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杭州已經是一線城市了

虎嗅APP
03-27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真叫盧俊,作者:喬不絲,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這兩天,大家是不是都被杭州地王的新聞刷屏了?

杭州水電新村地塊被本地民企濱江拿下,最終的土地樓面價定格在7.74w/平,溢價率高達69.86%。

7.74w/平這個數字,放眼全國的土地市場,也有且僅有三個城市可以與之並肩,那就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的越秀地王,如今被杭州的濱江地王超越。

(數據整理自網絡)

今年初1月濱江拿下杭州地王,當時樓板價還在6w+/平,才兩個月,杭州土地價值就被濱江刷新。

濱江拍下這塊地開始,從土地價值的角度上,杭州最貴的土地已經比廣州要貴2000塊/平了,並且杭州的土地價格,距離深圳已經只差1500塊/平了。

2025剛開年,杭州的土地市場熱度就超越其他一線。

(數據整理自網絡)

不僅拿出的地塊最多,還拍出最高地價、最高溢價,這件事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杭州即將誕生一批全國最貴的房子,吸引各地富豪前往購買。

這裏就要引出今天想要展開的這個話題:杭州算不算是一線城市了?

其實這個爭議民間存在了很多年,官方也有自己的說法,但是要追溯到2016年了。

彼時的杭州,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G20峯會,發展勢頭幾乎不可阻擋,各城市代表到杭州參觀後,看到杭州城市面貌、精氣神,紛紛表示杭州已經步入一線城市行列。但是,時任杭州市長卻這樣說:“還絕不是,千萬不能自以爲是,不能被褒獎衝昏頭腦。”

如果說當年的否認或許還是杭州人骨子裏的謙虛。時隔八年,我們再看看如今在杭州發生的一切,某種意義上來說,杭州正在鉚足全力,奮力追趕自己老大哥,朝着可以比肩一線城市的位置靠近......

01

有句話這麼說,“xxx爲什麼能後來居上,因爲它懂得又爭又搶啊”,這句放在杭州身上,實在是太形象不過。

不知道大家關注最近剛公佈的全國最新人口數據沒有,一看,不出意外的,杭州又領先其他一線城市不少。

以省份來看,增長省份並不多,目前爲止公佈也僅有4個。而浙江以43萬的人口增量斷層領先於其他城市,杭州就貢獻了約10萬人口的增量。這個數字意味着,去年浙江每吸引4個人來定居,就有1個人流向了杭州。

再看看,其他一線城市的2024年常住人口的對比,除了廣州暫未公佈之外,根據網上搜集的數據,深圳以近20萬的人口流入穩穩佔領第一,杭州緊隨其後,尤其看到,杭州的人口淨流入已經超越北京和上海,這背後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杭州正在反向吸引一線城市人口。

回想上海最新的數據,除了常住人口減少7萬多,還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可能很多人沒關注到,那就是,上海的戶籍人口增加了16.6萬,而總體常住人口卻少了7萬多,這就是說,上海的外來人口居然在一年內流失了約24萬。

(數據整理自上海統計局)

那麼上海流失了的外來人口到底去了哪裏?

而這時候,當我們拿到這個數據,就很意味深長了。

去年百度地圖發佈了一個數據,顯示杭州的流入人口中,除了浙江本省的其他地區,第四名就來自於上海:

(圖片來自網絡)

杭州最大的人才來源地,不是什麼周邊浙江的縣城,也不是什麼如安徽和河南這樣的人口流出大省,居然是上海和北京。

這是獵聘在2022年公佈的一個數據,也正顯示,杭州正在成爲上海最大的人才外流接受地:

還專門吸引這兩座城市的年輕人才,那些身強力壯的95後。

去年底,杭州政協發佈的一個數字,也能看到端倪:

(數據來源:杭州政協)

當別人還在虹吸周邊縣城人口的時候,杭州卻將自己的“魔爪”伸到一線城市如深圳、上海身上。

杭州官網自己發佈的新聞,都能看到杭州如今虹吸的就是一線城市人口,不僅是上海北京,還有江蘇深圳等等:

(來源:杭州日報)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如今杭州人口一直漲,反而北上人口下降的原因。

就如同現在的上海那樣,杭州已經成爲全國人民的杭州。

與此同時,杭州還在準備發力,將那些在一線城市讀大學的優質畢業生,一畢業就拉到杭州來工作,還拿出來自己的看家招牌企業,比如宇樹科技、強腦科技等等。

這是我在小紅書看到的杭州在北京、上海兩地的大學公交站牌打的廣告:

告訴那些清華北大上交的學子,我們杭州可不止有六小龍。

試問,還有哪個城市會比杭州更懂營銷自己嗎?還有哪個城市會如此精準地主動出去,搶人搶到人家門口嗎?

