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2024年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截至2024年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爲173947億元人民幣(等值24198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餘額爲76420億元人民幣(等值10631億美元),佔44%;短期外債餘額爲97527億元人民幣(等值13567億美元),佔56%。短期外債餘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佔36%。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外債餘額爲29247億元人民幣(等值4069億美元),佔17%;中央銀行外債餘額爲7854億元人民幣(等值1092億美元),佔5%;銀行外債餘額爲73423億元人民幣(等值10214億美元),佔42%;其他部門(含關聯公司間貸款)外債餘額爲63423億元人民幣(等值8823億美元),佔36%。
從債務工具看,貸款餘額爲24203億元人民幣(等值3367億美元),佔14%;貿易信貸與預付款餘額爲28804億元人民幣(等值4007億美元),佔17%;貨幣與存款餘額爲31240億元人民幣(等值4346億美元),佔18%;債務證券餘額爲60104億元人民幣(等值8361億美元),佔34%;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爲3394億元人民幣(等值472億美元),佔2%;關聯公司間貸款債務餘額爲17646億元人民幣(等值2455億美元),佔10%;其他債務負債餘額爲8556億元人民幣(等值1190億美元),佔5%。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餘額爲87136億元人民幣(等值12122億美元),佔50%;外幣外債餘額(含SDR分配)爲86811億元人民幣(等值12076億美元),佔50%。在外幣登記外債餘額中,美元債務佔80%,歐元債務佔8%,日元債務佔5%,港幣債務佔4%,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佔比爲3%。
2024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爲12.8%,債務率爲63.8%,償債率爲6.5%,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爲42.4%,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就2024年末中國外債數據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24年末中國外債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問2024年我國外債情況如何?
答:2024年,我國外債規模小幅下降,幣種結構優化,期限結構保持穩定。截至2024年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爲24198億美元,較2023年末下降277億美元,降幅1.1%。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佔比50%,較2023年末上升3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佔比44%,與2023年末基本持平。
問: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外債形勢?
答:外債規模下降受多重因素影響。2024年,受匯率波動、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我國外債規模一、二季度有所回升,三、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總體保持基本穩定。截至2024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較2023年末減少277億美元,其中,匯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債餘額下降360億美元,對外債餘額下降的貢獻度爲129.9%。
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2024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爲12.8%,債務率(外債餘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爲63.8%,償債率(外債還本付息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爲6.5%,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爲42.4%。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分別爲20%、100%、20%和100%)以內,且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基本穩定,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保持基本穩定。展望2025年,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總體仍處於降息週期,外幣融資成本有望穩中趨降,我國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提升跨境融資便利化水平,有助於我國外債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本文編選自“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智通財經編輯:李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