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透視|七年來淨利首降 中廣核新能源股價下挫 業績增長陷“僵局”

深圳商報·讀創
03-26

  3月26日,中廣核新能源(01811.HK)股價盤中一度跌4.15%至2.31港元,創3月4日以來逾3周新低。截至當日收盤,該公司股價跌2.49%,報2.35港元/股。

  消息面上,中廣核新能源於3月25日晚間披露2024年業績,財報顯示,公司全年收入爲19.51億美元(約合141.6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1.02%;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淨利2.48億美元(約合18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7.35%。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廣核新能源自2017年以來首次淨利潤下滑。對於業績下滑,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就物業、廠房及設備確認的減值虧損及報廢損失增加。

  公開信息顯示,中廣核新能源是中廣核集團旗下的非核清潔能源發電業務運營主體,公司從事風電、太陽能燃氣、燃煤、燃油、水電、熱電聯產及燃料電池發電以及蒸汽項目,於2014年10月在香港上市。

  財報數據顯示,中廣核新能源位於中國和韓國的發電資產,裝機容量佔比分別爲79.3%和20.7%。2024年,由於韓國燃氣項目加權平均電價下跌及發電量減少,來自韓國的收入較上年度減少21%,約爲9.1億美元,但由於燃料成本下降,經營溢利表現基本持平,經營溢利即營業利潤。

  同期,中廣核新能源中國境內風電和太陽能項目的營業利潤均同比下降,導致其整體經營溢利潤減少4.4%。其中,由於2024年的限電同比增加,該公司中國風電項目平均利用小時減少約3.1%,經營溢利下降7.5%;中國太陽能項目平均利用小時數下滑16.8%,在累計裝機容量增加44.7%的情況下,該板塊經營溢利下降了近3.6%。

  2024年,中廣核新能源中國風電項目加權平均電價爲0.57元/千瓦時,較2023年基本持平;太陽能項目加權平均電價0.56元/千瓦時,同比大幅下降12.5%。對此,中廣核新能源解釋稱,中國太陽能項目加權平均電價於2024年減少,主要由於電量競價交易的競爭激烈及新增太陽能項目的電價較低所致。

  2020年,中廣核新能源曾公告稱,中廣核集團可能將中廣核新能源私有化。私有化是指控股股東通過收購上市公司在市場上流通的股份,令其退市。但該計劃在當年9月就宣告終止。2024年4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信息報道表示,中廣核集團正考慮重新啓動對中廣核新能源的私有化。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