想象一下,那些高校學子們每天上下課都路過這樣的公交站牌,再刷刷手機信息流,內心能不激起波瀾嗎?

樓市也是,杭州的房子,也同樣正被全國人買走。

據杭州貝殼研究院最新數據,2024年,杭州成交的二手房訂單裏,84%都是外地人貢獻的,杭州本地客戶單量佔比僅爲16%。說明什麼?說明杭州已經不再甘於做別人口中的誰的後花園,還要從別人手中搶資源。

所以,爲什麼杭州能夠後來居上,正是因爲它懂得如何精準地又爭又搶啊!

02

杭州經濟的發展,可能會讓一線城市都汗顏。

今年初,一場高規格大會吸引了目光,這是時隔6年多再次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

在這場民營企業座談會中,前三城市的民營企業家分別爲北京的4位、深圳的3位、杭州的3位。

不僅有老一輩的民營企業家代表馬雲,杭州新一代年輕企業家,也正在上牌桌。才嶄露頭角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風口代表企業家,就直接去開會的梁文鋒,還有全國民營企業家代表中最年輕的90后王興興(宇樹科技)也來自於杭州。杭州民營經濟之強,恐怖如斯。

根據杭州官方發佈的數字,杭州的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60%以上的GDP、85%以上的就業和95%以上的經營主體。

我們國家民企500強中,杭州領先一線城市,牢牢佔據領頭羊位置。

(來源:界面智庫)

而對杭州來說,企業的含金量實在很高。

這是界面智庫整理的中國城市上市公司市值區域分佈圖,杭州躋身廣州之前,進入了上位圈:

(來源:界面智庫)

有個對比還挺有意思,一直以來都說,杭州是因爲阿里巴巴的存在才強於廣州,難道杭州離開阿里巴巴,就不行了嗎?

其實不然,從2024上市公司總市值來看,杭州不僅是廣州的2倍以上,且即便去掉了阿里巴巴這家企業的市值(約2.3萬億),也高於廣州,顯示杭州在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

所以,求求別再說杭州只有阿里巴巴了,好麼?這也反過來駁斥了一些觀點,叫做杭州只有互聯網。

杭州在其他傳統行業也不一定弱勢。

我們來看看製造業,最典型的汽車,廣州有比亞迪、小鵬,各方面確實高於杭州的吉利。但是,別忘了在金融業杭州有螞蟻金服,在消費行業杭州有娃哈哈和農夫山泉,全國化工行業的領頭羊企業榮盛石化,來自杭州......

如果說,傳統行業杭州確實不算得上全面碾壓,只能說各有勝負,那麼,在電商產業,AI產業,和高新技術的科研實力來看,杭州的城運,一直是在對未來下注。賭一賭這些新興行業,有沒有可能成爲下一個如阿里巴巴般的超級企業。

這裏怎麼說,杭州有人工智能六小龍,其他城市無比羨慕到官媒連發三篇文章,討論爲什麼我們沒有,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杭州1.5萬,廣州1.3萬;科研實力上,代表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殿堂兩院院士,杭州的56人高於廣州的17人......

最後,我本來會以爲杭州的外資外企,國際化水平可能會是它的短板,畢竟發展的時間沒有北上廣深長。但是,沒想到,杭州在國際化程度上,也悄悄迎頭趕上了。

根據杭州投資促進局公佈的數字,2024年杭州完成實際利用外資65.42億美元,在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一,在全國所有城市排名第三

僅次於上海、北京,這是杭州實際利用外資拿下的年度最高排名。

杭州的產業實力如今的發展,在互聯網和電商領域,全面碾壓。在傳統行業也不甘人後,在科技AI等行業,開始要佔領更靠前身位,就連國際化水平也在提高。你說,比未來的產業發展,杭州拿什麼輸?

