特朗普勝選而春風得意的馬斯克,聲稱這位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執行官與中國的商業關係“可能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我認爲這不僅僅是危險而已。我認爲,馬斯克和SpaceX處於這種境地,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進而污衊稱:“這些廣泛的經濟聯繫以及中國利用這些聯繫的意願,是一個危險的組合,對這個國家構成了真正的風險。”他甚至宣稱,馬斯克及其企業“絕非唯一面臨這種情況的(美國)科技巨頭”。

至於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DOGE)裁員、削減社會保障支出、減少對外援助等舉措,也被一些美媒拿來炒作稱,特朗普政府不僅對中國不夠強硬,還通過這樣近乎“自刀”的舉動來給中國“送大禮”。

這些美媒也直接將他們圍攻馬斯克的最終目的擺在了檯面上:“除非馬斯克大幅退出政壇,否則我無法想象特朗普政府實際上會對中國採取完全強硬的態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