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山高新能源(1250.HK)2024年財報:風光雙擎驅動下的提質增效與戰略躍升

格隆匯
03-28

3月26日晚間,山高新能源發佈了2024年業績報告,翻閱過後,筆者認爲“驚喜”二字最適合概括這份業績。

2024年,山高新能源實現收入44.23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爲4.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32%。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格隆匯曾發佈研報預測,公司2024財年預計實現收入約爲4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約爲4.1億人民幣。如此看來,山高新能源這份財報的收入、淨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

這也清晰地反映出,即便面臨風電光伏限電、交易電價波動等不利因素,山高新能源仍然展現出強勁韌性,營收實現穩健發展、利潤保持快速增長,在行業中表現較爲突出。

一、多維驅動下彰顯韌性,業績逆勢增長

在筆者看來,營收、淨利潤之所以能夠雙雙超預期,離不開公司業務結構優化、財務策略升級與運營效率提升的三重合力。

首先,業務版圖的結構性調整成爲穩定營收基本盤的關鍵。

聚焦到公司兩大核心業務,當其光伏發電業務因電網消納壓力導致收入下滑2.3億元時,其風電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對沖了光伏發電業務下滑的影響,爲穩定公司的營收做出積極貢獻。2024年,山高新能源風電業務實現收入11.87億元,同比增長24.2%,在總營收中的佔比達到了26.8%,較去年同期提升5.5個百分點。

這主要得益於公司提前預判政策導向,將開發重心大幅轉向風電項目。2023年下半年,公司新增3個風力發電站,這爲公司2024年業務的跨越式增長埋下伏筆。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有並已經投運的風力發電站爲19個,覆蓋四個省及兩個自治區。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在風電項目上持續獲得突破,公司先後競標成功375兆瓦集中式風電指標、山東175兆瓦分佈式風電項目指標,同時還取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吉瓦集中式風電和廣西400兆瓦集中式風電指標等,爲後續增長奠定基礎。

由此看來,山高新能源的業務結構正在持續優化,這使公司具備更強的風險抵禦能力和增長韌性。通過多元化佈局,核心業務間形成互補效應,有效分散行業波動風險。這種協同發展模式既保障了經營穩定性,又通過資源傾斜培育戰略增長極,提升整體競爭力和抗週期能力,爲公司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其次,財務策略的突破性創新,是其淨利潤實現提升的關鍵。細究山高新能源的資金成本結構,可以發現公司通過“雙管齊下”實現降本的突破。

一方面是創新融資工具的運用。2024年山高新能源通過平安引戰第二筆增資、興業銀行信託計劃等權益融資工具,置換其高成本融資。另一方面則是優化債務期限結構,提前償還高成本境外借款。

由此,山高新能源2024年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6%至11.47億元,財務費用率從30.6%壓縮至25.9%,創近三年最優水平。這種創新財務策略,使其在行業補貼退坡背景下仍保持穩健增長。

再者,運營效能的系統性提升構築起成本護城河。

山高新能源開發了基於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運維平臺,實現新能源場站的“智能化、標準化、可視化”管理。例如,在山東的光伏試點項目中,融合高空巡檢無人機、室內設備監控及大數據分析,實現全場景精準巡檢、缺陷自動研判與報告生成。這些精細化管理措施幫助山高新能源在壓縮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發電效率,從而顯著優化其盈利能力。

二、戰略生態構建:多維裂變下的綜合能源服務升級

在新能源行業從單一發電競爭轉向系統服務能力較量的關鍵階段,行業競爭的核心已從裝機規模轉向全生命週期價值創造能力。作爲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服務商,山高新能源憑藉全產業鏈佈局的先發優勢,正以創新驅動重塑產業價值鏈,深度拓展產業鏈的高附加值賽道。

當前,公司正在以儲能佈局爲支點,以交能融合爲紐帶,以技術合作爲引擎,構建起覆蓋“源網荷儲”全鏈條的能源服務生態,展現出巨大的競爭優勢和成長潛力。

具體來看,公司的戰略佈局呈現出三個維度升級:

其一,技術生態構建,爲升級注入持續動能。

爲了強化交能融合領域的產學研轉化能力,公司聯袂北航共同成立“北航山高交能融合研究中心”。當前,公司已經完成《北航山高交能融合示範應用研究中心短期發展規劃》,並正在推進包括氫能與新能源融合、交能融合等多項新業務試點。

