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全天震盪上行,截至收盤,恒指漲0.41%,恆科指漲0.29%,國企指漲0.27%。藍籌中,新奧能源(02688)漲11.02%,海底撈(06862)漲6.02%,藥明生物(02269)漲5.92%,蒙牛乳業(02319)漲5.63%,中銀香港(02388)漲5.53%;跌幅方面,小米集團-W(01810)跌4.17%,紫金礦業(02899)跌3.05%,申洲國際(02313)跌1.69%,金沙中國(01928)跌1.66%,長江基建集團(01038)跌1.48%。板塊方面,創新藥概念走強,信達生物(01801)漲17.41%,藥明合聯(02268)漲6.21%,石藥集團(01093)漲4.9%,君實生物(01877)漲4.87%,中國生物製藥(01177)漲1.39%。消息面上,沙利文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超過1.13萬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至203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接近2.3萬億元。湘財證券表示,近幾年,國內創新藥不斷融入國際市場,多款創新藥達成高額海外授權交易,此次授權加股權交易達成顯示國內創新藥企業國際融合進一步深化,同時也彰顯國內創新研發實力得到國際龍頭企業認可和肯定,創新藥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趨勢不斷得到確認。半導體部分走高,康特隆(01912)漲4.94%,中芯國際(00981)漲4.24%,華虹半導體(01347)漲2.14%,上海復旦(01385)漲0.9%。美國銀行報告指出,根據對約80家公司的庫存/銷售趨勢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半導體(不包括存儲器)庫存天數環比增加8天至116天,較5年曆史中位數(94天)高出22天。這一數字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高出23天的水平略有改善,表明行業庫存正常化進程正在緩慢而穩定地進行。海通證券此前報告指出,認爲部分半導體企業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對於那些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力、在新興領域有佈局的企業,儘管短期業績可能受到行業週期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具有較大的成長潛力。投資者可以關注在模擬芯片、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的企業。個股方面,翰森製藥(03692)漲5.48%。招商證券發報指,公司去年下半年業績超預期,受益於創新藥業務和BD合作雙輪驅動,腫瘤與抗感染板塊成主要增長引擎。營運效率持續改善,研發支出保持高位。全年分紅率42%。該行看好阿美樂在內的核心產品的強勁增長以及自有管線的研發前景,同時翰森製藥也正在通過高效的BD合作爲其管線輸送新鮮血液。企業盈利能力的良好可預見性和管線研發的不斷兌現將是未來重要的估值重估催化劑。維持公司增持評級和目標價26.5港元。大摩發研稱,公司去年業績符預期,但阿美樂銷售峯值指引上調與今年銷售指引帶來驚喜,阿美樂高峯銷售進一步從60億元人民幣上調至80億元人民幣,並設定今年60億元人民幣銷售目標,表明該行先前預估有上望空間,且今年增長將加速。管理層預計今年產品銷售將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創新藥將實現25%增長。公司亦迅速向慢性病領域多元化發展,從2027年起將有高價值藥物獲批。該行維持公司“增持”評級,目標價由原先24港元升至25港元。商湯-W(00020)跌6.29%。據業績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42.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虧損收窄33.57%,每股基本虧損0.13元。不派息。集團收入37.72億元,同比增長10.75%,主要受生成式AI持續擴展的推動所致。詳細來看,公司生成式AI收入增長103.1%至24.04億元;智能汽車收入下降33.2%至2.56億元視覺AI收入下降39.5%至11.12億元。期內,集團毛利16.2億元,同比增長7.92%。毛利率略微下降1.2個百分點至42.9%,主要是由於受2024年客戶需求的推動,硬件及AIDC相關成本上升。集團研發開支增加19.2%至41.32億元,主要由於公司增加投資於訓練及微調公司的基模型加上開發生成式AI應用而產生的折舊及攤銷,以及服務器運營及雲服務費所致。中金髮布研報稱,考慮到商湯處於架構調整期,該行看好AIGC中期落地需求,切換至2026年10.8x 2026e P/S,維持跑贏行業評級。商湯AI平臺集成DeepSeek等前沿模型,鼓勵大模型多元生態,其推出的“日日新”融合大模型在多榜單排名靠前,通過融合模態數據合成與融合任務增強訓練,實現大模型語言與多模態能力深度統一。公司公開業績會預告2025年4月發佈日日新6.0大模型,將對多模態能力、推理能力進行優化。建銀國際表示,儘管過去一個月港股延續了上漲趨勢,但近期漲勢已有明顯放緩跡象。近期“東昇西降”現象尤爲突出,美股顯着回調,而港股則持續高歌猛進。FOMC會議結果基本符合該行的預期,鮑威爾的講話偏向鴿派,點陣圖顯示支持今年內三次降息的委員人數較上次有所增加,QT節奏的調整也略超市場預期,令美股悲觀情緒有所緩解,短期或將迎來技術性反彈,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港股近期的上漲勢頭。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港股多隻權重股陸續公佈了遠超預期的年度業績,但股價並未進一步向上突破,顯示市場早前已對利好提前定價,凸顯出25,000點附近阻力明顯,短期內突破的難度較大。港股市場需要開始消化即將到來的關稅衝擊,而近期持續收窄的A-H股溢價在未來幾周可能也將迎來均值迴歸。此外,該行的先行指標“累積差值”漲勢開始放緩,預示市場或將迎來階段性回調。綜合以上因素,該行建議投資者短期內可適度獲利了結,靜待下一輪買入窗口的出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