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聚焦】高盛:科技行業非泡沫,AI 及創新驅動長期機會,當前納斯達克 P/E 為 27 倍

金吾財訊
03-28

金吾財訊 | 高盛發佈研報指出,2025 年正值 2000 年科技泡沫破裂 25 週年,儘管當前科技股經歷回調,但與歷史相比存在顯著差異。報告認爲,當前科技行業並非處於泡沫,AI 技術及創新應用將成爲長期增長引擎,建議投資者關注多元化佈局。

歷史與當前對比:估值與盈利基礎差異顯著2000 年科技泡沫期間,納斯達克指數 P/E 峯值達 200 倍,遠超 1989 年日本股市泡沫的 70 倍。相比之下,當前納斯達克指數 P/E 爲 27 倍,“七巨頭”(蘋果微軟等)2025 年預期 P/E 爲 23 倍,EV/Sales 爲 5.1 倍,估值水平遠低於歷史高位。此外,當前科技公司盈利增長穩健,2023 年 “七巨頭” 淨利潤同比增長 35%,而 2000 年科技龍頭盈利增速僅爲 16%;2024 年全球科技行業利潤佔全球股市利潤的 32%,較 2000 年提升 15 個百分點;AI 相關崗位招聘量 2024 年同比增長 75%,但人才成本上漲可能壓縮利潤率。

高盛預測,2025 年全球科技股 EPS 增速爲 17%,2026 年放緩至 14%,但仍高於標普 500 的 7%。

驅動因素:AI 技術與創新應用高盛指出,AI 技術正推動科技行業進入新週期。2024 年全球 AI 相關資本支出達 3650 億美元,較 2022 年增長 110%,預計 2026 年將突破 5000 億美元。儘管當前 AI 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但應用端(如自動駕駛、醫療 AI)的商業化進程加速,預計將催生新的市場機會。

風險與挑戰

  1. 競爭加劇: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可能削弱美國科技巨頭的護城河,2025 年 “七巨頭” 股價已累計下跌 9%,跑輸標普 500 指數。
  2. 資本支出壓力:2024 年 “七巨頭” 資本支出達 33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0%,但部分領域(如雲計算)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3. 估值分化:非盈利科技股(如部分 AI 初創公司)估值泡沫已在 2022 年破裂,當前估值仍高於歷史均值 20%。

投資建議:多元化佈局,把握結構性機會高盛建議投資者:

  • 關注 AI 應用層:醫療、金融等領域 AI 滲透率提升將帶來持續增長,推薦具備核心算法及數據壁壘的企業。
  • 佈局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電力需求預計 2030 年前增長 160%,銅、半導體等供應鏈環節受益。
  • 分散持倉風險:歷史顯示,行業龍頭長期超額收益逐漸收窄,建議配置科技與 “舊經濟”(如能源、基建)的組合。

報告強調,儘管科技行業面臨短期波動,但長期增長邏輯未變,建議投資者以 3-5 年視角佈局具備技術護城河及盈利確定性的標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