其二,橫向拓展應用場景。

去年三月份,公司攜手世紀互聯與烏蘭察布市政府正式簽署大數據及新能源框架協議,旨在加強三方在新能源項目開發、產業協同等方面的合作,打造“綠色能源供給+算力基礎設施”的“源網荷儲一體化”能源綜合體,爲電力消納開闢了新路徑。

此外,依託山東高速集團豐富的新能源開發和應用場景,山高新能源還深入開拓高速公路及服務區等地域的光伏市場,首批六個高速服務區項目已全部併網發電。與此同時,山高新能源正在推進山東高速集團臨滕高速84兆瓦光伏項目備案,當前已取得實質進展。

其三,縱向延伸儲能價值鏈,實現業務協同。

今年一月份,由山高新能源投資建設的新泰共享儲能電站一次性送電成功,標誌着該電站正式併網運行,這也是山高新能源首個獨立運行的儲能項目。該項目併網後,有效提升了電網新能源接納與調控能力,這種物理耦合產生的協同效應,使得儲能不再是成本負擔,而是利潤增長點。

可以看到,山高新能源通過“技術革新、場景融合、價值鏈延伸”三位一體的戰略佈局,構建起貫穿能源全鏈條的生態體系。這種多元化、立體化的發展模式,既強化了電網協同調控能力,又開闢了綠色能源與產業數字化融合的創新路徑,爲行業升級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樣本。

三、ESG評級和核心業績數據共振,有望打開新的增量空間

回顧過去幾年,山高新能源始終將ESG理念深度融入戰略內核,並取得了優異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高新能源在境內外擁有54座集中式光伏發電站,19座風力發電站以及200餘座分佈式光伏電站。公司以及其聯營、合營企業所持有或管理的項目累計總營運發電量約爲65.2億度,同比增長4.6%。清潔供暖面積達3532.1萬平方米,與去年相比同比增長4%。

此外,公司目前在建及已獲覈准待興建的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5.5吉瓦,其中規模100兆瓦或以上的項目達20個,爲後續進一步提升發電量打下了深厚基礎。

值得重視的是,在鞏固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山高新能源加速全球版圖拓展。良好的ESG表現,可作爲集團拓展海外國際業務的一張新名片。

公司成立專項國際工作組,制定《國際業務戰略規劃》,重點佈局東南亞、南亞及中東等新興市場。這些地區兼具政策紅利與資源稟賦:東南亞光照資源豐沛,中東國家正推進能源轉型計劃,而南亞地區電力缺口持續擴大。通過“技術輸出+本地化合作”模式,公司正在與當地夥伴共同探索、開發一系列新能源項目。

透過此次的佈局,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山高新能源的全球拓展之路已經開啓。以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區爲抓手,先把其在國內市場的商業模式複製過去,進一步推動當地能源轉型,一旦後續持續兌現商業成績,憑藉其模式的可拓展性和適應性,山高新能源有望在更多的國際市場中穩步推進其業務,深化其全球佈局。

對於山高新能源而言,國際化戰略不僅分散市場風險,更通過技術標準輸出強化品牌影響力。有理由期待,未來,山高新能源也將在全球新能源領域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多項優質項目的推進下,山高新能源正積極助力各地區的低碳綠色發展,不僅使自身業務得到進一步提速,更是不斷提升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預期。而鑑於在可再生資產運營上的突出表現,山高新能源在ESG方面連續獲得正面外部評價。

2024年,公司標普全球ESG評分提升7分至42分,萬得ESG評級保持A級,更獲惠譽常青ESG主體評級2級(75分)。

四、結語

最後迴歸到資本市場估值層面來看,筆者觀察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高新能源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爲36.46億元,流動比率爲1.87。資產負債率也從去年同期的65%進一步下降至60%。而與之相悖的是,截至2025年3月27日,公司的市值約爲35億元人民幣。

通常來說,市值反映了市場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和成長潛力的預期,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代表了公司的現金儲備和流動性。當前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經超過了公司市值,說明市場對山高新能源的估值已經偏離了它們的實際價值,很可能存在着某種錯位現象。

與此同時,機構的認可也印證了這一點。去年,公司成功獲得國內頂級評級機構聯合資信授予的AAA級主體長期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爲“穩定”。這一評級結果表明公司在戰略佈局、財務穩健性及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已獲得權威認可,其成長潛力在專業評估體系中得到充分驗證。事實上,當前市場估值尚未完全反映這一評級,兩者間的顯著背離再次揭示了資本市場對其價值的認知滯後性。

這種評級與估值的剪刀差,實則構築了難得的價值窪地——當行業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技術壁壘效應顯現時,山高新能源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黃金窗口,值得投資者的追蹤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