03

你說一個城市的經濟好不好,還有哪些方面可以體現?最近新公佈的經濟榜單很多,翻一下你就能和我一樣感同身受。

隨便拉出一個榜單,都能看到杭州都已經佔據了頭部前四的位置。

比如,恐怖的杭州造富能力。杭州在20年內誕生了4位中國首富,馬雲、鍾睒睒、宗慶後、丁磊,至今無法超越。去年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胡潤百富榜》中共有1094位個人財富50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入圍,以城市角度看,杭州又一次排名前五,前四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香港,杭州68位,廣州45位,企業家超過了廣州23人,在頂級富豪層面,廣州遠落後於杭州。

再者,稅收也能佐證這一點。

2024年,全國稅收十強城市中,杭州實現了對廣州的反超,排在了深圳之後,包括個稅前四城市,同樣也是北上深杭。

在個稅方面,杭州一直領先廣州,排名第四,且個稅總額的差距與廣州在慢慢拉大。

這些數據,都顯示了在杭州不管是頂級富豪、中產階層,濃度都高於廣州,擠進頭部。

所以,你知道爲什麼開發商在杭州拿地王,從不手軟了吧?因爲客戶受衆實在太多了啊,換句話說,造再貴的房子,都不愁有人買單。

杭州不僅富人多,農民還特別有錢。

根據年度統計調查結果,2024年杭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05元,高於上海的45644元、北京的39856元、廣州的26729元(2024各城市統計局公佈)。低收入人羣,杭州和廣州的差距,足足拉開了快1倍,這就是杭州藏富於民的實力,不僅僅盛產富豪,還有超級有錢的農民,這一點,拿什麼來比?

杭州政府也自然富起來:

(來源:網絡,瀚海茫茫製表)

在2024年全國財政收入百強地市中,杭州依然保持對廣州及其他城市的領先,又是北上深杭。

這些數據,都顯示了杭州的經濟實力,已經接近或者超越了傳統一線城市。

在這場民富的較量中,一線城市想和杭州掰手腕,某種程度上,也不一定能贏。

04

你說就這樣超越了麼,還存在差距嗎?

當然了,底蘊這種事,不是一朝一夕,追趕兩三個風口就能夠趕上的。

超大城市要走上所謂的一線位置,GDP就是硬指標。在GDP這個硬指標上,杭州成爲一線,要走的路還很長。

回到我們今天討論的這個話題:

第一個,杭州若想成爲一線,勢必要擠掉廣州的位置。

那麼,以現在這兩個城市的GDP發展走勢來看,杭州還有多久才能趕上廣州呢?

我統計了近十年的GDP總量的增速,杭州GDP從9502億元,到2024年的21860億元,漲了130%左右,而廣州從16135億元到2024年的31033億元,漲了92.3%左右,杭州和廣州之間的差距還有9000億,等於要再複製一個十年前的杭州,難度很大。

有媒體統計過,以這個增速,預計完成反超,至少還需要20多年。

第二個,因爲發展時間帶來的基建水平,杭州明顯此刻的軟實力還是不足的。其實每次去杭州,都有一種感受,這裏大部分的街面很新,年輕人很多:

杭州錢塘江畔

相反廣州市區讓人感覺很舊,甚至有點雜亂:

廣州老城區

但是就是這種破舊,纔是傳統一線的長板,與此同時也是像杭州這樣新興城市的短板。

軟實力,不是說樓建的高不高新不新,而是在積累的底蘊上,一較高下。

教育、醫療都是可以橫向比較的標準,教育中北京和上海就不用說了,遙遙領先,廣州擁有84所高校,遠高於杭州擁有的47所高校,985和211也是廣州領先。

當杭州的教育資源,低於一線,也就意味着無法靠自己輸送大量高學歷大學生。所以也能解釋爲什麼杭州對於畢業生來杭工作給予這麼多的補貼,甚至拉人拉到北京上海門口,因爲這確實是它和一線城市的差距。

包括三甲醫院資源也是:

這裏就不詳細展開了,總之在蒐集了各種維度的數據後,杭州落後於傳統一線的地方,最大的就是GDP總量和它的教育、醫療。

04

杭州的實力,如今到底處於一個怎樣的位置?

數據上看,超越北上深不太可能,GDP擠進前四的位置也很難。或許十年後,杭州也沒有得到一個所謂“一線城市”的名號,但它正在朝着中國第四城的位置無限靠近了。

未來頭部城市競爭,必然是圍繞着北上廣深杭來展開。

杭州不再落於人後,崛起的勢頭越來越猛,已經到了必須重視的程度,有太多關於未來的畫面,我們可以在這座城市身上去想象,不管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是樓市競爭力,國際化程度、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某種意義上說,如果全國的一線城市只有四座的話,那麼此刻的杭州,或許正在無限靠近一線城市的身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真叫盧俊,作者:喬不絲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快來預約虎嗅【元氣出遊季】直播高品質&超實惠&好口碑,更有多重好禮搶到手軟!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